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開始我和長春結下了不解之緣。第一次我充滿了希望來到長春,可是遭遇了人生最低谷,在這里我幾乎崩潰,但就是這座陌生的城市讓我遇到了很多溫暖的人,溫暖的事。讓我深深的理解了為什么到2016年,長春已經第九次蟬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在這個評比中其中“人情味”指標長春名列第一。這些是因為我來到了長春,而且確實碰到了一些我無法面對的事情時,這座城市讓我解讀了長春的“幸福感與人情味”。我希望我和它的緣分依舊,于是今年的十二月我又來到了長春。 D1-D2: 行走方式:火車(Z366南京-長春) 入住:長春睿德名人酒店 D3: 行走路線:凈月潭 行走方式:出租 入住:長春睿德名人酒店 D4: 行走路線:長春水文化生態園 行走方式:公交 入住:長春鐵聯商旅酒店 D5: 行走路線:吉林市霧凇島——吉林市萬科松花湖滑雪場 行走方式:高鐵,包車 入住:長春鐵聯商旅酒店 D6: 行走路線:中共在長春第一個通訊站舊址——沙俄火車站俱樂部舊址——沙俄兵營舊址 行走方式:地鐵,步行,飛機(長春-南京) D1-D2: 行走方式:火車(Z366南京-長春) 入住:長春睿德名人酒店 這次是有計劃的出行,因為是冬季,怕冰雪對飛行的影響選擇了坐火車。這趟火車行駛20個小時從南到北。下午四點多在南京上車,列車上供暖,也很舒適,沒一會就可以睡覺了。雖然睡不沉,但搖搖晃晃的好像也能這樣一直躺著。睡睡醒醒一夜,第二天到十點才從鋪位上下來,此時的窗外已經是白雪覆地的畫面了。 有著“英雄之城”美譽的四平。 鐵軌上停放著豐富的貨列。 火車旅行的好處就是你可以和身邊的旅客,那些天南海北的人聊天,很有趣。對面的女子是一個在昆山生活了十三年的北方人,這次是回老家。她這一路在鐵路上要折騰幾天幾夜。她乘坐這趟車到哈爾濱轉車,繼續要坐十個小時。就算如今鐵路交通已經很發達的時代,還要走上幾天幾夜,想想祖國真大。一個北方人在南方生活的切實體會就是,還是南方好。她老家一年中要經歷小半年都是白雪皚皚的場景,這樣的條件限制了很多活動的范圍與項目,在南方生活過就覺得諸多不便了。 離開四平的站臺,火車繼續向北。 公主嶺站 下車的旅客裝扮從頭武裝到腳和南方的乘客不太一樣了。 中午十二點多長春站到了,和陌生的旅伴揮揮手說再見。旅途就是這么有趣,遇見,分手,一剎那,但過程中的輕松愉快是有趣的經歷。 出火車站我們熟悉的換乘軌道交通去往目的地。長春的伊通河已經千里冰封了。這樣的場景對我們來說很新奇。此時南京的溫度還在十度左右,而這里已經是冰雪奇緣的畫面了。 入住熟悉的長春睿德名人酒店,這個酒店多次入住,硬件軟件都不錯,這個季節的價格也好,二百出頭的價格住這里真是棒棒的。晚上好好休息,明天一早孩子要在附近參加考試。 D3: 行走路線:凈月潭 行走方式:出租 入住:長春睿德名人酒店 一上午的考試結束。下午就可以自由活動了。選擇去不遠處的凈月潭看看。凈月潭景區位于吉林省長春市東南部長春凈月經濟開發區。記得第一次去凈月潭那一汪如藍寶石一樣的碧水令人印象深刻,心心戀戀。 依舊是從西門進入,西門一進入有一個可愛的雪雕。門票30元。這個季節很多人來這里滑雪,滑雪的套票是120元。 看看凈月潭的平面圖,我的感覺凈月潭的形狀有點像一只海馬。景區面積很大,足有96.38平方公里,森林環抱著潭水,其中水域面積為5.3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到96%以上。 