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d指標最優參數是多少?修改參數能解決滯后問題?調整參數等于改變什么參照呢? 我認為,要深入理解一個指標公式背后的邏輯,不只是調整參數的設置,也不只是學會公式的簡單運用方法,而應該升華為融入自己的交易邏輯、交易系統。比如,MACD指標參數調整,其內在邏輯是什么?還要不要參考其他指標?其他指標參數要不要隨之調整?你的交易策略是做短線還是中長線?何時輕倉何時重倉?以什么信號入場什么信號加減倉什么信號出場?什么信號空倉?交易策略隨走勢而變還是一直不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深刻認識到,就算作為一個小散,也應該明白交易系統的重要性,也應該要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統,就算那系統簡單、不完善,甚至很粗糙。萬丈高樓平地起,粗糙的系統經過不懈打磨,終會變成指引我們在股海航行的明燈。沒有自己的交易系統,前路將是一片黑暗。 完善自己的交易系統,就先從深入學習MACD指標開始吧! 深入理解MACD指標,先從最基本的MACD指標公式著手。 MACD指標公式很簡單,如下(注:不同軟件MACD指標公式會有所區別,但道理都一樣,我用的是東財): DIF:EMA(CLOSE,SHORT)-EMA(CLOSE,LONG); DEA:EMA(DIF,MID); MACD:(DIF-DEA)*2,COLORSTICK; MACD指標參數設置: 參數—最小值—最大值—缺?。?br>SHORT——2——60——12; LONG——2——90——26; MID——2——60——9; 乍一看,指標公式簡單得不真實,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短短的三行指令,就能讓MACD封王嗎? 為了更準確地理解MACD公式,我根據它的缺省數值(即默認數值)代入公式,把它簡單“翻譯”成邏輯文字。 1、DIF: 原公式: DIF:EMA(CLOSE,12)-EMA(CLOSE,26); 翻譯: 畫一條叫做“DIF”的線,這條線的值為:12周期收盤價的加權移動平均值 減 26周期收盤價的加權移動平均值。 2、DEA: 原公式: DEA:EMA(DIF,9); 翻譯: 畫一條叫做“DEA”的線,這條線的值為:9周期“DIF”線的加權移動平均值 3、MACD 原公式: MACD:(DIF-DEA)*2,COLORSTICK; 翻譯: “MACD”值為:(“DIF”值 減“DEA”值 )乘以2,以MACD數值圍繞零軸畫彩色棒狀線。 如此把MACD公式翻譯成邏輯文字之后,是不是能更好理解其內在邏輯? 那么,MACD指標快慢線分別對應哪根均線?零軸又對應哪根均線呢?不妨把你的理解留在評論區。我的理解且聽下回分解。 #股票# #財經# #期貨# (文中所及皆為討論之用,切勿作為交易依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