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姐說,自己沒有成為媽媽之前,想著以后生了娃,要給寶寶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一定讓孩子快樂玩耍。 表姐生完孩子,成為母親之后,才有了深深的體會到,真感覺到讓娃快樂的成長,只是想想而已。 因為自從寶寶上了小學之后,表姐和同學同事聊天,都是在說孩子的成績,還有去了哪些特長班,大家互相推薦的,都是好的學習資源。 教育界曾經有這樣一段話:不想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只希望寶寶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崇尚快樂教育。 孩子一邊玩一邊學,把學業完成了。想想這樣,寶寶也不可能有好的成績和未來。 現在不吃讀書的苦,那么將來就會吃別的苦。 快樂可以分兩種,一種是及時得到的歡愉,也就是說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們去瘋,去玩,給寶寶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 第二種是延遲到來的快樂,那是一種在枯燥重復,咬牙堅持之后才獲得的成就感,這樣的快樂才能給孩子的人生帶來更多的輝煌。 01、快樂教育會后悔 快樂教育好像只能快樂那么幾年,孩子可能在孩提時代快快樂樂,沒有壓力,那么在你的青年,中年,甚至老年就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很多學生在自己讀書的那些年,總是希望能夠輕松一點,期待得到父母的快樂教育,但是真的成為父母生兒育女之后。 就會和我的表姐一樣,雖然不希望孩子受苦,那么現在不努力,未來娃會受苦。 以后孩子走向工作崗位,獨自面對生活的時候,家長不可能永遠陪伴在他的身邊,根本幫不上孩子的忙。 家長努力培育孩子,都是希望他未來能過上平凡簡單的生活,但是不希望他吃太多的苦。 真正良好的教育,不是放任他們快樂,而是要讓孩子在嚴格的管教中努力學習,成功都是一點點逼出來的。 曾經有一個男孩就是快快樂樂長大,沒有別人家孩子奔走在各種各樣補課班的煩惱。 他長大走向工作崗位之后,看看同學們的工作都比自己好,因為別人讀書的時候都很努力,都找到了理想的工作,不用吃那么多的苦。 他埋怨爸爸媽媽,當時為什么不逼自己好好學習?當今的社會,競爭很大。 現實就是快樂教育這條路根本都走不通,想讓自己家的娃,未來的時光能夠歲月靜好,那么從小就要教會他們努力學習,負重前行,不要在將來后悔。 02、父母要逼孩子變得優秀 大家都知道才女董卿,她的父親從小對女兒的教育非常嚴格。七歲的時候,爸爸就要求她每天擦地,刷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不允許她花太多的精力用在梳妝打扮上,這樣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學習。 董卿剛剛認字時,父親就讓她每天大聲的朗讀,背誦古詩,抄寫成語。 不只是在文化課上要求嚴格,爸爸每天還讓董卿堅持晨跑,鍛煉身體。高中的時候,一到了寒暑假,父親便讓她出去勤工儉學。 回憶起來自己的經歷,董卿說,當時15歲的自己去賓館當清潔工,而且賓館的活非常多,她累得半死,還經常錯過吃午飯的時間。 后來她哭著告訴父親,自己不想干了,真的是太累。爸爸摸著她的頭說,再堅持一下。 那個時候,董卿曾經懷疑自己不是父親的親生女兒,等到長大成年之后,才慢慢理解了爸爸的良苦用心。 董卿的父親也曾說:這些年對你太嚴格了。她回憶起來,父親讓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對的,同樣也認同父親的教育方式。 雖然當時受了很多委屈,但是如今想想非常感謝爸爸,是他讓自己成為一個內心強大的女孩。 03、父母的思想有多高,孩子就能飛多遠 現在的生活條件好,可以說是衣食無憂,家長不要滿足于當下。 要培養孩子的經驗,閱歷,比如說學習、興趣愛好。只有讓孩子努力學習,培養寶寶各項特長,能夠指引他們走向更大的成功。 龍應臺曾說:我要求孩子努力讀書,并不是想要娃和別人家的孩子去比成績,是因為將來他們會有更多的權利去做選擇,能夠選擇做自己喜歡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童年應該是該玩的時候,就讓孩子開心的去玩耍。在玩耍的過程中,讓娃學會理性思考,提高自己的認知能力。 該學習的時候就嚴格要求孩子,讓他們從小打下良好的基礎以來,才能夠飛得更高更遠。應該為奮斗的年齡段,不要選擇安逸的生活。 凌晨媽媽來叨叨: 家長可以從小就帶娃一起樹立自己的夢想和目標,并且為之努力拼搏,有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寶寶才能夠堅持前行。 希望每一個孩子都可以在自己應該學習的年齡段,被家長逼出無限潛能,這樣能讓娃有一輩子受用的能量。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