我還是按照九月份的思維,來了想找租自行車的地方。哪知道北方的公園是有著明顯的季節性的。現在這個季節除了自駕,就是乘坐景區的小巴車了,要不就是步行。西門一側有小巴車靜候在那里,小巴車上車十元一位,不能反復坐,沿途可以下車,下車后再乘坐需要再交十元。如果買了滑雪套票是可以坐他們專門的車,只是時間不固定,不湊巧的時候是要等上一會。買票上車后也不知道該到哪里下車,詢問司機告訴他我們的需求:“我們就想在湖邊走走看看,到哪一站下比較好?”司機一句話就將我說愣了:“哪都一樣,就這樣,哪有湖啊?”我隨著他的一努嘴看向窗外,我突然開竅,園林林子后面的那白色一片就是我在九月看到的碧水潭面。 九月的凈月潭 隨著車子的開動,證實了我的想法。車向東行駛,一側是森林原野,一側就是這白雪茫茫的潭面。 好激動了,這樣的別樣場景只有北方才有。 北方就是一個魔術的世界。 前方跨越兩片森林的橋。 湖面楊帆 有一個乘客是要在瓦薩博物館下車,一聽說這里還有一個博物館,那一定要去了解的,我們也在這一站匆匆下車。路邊一塊巨大的石頭,紋路很漂亮,自然成一幅大氣的山水畫。樹木繁多,在這么嚴寒的季節這里還有金色的樹葉,絢麗而神奇。 我們走在咯吱咯吱作響的雪路前行,很激動,南方人嘛,這樣的經歷我長這么大,也就是第二回。第一次是幾年前去哈爾濱和雪鄉。 山林間這棟北歐古典風格的建筑就是瓦薩博物館。每次出行我會做一個大致的攻略,攻略做的粗獷不細致是有一個好處的——驚喜。就像凈月潭,只知道長春有個很美的凈月潭,因為每次來都會在附近,來這里也很方便,所以兩次來長春兩次都到了凈月潭。第一次因為行色匆匆根本不知道這里還有一個博物館。而且瓦薩這個詞對我是全陌生的,因為陌生所以好奇。 先以貌取人,感知一下它的外觀吧!舒展大氣的斜坡屋頂造型、敦厚質樸的建筑氣質,石材墻面粗獷強悍,實木木質外墻疏密有致彼此交錯,屋檐梁架錯落有致,造型優美。 屋外高高的石柱上寫明了年份,性別,項目,成績。從這里我知道了瓦薩應該是一個雪上運動的大型賽事。加上它在凈月潭就有一個博物館,說明是一個有著悠久傳統的賽事。 石墻之上幾個字表明了它的身份。 進入博物館,從前言的介紹了解了瓦薩滑雪節的前世今生,以及長春與瓦薩的不解之緣。瓦薩國際滑雪節的故鄉是瑞典。在2003年這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冰雪文化進入了長春,入駐在美麗的凈月潭。現在長春的瓦薩滑雪節固定在每年的1月2日開幕。每到這個時期全世界滑雪愛好者匯聚在這里。 2010年末,凈月潭瓦薩博物館建成,是國內首個以瓦薩越野滑雪運動為主的博物館,為紀念瑞典瓦薩國際越野滑雪節及相關北歐戶外運動落戶中國而建。博物館內色調以白色、藍色為主,分為陳列區、餐飲區和會議接待區。我們現在參觀的區域為陳列區。 博物館利用現代化展示技術和手段,圖文并茂地介紹瑞典瓦薩的起源、發展歷史,以及凈月潭瓦薩滑雪節的歷史演變。 設計風格既突出中國特色又兼容歐式古典風格。博物館內陳列著上海世博會瑞典館的達拉木馬。 瑞典瓦薩各種文物的展示 瓦薩節期間,五洲賓朋集聚長春,不同膚色的人們在冰雪的世界里共同感受激情,見證榮譽,收獲友誼。這面冠軍墻上記錄了歷年歷屆瓦薩運動的珍貴圖片。 博物館內所陳列的從1910年-2010年不同時代的雪板,詳細的展現了歷代雪板的演變。 博物館不大,半個小時不到就可以參觀完畢,出館門就是白雪的世界,一輛藍色的三輪車在白雪的世界里煞是美麗。 環顧山林 山林中的博物館延續了瓦薩滑雪運動發源地--瑞典本土傳統建筑風格。 