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遠則手足上中下,近則肩肘背胯膝。 2、手到腳不到,打到也無效。 3、長兵貴短用,短兵貴長用。 4、法天象形取其意,練式務精不求博。 5、拳無功,一場空。 6、臨陣須提防,小心沒大差。 7、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8、身如駑弓,拳如箭。 9、重心奪敵位,神手亦難防。 10、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11、拳不在形而在勢,勢不在力力在變。 12、不固執(zhí)以求氣,不著意以用力。 13、自古習拳知兵法,不知兵法枉練拳。 14、慢拉架子,快打拳,急打招。 15、練拳無樁步,放屋無立柱。 16、和為貴,義當先。 17、武術都是腳和手,要看精華有沒有。 18、鼓越敲越響,拳越練越精。 19、鶴頂似鉆,骨棱如箭。 20、力一說避,二說封,三始擊發(fā)定防攻。 21、霧氣龍虎頭頂懸,出手一勢打不完。 22、眼明手快,有勝無敗。 23、武德比山重,名利草芥輕。 24、不怕千招會,就怕一招精。 25、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 26、錘棍之將,不可力敵。 27、拳打千遍,身法自然。 28、眉動心必動,乍膀全力發(fā)。 29、遠用手,近用肘。寧換十手,不換一肘。 30、出手如鋼叉,回手如鋼銼。 31、拳理要靜悟,拳技要勤修。 32、中節(jié)不明,四梢發(fā)空。 33、遇敵好似火燒身,放膽使招必成功。 34、無人當有人,有人當無人。 35、尚德不尚力,重守不重攻。 36、手到腳亦到,方為得玄妙。 37、能文者疏于武,能武者疏于文。 38、腳踏中門去奪位,就是神仙也難防。 39、打中寓跌,跌中寓打。 40、以一當十,以十當一。 41、未曾學藝先學禮,未曾習武先習德。 42、持藝傷人,罪不容誅;持強凌弱,罪不可恕。 43、無武不立,無文不傳。 44、練死練活始有功,欲巧須從拙練入。 45、出于心靈,發(fā)于性能。 46、鐵桿磨出繡花針,功夫到了自然成。 47、武術皆相通,千拳歸一路。 48、上保咽喉下保腎,左右兩肋加中心。 49、步不穩(wěn)則拳亂,步不快則拳慢。 50、身腰一動手腳隨,應將兩手并一腿。 51、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52、入門先找形,練功不忘形。 53、冬練三九,夏練三伏。 54、技法不熟,戰(zhàn)不能勝。 55、明師練拳重內腑,切莫肢支滿天舞。 56、拳打陰陽兩面防。 57、遇短勿近,遇長勿遠。 58、武術之魂并非**的不敗,而是精神的不倒。 59、晃膀撞倒山,跺腳震九州。 60、拳必先練消力技,否則一生碰運氣。 61、妙訣勸君勤練習,強身勝敵樂無窮。 62、習武貴在得法,求功尚在持久。 63、一打力,二打巧,三打分寸,四打眼滑手快。 64、練拳無樁步,房屋無立柱。 65、練時無人似有人,用時有人似無人。 66、反筋偏骨,拿法奪人。 67、尊師要像長流水,愛徒要如鳥哺雛。 68、目中有敵始出拳,意中有敵方動腳。 69、一日練一日功,一日不練百日空。 70、攻講踢打摔拿通變,守求頂順化閃齊備。 71、疾、疾、疾,快打遲。 72、腳到手勾,拳來臂格。 73、上盤百枝搖,下盤似生根。 74、招沒絕,功夫有絕。 75、虛實兼到忽見忽藏。 76、習武者當立志,人無志事不成。 77、手起如箭落如風,追風趕月莫輕松。 78、睡不厭縮,覺不厭伸。 79、先以心使身,后乃身從心。 80、文崇孔子,武尊關公。 81、精養(yǎng)靈根氣養(yǎng)神,養(yǎng)功養(yǎng)道見天真。 82、拳打三分,腳踢七分。 83、品酒同色不同度,練拳同式不同用。 84、武醫(yī)結合強身修禪。 85、逢強智取,遇弱活拿。 |
|
來自: 文明Shiwenshan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