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oot id="ukgsw"><input id="ukgsw"></input></tfoot>
    
    • 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雷家炳‖商南縣2021年《斷代志》之我見

       陜南野山菌文集 2021-12-22

      經(jīng)全體縣志編輯人員歷時10年的辛勤努力,商南縣 1991至2010年《斷代志》終于付梓出版了,這是全體縣志編輯們心血汗水的結(jié)晶,也是全縣人民文化建設(shè)中的一件大事,可喜可賀!編纂這部幾百萬字大書,實屬不易。其編纂之功,勞力之巨,貢獻(xiàn)之大,值得肯定與敬重。

      方志,是全面記載某一地域,某一時期的自然、社會、政治、經(jīng)濟(jì)、文化等歷史與現(xiàn)狀的資料性文獻(xiàn)。既有其獨特的寫作體例、格式與嚴(yán)格要求,又有研究參考價值。故此,收入志書的,一是要觀點正確;二是要全面、真實、準(zhǔn)確。三是要體例完備,詳略得當(dāng)。四是有借鑒、查考、教育和存史作用以及經(jīng)得起時間考驗的材料。然而,新志在這幾方面,皆有不同程度的問題存在。

      一是、在這網(wǎng)絡(luò)時代,年鑒、文件、電子版資料齊全,而編纂這20年的《斷

      代志》,竟用了10年時間,顯得時間拖的有些過長。

      二是、這部斷代新志過于冗長。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編纂的《商略·商南縣集》設(shè)《地理》、《建置》、《學(xué)校》、《典禮》、《官師》、《選舉》、《人士》、《雜述》八門;分疆域、建革、分野、形勝、山川、河流、節(jié)序、物產(chǎn)、……禮俗、廟寺與藝文等36目;科屬子目明細(xì)齊全到樹木、蔬菜、蒿草、藥材種類名稱。體例完備,資料詳略得當(dāng),真實客觀、全面、系統(tǒng)地記述了置縣以來76年的自然、社會、歷史和現(xiàn)狀。然而,全《志》總共才2.6字,可見其簡明、精辟之程度。而1991——2010這20年的斷代《志》竟然厚達(dá)數(shù)150多萬字,顯見其詳略不夠得當(dāng),冗繁而失之濫。令人望而生畏,讀而卻步。

      三是,新志中存在不少不該有的謬訛與錯誤。

        大略翻閱1990-2010年斷代新志《序》文和《總述》就發(fā)現(xiàn)錯誤如下:

      1、首先,其《序》P1第10行中:“邑人任慶云編纂的《商略·商南縣集》”之記載為謬誤。一是、將“郡人”錯為了“邑人”任慶云系商州人,自稱郡人。而并非商南縣人。二是,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商略·商南縣集》,是因“郡公龍洋翁(劉承學(xué))修郡志,將以下邑附也。”之境況下,在時任知縣李鴻漸的督役下,由時任教諭山東朱朝弼修纂,經(jīng)郡人任慶云訂正(重編)后而付梓。而非“邑人任慶云編纂的”。

      2、其次、《序》P12行中:“《商略·商南縣集》系商南現(xiàn)存最早的一部地情史籍”之記述是不準(zhǔn)確的。實際上《商略·商南縣集》不僅僅是一部“地情史籍”,而是體例完備,詳略得當(dāng),全面真實、明簡而瑰麗的商南首部《志》書。

      眾所周知,《商略》是商洛歷史上的首部志書。初本為明正德舉人郡人任慶云所撰。明嘉靖三十年(1551),龍洋翁劉承學(xué)來商任知州,閱后大加贊賞。遂在原基礎(chǔ)上益損纂修《商志》;同時,命下屬各縣修《志》以附,更名《商略》并作序;刊本首為 “州志”,次為下屬鎮(zhèn)安、洛南、山陽、商南四邑之“志”。又咨請鄉(xiāng)大夫任慶云訂正,“乃遂授諸梓”之際,又邀正德進(jìn)士、明代文學(xué)家《陜西通志》總纂、商山書院山長馬理為之序。之前,商州“志無成書”。故《商略》被稱為商洛第一史志。且譽(yù)為“龍圖秦志,”