山林中的凈月潭雪世界 凈月潭滑雪場地處吉林省東北部山地向西部草原的過度地帶,地處海拔200–400米之間的丘陵,山地造就了舒緩的山勢,這里開辟了五條雪道,分為初級、中級、高級和越野雪道,初級雪道三條,長580米、470米和300米平均坡度9度,對滑雪者要求不高,老少皆宜。 雪世界有一大片平坦開闊之地供初學者在這里玩耍。 穿著滑雪板,拄著手杖,真帥! 雪地上不時有摔倒的初學者。他們小心翼翼的模樣,笨拙的倒下,傻傻的呆笑,又執著的爬起......這一切都是這么詼諧有趣。 各種摔跤姿勢看得讓人忍俊不止。 雪世界中還有一棟瑞典風格的建筑,想必也是和瓦薩滑雪節配套的建筑。整體建筑與凈月潭自然環境巧妙結合,渾然一體,充分再現人與自然的完美和諧。 站成一列的是哪個大學的學生在這里上滑雪課。北方的大學是不是都有這個必修課?有意思的課程。 跟著老師的指導“一二一,一二一”的練習。 山林中有中級雪道一條,長800米,平均寬度45米,平均坡度18度,適合廣大滑雪愛好者和專業滑雪及比賽。看看從山上飛馳而下的“飛鳥”,那份刺激,那份帥氣! 離開瓦薩博物館往環潭南路走,穿過森林。在森林中感知凈月潭"亞洲第一大人工林海"。 景區內的森林為人工建造,含有30個樹種的完整森林生態體系。 深呼吸,抬頭仰望高高的枝干,樹木高大挺拔,整齊又茂密的排列,樹枝像手臂一樣相連相牽。 公園里除了環潭南路這條主要的行車道路以外,還有一條曲徑通幽穿林而過,跨水而建的木棧道。行走在木棧道上山林相伴,與鳥鳴相伴。這里遠離城市的喧囂,除了自然的聲音就是自己的呼吸聲。從木棧道的架設路徑來看很容易就知道木棧道的架設理念就是不破壞一棵樹木,生態環保的熱愛也得到了凈月潭森林生態的回報。 這里的越野滑雪基地,高級別的越野賽道,可供技術熟練者和開展各類趣味滑雪比賽使用。 離木棧道幾步遠就到了環潭南路,藍色的小巴剛剛駛離,我們并沒有追趕,因為我們還沒有好好享受這北國之冬呢。 細細看這里的植被層次感,飄蕩的蘆葦在這里已經算低矮的植被了,白樺林,云杉,冷杉,一個比一個高,一個比一個挺直。 北方冬日的陽光溫柔中透著慵懶。 林之舞 看看眼前的一切我無法相信,九月波光粼粼的潭水此時是一副冰封北國的場景。 我的大腦不停的梳理。 因為不久前的九月,我來這里是這樣的畫面。下午四點多的陽光照在水面,微風吹過,一道道水波散撥開來,細細密密閃閃發光。 一潭碧水鑲嵌在群山綠水之中,湖水藍如寶石。輕風拂動,水波均勻的蕩漾開來,猶如飄蕩的裙擺。 而此時的凈月潭除去了波光粼粼,取而代之的是白雪茫茫的世界,恍然如夢,猶如在一個水墨畫的夢幻世界中。這樣的畫面反差讓一個一直生活在南方的女子驚訝是難免的。 曾經浩瀚的湖面此時白雪覆蓋,潭水凝玉,千里冰封,銀裝素裹,一派北國風光。 我小心翼翼的踩在雪中,細細的感知鞋底觸摸雪的摩擦感,咯吱咯吱的聲響,那是一份少有的觸感。 隨之而來的是驚喜,歡呼雀躍,為大自然的變幻,為自己能有這樣的經歷而喜悅。 好奇水面為什么就成了雪棉被?用腳不停的扒拉,幾公分后的白雪下是厚厚的冰面。 給冰面來個近影。 九月山林水合一的凈月潭此時是山林冰雪的綜合體。 起伏的山林猶如五線譜唱響了北國之歌。 夏日蓮蓬此時也不舍離去,白雪能將它演繹成另一種美。 白雪是一塊大大的畫布,可以在這里發揮你的想象力隨意的作畫,這幅畫像很逼真吧! 踩上冰面感知一下冰與雪觸覺上的差異。 這座百米長的望潭橋架在潭面之上,平時是緊緊地挨著水面。 橋的東側是茫茫雪原,雪中帆旗招展。 橋西側又是一個滑雪場,熱熱鬧鬧的人群玩的正酣。 這個是沒有啥技術含量的滑圈,只要有些小膽子坐在輪胎中順著慣性就能體驗刺激感,老少皆宜。 