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曹克剛醫生,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健忘這個問題。 一說到健忘,很多朋友就認為是腦子不靈光了,那么中醫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我給大家打個比方。腦子就好比電燈泡,燈泡要亮起來,離不開發電設備,對吧,人體的發電機在哪?在心、腎。 心腎負責給大腦供電,所以中醫就從心腎入手。 一、案例 江女士,今年66歲了,前段時間在家人的陪同下前來就診。 患者家屬說:江女士5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表情呆滯,智力衰減,查頭顱CT示大腦萎縮,于當地某醫院住院治療,效果不佳。出院后遺留健忘、癡呆,或哭笑無常或終日不語,呆若木雞。1個月前上述癥狀加重,為求中醫治療,遂來門診。 根據癥狀我辯證為痰濁蒙竅。 治療以:豁痰開竅,健脾益智為原則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個方子開心散,有四味中藥組成 菖蒲,遠志,人參,茯苓, 菖蒲、遠志分別針對心腎而設。 菖蒲能通九竅,上面的眼耳口鼻和下面的前后二陰,它都能通。還能開心孔。 那么,大家就知道了,“開心”在這里其實是有兩層意思的,一個是把心孔打開,心孔開則耳聰目明,頭腦聰慧。心孔開,還會覺得心情好,心主喜,在聲為笑嘛。 遠志遠志,吃了以后能讓人志向遠大。有朋友覺得奇怪,它怎么有這個作用? 志向遠大,是因為腎氣充足,腎主志嘛。腎氣充足才能充養脊髓,脊髓又上通于腦,《醫林改錯》里說:人的記憶大約是從三歲開始,三歲以前腦髓不夠充盈,所以記不住東西,三歲是一個起點,從這個點畫一條弧線,先是往上,到了一定年紀,又開始走下坡路,開始忘東忘西,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腦髓也在不斷的被消耗掉。 菖蒲開心孔,遠志補腎氣,大家以為僅僅是這樣嗎? 還有更妙的,它們兩個能讓心腎相交。心和腎,一個在上,一個在下,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器官,又有什么交與不交的呢? 看看大自然就知道了,海水在太陽的照射下,向上蒸騰氣化,不久,又降成雨,重新回到大海,同時把天上的熱氣帶下來。這叫水火既濟,中醫總是在強調天人合一,水火既濟就是心腎相交,因為心屬火,腎屬水,心火往下走,腎水往上走,心腎要像畫圓一樣銜接在一起。 菖蒲可以把心火降到一個很低的位置,遠志能把腎水打到一個很高的位置。一個從心交腎,一個從腎交心,把心和腎連接起來。這個圓就轉起來,一下子從發電機變成了發電站。 又為什么加茯苓? 是這樣的,發電機長時間不工作,那上面最容易蒙一層厚厚的灰塵。也就是心被痰濕堵住了,堵住了以后人也會昏沉,困倦,善忘,甚至癲狂。菖蒲、遠志交通心腎的同時,還能豁痰,配合茯苓祛濕,可以把這層灰塵擦去。 我們說針對痰濕的藥材那么多,像半夏、陳皮、瓜蔞都可以,為什么偏偏選茯苓呢?別急 我們看茯苓,絕大多數朋友都知道茯苓可以祛濕,但不知道茯苓還能寧心安神。它還有一個名字叫茯神。聽名字就知道,它能把我們狂燥、煩躁的心神降伏下來。一個人心煩氣躁的時候,腦子里也是亂糟糟的,好像什么都記不起來,奇怪,他只要放松心態,心平氣和,那記性就會出奇的好。 這就是茯苓的獨特之處。 還有一個人參沒有講到,人參很簡單,補心氣嘛,前面提到,菖蒲可以開心孔,把心孔打開,但是心氣如果不足的話,心孔即使打開了,也會很快閉回去。所以又加了人參。另外,心氣足,對增強記憶力也是有好處的。 中醫治療講究一人一方辯證論治,所以我們就要了解自己的證候,才能更好地去對癥用藥! 三、中醫辯證健忘的癥候 1、腎精虧虛健忘:常見于老人及兒童,恍惚健忘,精神呆滯,形體疲憊,早衰,毛發早白,且枯脆易脫,齒浮動搖,腰膝痙軟,骨軟痰弱,步履艱難,舌淡苔白,脈虛或細。 治宜填精補髓,方用河車大造丸 2、心腎不交健忘:健忘,虛煩不眠,心悸怔忡,頭暈耳鳴,腰痊腿軟,多夢遺精,潮熱盜汗,夜間尿多,舌紅少苔,或無苔,脈細數。 治宜交通心腎,方用心腎兩交湯化裁。 3、心脾兩虛健忘:健忘,面色無華,心悸怔忡,少寐多夢,氣短神怯,倦怠食少,腹脹便潰,婦女月經不調,舌淡苔白,脈細弱。 辨證要點為:健忘,心悸少寐,納呆氣短,舌質淡,脈細弱,治宜補益心牌,方用歸脾湯。 4、痰濁擾心健忘:健忘嗜臥,頭暈目眩,胸悶不舒,嘔惡,咳吐痰涎,喉中痰鳴,苔白膩,脈弦滑。 前者治以化痰寧心,方選導痰湯加減。 5、瘀血攻心健忘:突然健忘,持久難愈,舌強語睿,但欲漱水而不欲咽,面唇爪甲青紫,大便色黑,或伴肢體癱瘓,舌質紫黯有瘓斑疻點,脈細澀或結代。 后者宜活血化密,方用血府逐疻湯或抵擋湯。 結語:總之,健忘一癥與心、脾、腎之關系比較密切。因心藏神,主神明,腎藏精,通于腦,脾主意與思,故心脾氣血不足,腎精虧虛,以及心腎不交等俱可導致健忘,治以養心安神,補益脾腎為主。 寫在這里望大家看到:不寫量的原因是,如果有人直接試藥,沒有專業醫生的指導,那問題就大了!我堅決不能讓這種情況發生!有需要的朋友一定留言溝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