      而《商略·商南縣集》,系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為時任知縣李鴻漸為迎合修州志所創(chuàng)修,由教諭朱朝弼主纂,后由郡人任慶云訂正而就。其分8卷、36目;系統(tǒng)地記述了置縣76年以來的自然、社會、歷史和現(xiàn)狀。正如《序》曰:“郡公龍洋翁修郡志,將以下邑附焉。鴻漸于是徵諸邑博庠彥,訪風(fēng)土于耆舊,檢故實于典籍,求遺逸于野史,核是非于公論,以采以擇務(wù)求至當(dāng),然后權(quán)度而次第焉。是故,統(tǒng)之以地理,綜之以建制,崇之以學(xué)校,節(jié)之以典禮,蒞之以官師,作之以選舉,考之以人士,通之以雜述,而商南之《志》終焉。……乃又咨請鄉(xiāng)大夫任公訂正,而后傳焉。”由此可見,《商略·商南縣集》,實屬一部體例完備,詳略得當(dāng),全面真實、明簡而瑰的商南首部《志》書。

      3、《序》中:“乾隆十三年(1748),知縣羅文思蒞任次年,即修纂成商南歷史上第一部《商南縣志》”記述亦不夠確切。其一是、乾隆《志》系商南第二部《志》書,而并非商南歷史上第一部《商南縣志》。其二是、乾隆《志》之修,始自乾隆十三年,成書付梓于乾隆十七年。亦非“蒞任次年”一年修纂成。

      4、《序》中:“民國十二年(1923)知縣羅傳銘、路炳文編纂商南縣志刊

      印問世。”載述,當(dāng)應(yīng)用歷來俗稱之“民國八年《志》”。

      5、建縣年份錯誤。《序》P1第7行:“北魏景明元年(公元500)始建縣,因在商縣東南而名南商縣,并于縣置萇和郡,北周天和六年(571),改萇和郡為慎政郡,隋開皇四年(584)撤銷慎政郡和南商縣為商洛縣地……明成化十三年(1477)三月復(fù)升商縣為州,設(shè)商南縣。”的記載,是不符史實的。

      其一,歷史上商南一直為商州(商縣)地。南北朝(公元317-589年)時期,中國呈分裂局面,行政建制混亂。郡縣朝設(shè)夕廢,統(tǒng)屬復(fù)雜。北魏時地屬洛州。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 于上洛城設(shè)立洛州,領(lǐng)5郡七縣:“上洛郡,晉武帝泰始二年(公元266) 置,領(lǐng)縣二:上洛(今商州)、拒陽(今洛南一帶);上庸郡,皇興四年(470)置,領(lǐng)縣二:商(今商州、丹鳳一帶)、豐陽(縣,今山陽城關(guān)一帶);魏興郡,太延五年(439)置,領(lǐng)縣一:陽亭(今山陽西北一帶);…萇和郡,景明元年置,領(lǐng)縣一:南商”。即,萇和郡為景明元年(500)設(shè),其下管轄南商一縣(即今丹鳳東部和商南一帶),本為郡領(lǐng)縣,而并非“于縣置萇和郡”。西魏時(535-555),商縣屬洛州之上庸郡,南商縣即被廢為上庸郡商縣之層峰驛。故此,西魏時萇和郡與南商縣就已經(jīng)不存在了,正如舊志所載“被廢為上庸郡屬商縣之層峰驛”。故新志所載“北魏景明元年(500)置縣,名南商縣,隋開皇四年(584)撤銷建置,并入商縣為商洛縣。”是不準(zhǔn)確的。