有一個初學者的坡道。在鋪天蓋地的大雪中,登上雪板,撐上雪仗,抖擻精神,一路雪塵,一路汗水,體驗膽氣戰勝風雪,風雪陪襯英姿的颯爽。 切磋切磋 在北方你能看到各種形狀的鏟雪車。 依自然的山勢水勢而彎的環潭南路。 望潭橋橋體蜿蜒,在橋上可看到遠山近水,飽覽凈月風光。 有一處小平臺深入潭面——望潭廣場。廣場的石碑上有“凈月潭”的介紹,原來這里素有臺灣日月潭姊妹潭之稱。 九月的這里應該是一個游船碼頭吧?長長的棧道深入“潭水”。 棧橋的盡頭靜靜的臥這一只白色的“狗”,臉像極了一只狐貍。我四下望望沒有一個人,它為什么會獨自待在這里? 而且就這么乖巧的樣子。 除了偶爾轉動一下它的臉環顧一下,一動不動。 它目光柔和的與我對視。我拍下美麗的它準備給喜歡狗,愛狗的朋友看。幸虧我沒有及時發照片,因為在第二天我去霧凇島才知道這個小家伙不是狗,是雪狐,差點鬧個笑話。 這樣的場景,靜靜地畫面,靜穆的空氣讓我們感覺不到時間的流動。看看地圖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兩個人決定不坐小巴返回西門。而是穿越凈月潭到達北門。不是冬日的季節你除了走環潭路是不可能從這里穿越的,既然冬天來了我們就雪上穿越一回唄。 有朋友打電話還為我們擔心,能不能走啊,別掉到湖里。哈哈,地道的南方人有這種擔憂也是很正常的。我仔細觀察了一下,還是有人從雪面穿過的,而且從他們匆匆的步履中得知應該是工作人員。沒問題,出發,穿越,去深入的感知潭面穿越,感知凈月潭的山林環抱。 林海茫茫,密密層層的樹林環抱著潔白的冰雪世界。 凈月潭地貌呈低山丘陵狀,有大小山峰119座,這里有86座山嶺自北向南延伸至潭邊。 溝壑縱橫,層巒疊嶂, 凈月潭地勢南北各異,北部地勢起伏較大,起伏的群山綿延成縱橫的山谷,將一潭形似彎月的潭面環繞其中。 南部地勢相對平坦而開闊。 偌大的潭面,目光所及只有我們兩個人,雖顯寂寞,倒也無牽無掛。盡情地觀景,雪色山色盡收眼底,這是我第一次看冬日的凈月潭,充滿好奇。心中雖然依然有些沉甸甸,但自然的美景好似沖淡我的憂愁,讓我忘憂。 白雪上幾行腳印一直延伸到盡頭,山林的環抱中。這畫面讓我想起初中時我們班主任教我們唱的歌曲《腳印》,還有那番話讓我第一次思考人生。“你們的人生現在就像一地白雪,該怎樣走下你們的腳印?該走向何方?” 回頭看看我曾走下的腳印,會有一些怎樣的思考與反思?因為一次選擇我們來到了長春。不論你是喜歡還是不喜歡,也許就是一種安排。不是錯誤就沒必要糾正,繼續腳下的路往前走,按照自己的理想再糾正。不能停留,更不要回頭,如果回頭,人生就是一次次回頭,無法穿越這美麗的潭面。前方有那么多值得你去體驗的東西。潭面那么大,可以任你馳騁。沒必要按照自己的想象畫條路線,把自己的線路固定太死會失去生活的很多樂趣。 不論曾經走過怎樣的軌跡,如今路在腳下依然要勇敢前行 浩瀚林海,依山布陣,威武壯觀。 萬里晴空,湛藍沒有一絲云朵,山林斗折蛇行,延綿百里。空氣清新通透,沒有一絲雜質。 林木偉岸筆挺,萬物謐靜清新,在大自然面前人顯得如此的渺小。適應自然,享受自然,體現人與自然和諧交融的完美圖。 黑松,落葉松,樟子松,紅松林,云杉,冷杉,柞樹,榆樹,遠遠望去,林海茫茫,萬松疊翠,雄宏博大的山林交響曲。 郁郁蔥蔥,密密層層的樹木。如此浩瀚的人工林海,難怪人稱亞洲之最。山林之景四季分明,氣候似天工巧匠,將凈月譚四季的景色裝扮得絢麗多采。而作為南方人一定要來看看這里的冬,因為它的冬景會令每一個南方人感到驚艷。 巨大的森林浴場以優越的生態環境勾勒了長春市這座"森林之城"。 