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保健常見問題——挑食 醫學指導/兒科 胡小英主任醫師 文/兒科 黃蓓主治醫師、歐陽學認主治醫師 寶媽 胡醫生,我家孩子一直很挑食,每次保健都說體重、身高都是不達標,每次吃飯都是一場“戰爭”,追著求著孩子吃多一點點。 胡醫生 :兒童對飲食挑剔,或僅吃幾種自己喜歡或習慣的食物,拒吃某種食物,不愿嘗試新的食物,對食物缺乏興趣,這是一種不好的飲食習慣,會導致某些營養素的攝入不足或過量,造成小兒喂養困難、營養不良或肥胖,對兒童生長發育不利。非常充分理解家長的關愛孩子生長發育健康的心情,但是萬萬不能為了營養均衡而強迫孩子進食不喜愛的食物,更不能在孩子面前表現出焦躁的情緒,這樣只會適得其反,使得孩子更反感,中醫認為“胃以喜為補”,可以通過將各種食材烹飪出不同的樣式、味道,食材切出各種有趣的性狀,或顏色五彩繽紛,口味多樣,這樣刺激孩子進食的欲望。還可以孩子參與到挑選食物、參與食物制作過程,這樣孩子會對自己參與制作的食物感興趣。 寶媽 除了食物多樣吸引孩子,還有什么辦法嗎? 胡醫生 :需要注意培養小兒良好的進食習慣: 1、忌過多零食:平日零食過多,導致孩子失去饑餓感,會影響正常飲食,零食、甜點都不應該當成孩子吃東西的獎勵,多吃只會讓孩子養成對垃圾食物的依賴。 2、忌油膩厚味:這些食物易滋膩傷脾,加重脾胃負擔。 3、忌飲食單一:要擬定健康、均衡的飲食菜單,鼓勵孩子吃下指定的餐點,如果孩子拒絕,也不要特別為他們重新做飯,以免養成挑食的習慣。 4、忌飲食不規律:在每天固定的時間,例如三餐時才提供果汁或牛奶等,而餐點之間只能喝水,避免養成想吃就吃的習慣;也不會因為吃太多零食、喝太多飲料,造成正餐時沒有胃口。平時可取山楂10g,生麥芽10g,加開水泡服,當飲料飲用。 5、忌用餐時分散注意力:用餐時用看電視、玩耍等轉移注意力是不適合的,要讓孩子明白吃飯是正事。 專家簡介 胡小英,醫學碩士,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教授、主任中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從事中醫兒科學臨床、教學及科研工作二十余年,主要研究方向為小兒脾胃病和兒童治未病,對于小兒厭食、疳證、便秘、腹瀉、腹痛、腸易激綜合征等消化系統疾病有較好療效,開設兒科治未病服務區,開展具有中醫特色優勢的兒童預防保健、體質辨識工作。 出診時間:周二全天、周四全天、周六下午 溫馨提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