      其二、從《商洛沿革》中 “北周宣政元年(公元578年)改洛州為商州;治所設(shè)上格(即今商州城)領(lǐng)上洛郡(含今商州、山陽、丹鳳;商南4縣及鎮(zhèn)柞部分地域);拒陽郡(今洛南地)”的記載看,西魏與北周時,南商縣就不存在了,而“廢為商縣之層峰驛”了,這與舊《輿圖志》 中“魏廢南商為層峰驛” 的記載是一致的。況,隋代“開皇三年(公元583年)撤上洛、上庸兩郡,保留商州”。故新志中“隋,扯南商縣歸上洛縣。”之說,與史有悖。(詳見《魏書·地形志》“洛州”篇與乾隆九年知州王如玖編《直隸商州總志》)。

      其三、1997年8月14日出土的《創(chuàng)建商南縣記》碑文明載:“成化丙申歲(1476即成化十二年),欽差巡撫都御史原公杰、余公子俊暨陜之按察使王公朝遠(yuǎn)、副使王公瀛、布政司參議王公瓘,詢謨僉同,相地于州之南,創(chuàng)建茲縣以處置之。”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郡人任慶云重編的《商略·商南縣集》中,“皇明成化丙申(1476即成化十二年),巨盜王彪之亂既平,撫治尚書原公杰,奏分商縣地南置山陽縣,東置商南縣,升商縣為州,并洛南、鎮(zhèn)安四縣屬之,隸西安府。”的記載就更加明確。且乾隆十三年《志》、民國八年《志》以及1993年新《志》本身中,皆載有黃儼《創(chuàng)建縣城記》藝文,其建縣年份皆明載為“明成化'丙申’歲”,顯然這“成化十三年”為筆誤或錯譯(詳見《商南置縣確鑿年份考》)。

      6、斷代新志P1倒數(shù)第六行“境內(nèi)青云驛、層峰驛、陽城驛皆是商於古道上的重要驛站。”與P7第7行“商南縣城始建于北魏景明元年(500),城址位于城西6000米處的皂角鋪,古稱層峰驛。”的記載是有悖史實的。其實,古層峰驛并非在商南縣境內(nèi),而是在今丹鳳縣武關(guān)內(nèi)的鐵峪鋪一帶。且從未有在皂角鋪建縣城的史實。

      首先,據(jù)著名歷史學(xué)家,專治中國中古政治制度和歷史地理,以治學(xué)方法嚴(yán)謹(jǐn)聞名的嚴(yán)耕望先生《藍(lán)田武關(guān)驛道考》載:“層峰驛在商山之東,武關(guān)之西,為武關(guān)內(nèi)第一驛,由藍(lán)田關(guān)至武關(guān),此(層峰驛)為必經(jīng)之道”。且其《唐長安、商州、鄧州驛路示意圖》中,亦明標(biāo)層峰驛系桃花鋪與武關(guān)之間的今丹鳳之鐵峪鋪。

      其次、《樊川詩集·外集》中,杜牧《將出關(guān)宿層峰驛卻寄李諫議》中:“孤驛在重阻,云根掩柴扉。……明日武關(guān)外,夢魂勞遠(yuǎn)飛。” 之句,更是無可辯駁的原始鐵證。

      其三、追根溯源,謂“古層峰驛在商南城西十五里處的皂角鋪”之錯誤,系源自乾隆十七年知縣羅文思創(chuàng)輯的《商南縣志》中。屬臆測、杜撰與誤斷。實際上也從未有在皂角鋪置縣筑過城的歷史。詳見《武關(guān)古道之層峰驛故址考》一文。