細看每一株樹木都是一個舞者。 冬日午后的陽光溫柔地灑在皓白的潭面閃閃發亮。 潔白的潭面映著這里碧藍碧藍的天空,不知是誰襯托了誰?美得惹人心醉。冬日的凈月啊有一種寧靜,蒼遼之鄺美。 遠遠的看到觀潭山上高高聳立的塔樓。 塔樓靜靜地站立在觀潭山上,似安靜的女子凝望著眼前這遼闊鄺美的世界。 下午四點的陽光在潭面撒下一層蒙蒙的瑩彩,一切看起來恍如夢幻。 天邊有一些紅暈,晚霞下的山體變得模糊,山林化成一幅美麗的剪影。 落日溫情凄婉的揮灑在白色的大地上,晚霞映出多彩的光線,絲絲縷縷織成七彩的光環。 白雪的承載,山林的合奏,這一切的宏觀,微觀增添了凈月潭冬日神秘,空靈的色彩與基調。 如海洋波濤翻滾,如沙漠變化莫測。 大自然的畫作 只要你有想象,每一次定格都是一副畫面。 隨著夕陽西下,世界又是另一幅炫彩的畫面。 落日將云染成了凄美的橘紅,一眨眼的功夫,層層疊疊的云在天空變幻著。 夕陽將山體染成了紅色。湛藍的天空,紅色的山體,白色的大地,是一副絢麗的油畫。 山林中不同的植被各自展現著自己的魅力。 塔樓在公園的北邊,往那里走也就更接近我們的目的地——公園的北門。不需要跟著導航,就向著塔樓的方向前進。 繼續,繼續前行,一種被大自然緊緊擁抱在懷里的舒暢與愜意的感受。 每走一步,隨著時間的流逝,太陽的西沉,光影的不同,角度的不同,同樣的風景卻呈現不同的畫面。 離大壩越來越近了,它好似一條起伏輾轉的龍脈,橫臥在凈月潭邊。凈月潭大壩的西端,水中矗立著取水用的水上塔樓。 大壩的東側是游船碼頭,游船碼頭在這里是有季節性的,這在南方也不曾看過的吧! 登上高19米的水庫大壩。大壩全長555米,筆直的直抵山林。 大壩南側凈月潭的全景盡收眼底。夕陽的余暉染紅天際,漫天霞光映襯大壩南側浩瀚的潭面,連綿的山林,斑斕色彩如影隨形。 大壩的西側是層林跌宕。 白色的水塔樓不論在哪個季節都有著別樣的美麗。 長春的太陽四點半就下班了,我們加快了腳步。 可以從這里登上塔樓俯瞰凈月潭的,因為時間關系我們沒有繼續。 荷塘垂柳園此時也是一副靜穆的冬日景象。 環潭路一側有自行車道可以騎行,在其他的季節里來游玩可以租車騎行。 此時的每一秒空中的色彩都在變化之中。 北方冬日的樹木少有葉的陪襯。只有樹干樹枝的山林給人另一種印象。 簡單明了,一種粗狂的力量感。 細細的品味,它都在給你傳達一種語言,或嫵媚,或吶喊,或妖嬈,或強硬,或詭異 。。。。 道路兩側不同樹種的排列顯出一種豐富的景觀美。 一塊標志性的大石屹立在這里,這里的夏日一定也是一汪秀水。 這樣的雕塑我不知道它表達的原意是什么?給我的感覺是蒼涼,孤寂。 繼續往北門行走。 就在天色要完全黑下去的時候,奇幻的畫面出現了。 余暉不忍離開,舞動她的衣袖將天空潑灑出彩色的綢帶。 一片片火燒云把女神廣場點燃。落日將云染成凄美的嫣紅,一眨眼,層層疊疊的云化成耀眼的彩綢在云中飄渺。 我被這美不勝收的景色深深吸引。用我的相機拍下一張張畫面收藏。可現在看來我僅僅收藏了畫面,而不是我那時那刻眼中心中記下的美麗奇特的變化過程。 霞光暈染是舍不得我離開,是想給我留下美好的念想吧? 莞爾回眸,如一位含羞的新娘,裙帶飄動,別有一番神韻。 凈月潭的北門也是它的大門,一對雪雕獅子巍峨守護在這里,守護這一片美好的山林水。 凈月潭處處皆景致,四季貌不同,月月別樣情。森林、山、水,小生靈將凈月潭一年四季之中的景致如夢幻一般的呈現而出。行走在這里感受每一處景觀帶給你的四季變化一定是一件令人欣喜,賞心悅目之事。 凈月潭再會,我會再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