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的神州十三發射,有女性航天員參與,大家都覺得了不起,覺得女性已經獲得了社會的認同,已經男女平等了,為此還上了熱搜。然而回到細枝末節上,依然能看到,男女平等,還有很長的一段路需要走。 從小家里長輩就不停得告誡我,我是女孩子,得有女孩子的樣子,不能出去玩單杠,不能去踢球,應該在家里玩洋娃娃彈電子琴看書。在外面野是男孩子的行為,女孩子應該是淑女,得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為這些家庭的規矩,讓從小大大咧咧的我過得極度郁悶,明明是男孩子性格卻偏偏得扮成文靜嫻雅的女生,只能羨慕著男孩子們在操場上的奔跑,而自己只能小碎步的移動。 直到看完《親愛的安吉維拉》,感觸頗深,多希望在我小時候,我的父母能夠看到這本書。這本書作者從15點去提醒朋友在養育女孩中的注意事項,這15點涵蓋了成長中的所有關鍵點,不僅僅是養育女孩,即使對于已經成人的我們依然有著警示。 在家庭生活中,媽媽不要被傳統觀念所束縛, “一人獨攬”家庭所有事務,要讓爸爸參與到家庭生活中來。家務和育兒都是中性的,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得相互協作,不要認為爸爸參與就是在幫媽媽的忙,他只是做了他該做的事情而已。 在孩子生下來后,不要一開始有性別角色的設定,這樣會給孩子限定活動空間,讓孩子被性別限制自己的特點,無法在廣闊的空間發揮出孩子自己的潛能。 要培養孩子熱愛閱讀,書籍能讓孩子打開眼界變得博學,同時能幫助孩子質疑世界。教導孩子質疑語言,在與人溝通交流中注意女性是否有被平等對待。 成人后,引導孩子不要將婚姻作為一個成就來看待,女性也不要因為在婚姻中因為丈夫的要求而改變自己。女性在成長過程中,不要為了取悅他人,而失去自己,與人相處講究平等原則。同時要對自己有身份認同感,要為自己的膚色名族驕傲。不要太在意外形,同時對民族文化也要保持一個質疑的心,接受文化中的精華,去除文化中落后的糟粕。 在孩子教育中,對于性不要回避,反而應該及時進行性教育,這樣當孩子戀愛后才能正確引導溝通交流。 讓孩子在教育中能夠理解差別,并且能在差異化的世界里生存,讓差別形成常態,讓孩子在交往中能夠有判斷力,而不再站在道德制高點對別人妄加判斷。 究竟應該如何定義女性,并且給予女性真正的平等和真實的自由。或許看完書能夠得到一部分答案。 如果你是女性 或者恰巧你家有女兒 那么 這本書強烈推薦給你 作者:魏魏· 編輯:詩詩媽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