      7、新志《總述》P3第9行“商南境是古鄀國轄地。”的記載,屬附會、杜撰與臆造歷史。

      首先,近年來,史學(xué)家們依據(jù)諸多史料記載,加之對大量的出土文物分析研究 ,對古鄀國的來龍去脈,有了明晰的認(rèn)知和明確一致的結(jié)論。即:西周初期,周武王滅商后,遷親商王朝的允姓鄀國至商密(河南淅川縣寺灣鎮(zhèn)與湖北鄖西縣上津一帶),鄀國在丹江之畔,建都城于商密(亦稱“龍城”),稱上鄀。后被武王所滅成為楚邑。公元前690年,楚武王南征途中病卒,楚文王熊貲繼位。文王遷都到郢(湖北省荊州北面離城十里的紀(jì)南城),為鼓勵楚軍功臣,封原鄀臣觀丁父于鄢、羅之地(湖北宣城市南),建立了新的鄀子國,并遷去商密的鄀人,造建新鄀城,是為下鄀。新的鄀城位于今湖北鐘祥市北的漢江東岸豐樂鎮(zhèn)。《讀史方輿紀(jì)要》卷七十九載:宜城“縣東南九十里,春秋時鄀國,自商密遷于此,為楚附庸,楚滅之而縣其地。”。可見下鄀相去商南更遠(yuǎn)。

      其次,再就秦晉伐鄀路線看,《左傳》載:“周襄王十八年(前635年)秋,秦、晉伐鄀。楚斗克、屈御寇以申、息之師戍商密(鄀之都)。秦人過析(今西峽縣)隈入而系輿人以圍商密,昏而傅焉。宵,坎血加書,偽與子儀、子邊盟者。商密人懼曰:'秦取析(今西峽)矣,戍人反矣。’乃降秦師。囚申公子儀、息公子邊以歸。楚令尹子玉追秦師,弗及”。 是說:周襄王十八年(公元前635年·秦穆公二十五年)秋,秦軍在晉軍協(xié)助下,進(jìn)攻楚附庸鄀國(今河南淅川西南)。南陽周近的楚申、息兩縣守官斗克、屈御寇,率當(dāng)?shù)爻姼班e戍守。秦軍出武關(guān),迂回商密西北門戶析邑(今河南西峽縣城),南下渡丹水,迫近其都郡商密。為震懾鄀守軍,秦軍捆綁部分士卒,假冒鄀軍戰(zhàn)俘,制造秦已占析(今西峽)的假象。秦軍包圍鄀后,乘黑夜在城外掘地殺牲,偽制盟書,再造駐鄀楚將已與秦軍結(jié)盟的假象。鄀人誤認(rèn)為析已失守,且楚軍亦已反叛,遂向秦軍投降。隨后楚將斗克、屈御寇亦被俘。楚令尹子玉聞訊,領(lǐng)兵追擊回撤的秦軍,未及而上。從“秦軍出武關(guān),迂回商密西北門戶析邑(今河南西峽縣城),南下渡丹水,包圍其都郡商密”就說明古上鄀國當(dāng)在西峽東南面,今淅川西南與上津交界處而無疑。由此顯見,當(dāng)時的鄀國與商南毫無關(guān)聯(lián)。顯見這“商南境是古鄀國轄地。”的記載,屬附會、與杜撰之筆。

      8、新商南斷代志P7第7行“商南縣城始建于北魏景明元年(500),城址位于城西6000米處的皂角鋪,古稱層峰驛。”的記載,顯見是有悖史實的。(見前2與《層峰驛故址考》)

      9、新商南斷代志P164第六編交通運輸中 “春秋時期,丹江水路是秦楚征戰(zhàn)的通道,秦統(tǒng)一六國后開通武關(guān)古道(縱貫縣境)”的記載也是不符史實的。

      其實,武關(guān)古道也稱藍(lán)武古道,亦稱商山道,系開辟于商末周初,而并非“秦統(tǒng)一六國后開通的”。

      其一、藍(lán)武古道,由長安經(jīng)藍(lán)田關(guān)翻越秦嶺直達(dá)武關(guān),故名“藍(lán)武道”又稱“武關(guān)道”。繼由武關(guān)通往南陽以至江南,是一條先祖起源之路。從“周師伐殷”,藍(lán)武古道第一次鋪就了周王朝統(tǒng)一中原的成功基業(yè)。“周公奔楚”即自長安經(jīng)武關(guān)古道去達(dá)丹陽(今河南省丹淅)的。

