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蟲蟲單位換址,新址到處是荒地,也就有了蟲蟲心目中的“草原”、“湖泊”、“澤地”、、、、、、下班只要有時間蟲蟲就會東南西北的去探路,于是就遇見了不少的野花野草,她就是其中之一,但當時真不知道怎么去辨別,就放了下來。 經過兩年的努力,蟲蟲在科屬等基本知識有了淺淺的認識,就翻出來,不過也糾結了許久,她是野豌豆還是救荒野豌豆?看了一位叫井窺齋的博客,反復對比他野豌豆和救荒野豌豆的文字描述,相片和手描畫,發現葉子的頂端有那么點不一樣,救荒野豌豆有短尖頭,蟲蟲把她確認為救荒野豌豆,對否?望有朋友指教,謝謝啦~ 救荒野豌豆:豆科,野豌豆屬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 別名:苕子、給希-額布斯、馬豆、野毛豆、雀雀豆、山扁豆、草藤、箭舌野豌豆、野菉豆、野豌豆、薇、大巢菜 原產歐洲南部、亞洲西部,現已廣為栽培,我國各地有栽培或野化 她一般在荒山、田邊草叢及林中生長 她是綠肥及優良牧草。全草藥用。但花果期及種子有毒,國外曾有用其提取物作抗腫瘤的報道。 【 1998《中國植物志》第42(2)卷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15-90 (-105) 厘米。莖斜升或攀援,單一或多分枝,具棱,被微柔毛。 偶數羽狀復葉長2-10厘米,葉軸頂端卷須有2-3分支;托葉戟形,通常2-4裂齒,長0.3-0.4厘米,寬0.15-0.35厘米;小葉2-7對,長橢圓形或近心形,長0.9-2.5厘米,寬0.3-1厘米,先端圓或平截有凹,具短尖頭,基部楔形,側脈不甚明顯,兩面被貼伏黃柔毛。 花1-2 (-4) 腋生,近無梗;萼鐘形,外面被柔毛,萼齒披針形或錐形;花冠紫紅色或紅色,旗瓣長倒卵圓形,先端圓,微凹,中部縊縮,翼瓣短于旗瓣,長于龍骨瓣;子房線形,微被柔毛,胚珠4-8,子房具柄短,花柱上部被淡黃白色髯毛。莢果線長圓形,長約4-6厘米,寬0.5-0.8厘米,表皮土黃色種間縊縮,有毛,成熟時背腹開裂,果瓣扭曲。種子4-8,圓球形,棕色或黑褐色,種臍長相當于種子圓周1/5。花期4-7月,果期7-9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