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體的生理解剖結構和運動機理的角度,聊聊自己在習練太極拳過程中的體會。 一、人體的生理解剖結構: 成人人體共有206塊骨頭,分為顱骨、軀干骨和四肢骨三大部分,兩節骨頭的連接處叫關節。 “筋”是一個中醫術語,包含了解剖學上四種完全不同的東西: 1、肌肉(骨骼肌)---它的基本功能是伸縮,牽引關節做出各種動作。 2、肌腱:它是連接骨頭和肌肉的一種結締組織, 3、韌帶:存在于人體關節處,是連接骨頭和骨頭的結締組織束; 4、可以看到的體表靜脈(筋膜)。 骨骼肌通常附著于骨,可隨人的意志舒縮,故稱隨意肌,并且是成對出現。 二、 人體的運動機理: 人體不同的骨骼通過關節、肌肉、韌帶等組織連成一個整體,對身體起支撐作用。在人體的運動中,通過骨骼肌收縮和擴張,完成人體需要的各種動作。當人體行走、奔跑或受到外力沖壓時,關節起到緩沖作用,肌肉、肌腱提供運動的動力。 韌帶的長短決定關節活動的范圍,肌肉的能力(強壯)決定運動的能力,每一個動作都是由主動肌、對抗肌、穩定肌、協同肌四種肌肉共同完成的。 三、 抻筋拔骨的目的1: 就是要把我們關節相連的兩個骨頭之間的韌帶拉長,目的是增加關節的活動范圍,關節活動范圍增大了,我們的身體在運動時就會表現出松沉、松展來。 四、 抻筋拔骨的目的2: 是通過訓練可以伸長肌肉的長度和伸縮力,從而使擴大關節的彎曲程度和力量。肌肉的長度增加了目的也是擴大關節的活動范圍。肌肉的力量增加了,人體的力量也就大了,太極拳運動時的棚勁就大了。 最終通過抻筋拔骨的活動,使我們在太極拳運動時,提升身體柔韌性、靈活性和肌肉、韌帶、肌腱的伸展性。使得我們的動作優美、協調,運動時一動無有不動,做到周身一家。 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抻筋拔骨是最重要的一項練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