      其二、公元前635年(周襄王十八年)秋,秦晉攻鄀,也是經(jīng)藍(lán)武古道出武關(guān),迂回析邑(今河南西峽)南下丹水,包圍了鄀國都城商密(今河南淅川西南,又稱龍城),迫使楚之附庸鄀國降了秦。

      其三、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楚為強(qiáng)國,秦楚兩國分居秦嶺南北。楚懷王發(fā)兵秦國,三戰(zhàn)先后敗于丹陽、藍(lán)田與召陵。

      其四、戰(zhàn)國時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各國混戰(zhàn)不休。秦楚為爭奪商於之地,經(jīng)常展開拉鋸戰(zhàn),多以秦勝楚敗而告終。公元前299年,秦昭王邀楚懷王到武關(guān)會盟。楚懷王不聽屈原等人勸告,親身前往,結(jié)果被秦國扣留而客死異國。公元前298年(楚頃襄王元年),秦發(fā)兵出武關(guān)攻楚,大敗楚軍,斬首五萬,取析(今河南西峽縣城)等十五城而去。公元前299年白起再次出兵武關(guān)道伐楚,取楚地鄧、郡、西陵。公元前223年(秦王政二十四),秦派大將王翦率兵10萬,出武關(guān)道,攻入楚都壽春,楚王負(fù)芻被俘, 最終楚國滅亡。

      由此顯見,商山古道系開辟于殷商與春秋時期,而非“秦統(tǒng)一六國后開通武關(guān)古道”的。

      10、新商南斷代《志》中,對商南民歌的定義、分類與論斷,多有偏頗而不敢恭維。所列歌曲亦也不具典型與代表性,且多錯字。

      例如:

      ——① P716第3行 “燈會彩詞”中“秉燈”當(dāng)為“丙丁” 二字。

      ——② 又如《參拜彩詞》中“參拜天地君親師位六大神”是不確切的。香火系立“天地君親師”之尊位的。“位”并非神。

      ——③ P717結(jié)尾詞里“金銀庫里取金銀”當(dāng)為“金銀庫里聚金銀”。

      ——④ “十繡”第一段落尾句中“點天兵”當(dāng)為“點三軍”。

      11、志中所列《十二月》,是民間流行的《小調(diào)》里的“時系歌”類;可通用而并非“推小車”專用歌詞;且不夠規(guī)范。

      例如:

      ①、其歌詞 “二月里百花開”,是不符當(dāng)?shù)貢r令節(jié)氣的;原歌詞是“二月里,杏花開”。

      ② 其“蔡百杰” 當(dāng)為“蔡百喈”。注:蔡百喈:姓蔡,名邕,字伯喈。陳留郡圉縣(今河南杞縣南)人。東漢時期名臣,文學(xué)家、書法家,系才女蔡文姬之父。他早年拒朝廷征召之命,后被征辟為司徒掾?qū)伲魏悠介L、郎中、議郎等職,曾參與續(xù)寫《東觀漢記》及刻印熹平石經(jīng)。后因罪被流放朔方,幾經(jīng)周折,避難江南十二年。后被下獄,不久死于獄中,年六十。他精通音律,才華橫溢,師事著名學(xué)者胡廣。除通經(jīng)史、善辭賦之外,又精于書法,擅篆、隸書,尤以隸書造詣最深,有“蔡邕書骨氣洞達(dá),爽爽有神力”的評價。所創(chuàng)“飛白”書體,對后世影響甚大,被書斷》評為“妙絕倫,動合神功"。

      ③ “千里做官轉(zhuǎn)回來”本為“千里求官沒(未)回來。”

