明師學友會 667篇原創內容 公眾號 ![]() 冬天是胃病的高發季!胃喜溫惡寒,若脘腹受了寒或者吃了點涼的,寒邪傷到胃陽,再因為一些小事生了氣,脆弱的胃馬上就有反應,向你發出抗議。 所以說,胃是大喇叭,沒一個臟腑像胃這樣敏感,稍微有點兒風吹草動,胃痛、胃脹馬上就來了,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今日為大家推薦一個小藥對:高良姜+香附各6克,水煎服或者沸水沖泡代茶飲。 高良姜是姜氏家族的一員,和生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生姜善于解表,受風寒感冒了,一碗熱騰騰的姜湯就可以幫你把寒氣趕走。 但生姜性子溫和,發散的是表寒,多用于感冒輕癥。高良姜入胃經,大辛大熱,更善于驅散久寒之氣,一入到肚里去就可以驅寒暖胃。 香附,具有辛香走竄之性,擅長行氣解郁,能治一切氣,李時珍稱贊香附為“氣病之總司“,很多行氣的方子,比如柴胡疏肝散、木香順氣丸都有它的身影。 胃病的兩大因素,一個是寒,一個是氣。高良姜散寒,香附行氣,二藥相合,一溫一通,既能將胃里的寒散掉,又能讓胃里的氣暢通,就把胃病的兩大因子通通扼殺了。 如果你,一生氣就胃痛,吃涼食也胃痛,再觀察一下舌象,舌體淡胖、舌苔白,這就是寒凝、氣滯,無論哪一種,只要有寒,就可以用這兩味藥調治。 如果胃寒重一些,那么就取高良姜9克、香附6克;如果氣滯重一些,就取香附9克、高良姜6克。 其實,這兩味藥的組方來自清代醫家謝元慶的《良方集腋》,叫做「良附丸」,現在藥店也有對應的中成藥。 我們養生,就是臟腑喜歡什么,就去做什么。胃病三分治,七分養。 最好的養胃方法,其實不是什么大道理,而在于日常的一點一滴,日常做好腹部保暖、少吃或不吃寒涼食物、少生氣,做胃喜歡的事情,不要再讓胃受傷~ ![]() 張景明教授新錄制的「女性專題課程」,其中用了6個話題,詳盡了帶下病的始末,給出了相應的體檢建議,以及具體的調治方案,助你更好地進行自我恢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