      ④ 又例 《十二月》中“夜打鄧州救秦瓊”當(dāng)為“夜打登州救秦瓊”。

           12、新斷代《志》P718《十二月勸世人》本系當(dāng)?shù)貍鹘y(tǒng)《勸世文》歌曲。歌詞亦多不規(guī)范(見山魂水韻中《勸世文》)。

      ①  例:其“四月好唱勸世文,勸你叔嬸要和順,灶里沒柴抱幾抱;水缸沒水挑幾挑”非但詞不達(dá)義,亦且不押韻。

      ② 又例“來世不是一家人”本為“來世不知哪家人”。

      ③ 再例:“昔日有個張百忍,九十九代家不分”本為“昔日有個張百忍,只因能忍得金人。”又哪有“九十九代家不分”的。雖有“十歌九不同”之說,但貓可叫“咪”而絕不能稱“狗”。

      13、新斷代志第七章《文物》之“古建筑”中,記載的“富水莊園”P747為訛,實系“賀氏宗祠”。

      14 新斷代志《藝文》中更是訛誤多多,就其錄載明嘉靖三十一年《商略商南縣集》中的25首詩詞,竟沒有一首不出錯的。

      首先是,新斷代志錄載《商略商南縣集》中的八景詩,每首皆有錯。

      一是、將《青山層巒》中“地靈人杰禪光媚”句里的“禪”誤作了“祥”字。(注:禪光〔shàngung〕:祥瑞之光。佛緣凈土,法門慧光,象征吉利。)

        二是、將《富水嘉禾》中,第一句 “澞出淵泉碧水渦”句首清晰可辨的“澞”字,亦列為“無法準(zhǔn)確考證的空缺字”為誤。注:澞〔yú 〕:指丘陵間流出的溪水。

      三是、將《鹽池鳥集》中“煎煮無人弛火燩”句尾的“燩”字,也列為“無法準(zhǔn)確考證的空缺字”為誤。注:燩〔què〕:烤干。《玉篇·火部》解釋說:“燩,火乾物。”

      四是、其《梳洗遺址》中,錯了三字。

      其一、將“頨裹春” 訛作了“翑里春”;注:頨〔〕:美好頭形。亦作“翩

      〔pin〕”:輕舞,飄揚貌。裹春〔guchn〕:紅裝素裹,顯露春色。如“朝暾驚新燕,蘭霧裹春嬌。”

       其二、將“花雞遙想識青史”訛作了 “托雞遙想識青史”。注:花雞〔huj〕:別名“紅胸角雉”。珍稀野生動物,鳥綱,雉科,角雉屬。主要活動于陡峭的山邊森林地帶,早晨和黃昏也常到林緣開闊地區(qū)活動和覓食。喜歡隱匿,大多數(shù)時候都隱藏在人跡罕至的深山密林深處。

        五是、 其《宗淵魚躍》里“變化長鮸思島嶼”,本為“變化長鯤思島嶼”。注:長鯤〔kn〕:傳說中的一種可變化為鵬鳥的大魚。《莊子.逍遙游》: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天池)。

      六是、其《洞水如鼓》中,錯有三:

      其一、將“窈窕層山一水通 ”訛為了“窺測層山一水通”; 注:窈窕〔yo tio 〕:多指女子心靈儀表兼美、身材婀娜多姿的樣子。這里喻洞穴深邃、幽美與秘奧貌。出處:孫綽游天臺山賦》:“邈彼絕域,幽邃窈窕。”白居易題西亭》詩:“直廊抵曲房,窈窕深且虛。”

        其二、是將“至今響徹云霄逈”中的“逈”字誤作了“迴”字。意思不對,亦不押韻。注:jing〕: 高,遙遠(yuǎn);響徹云霄。

      其三、是將“露雨丁東猶奏籥”句中的籥字,訛為“樂”字了。籥:〔yuè〕:又稱葦龠、豳龠。中國古代民族管樂器。管像編管之形,狀像笛。

      七是、新志《甪山有感》中,將“麓洆半畝潛龍水”中的“洆”誤作“亟”字 ,又將“畝”字誤訛為“藏”了。注:麓洆〔lù chéng〕:麓,本義為生長在山腳的林木,泛指山腳下。洆:沉沒。沉浸入水中。而“亟”〔jí〕:則為急迫之意。半畝:半畝塘,喻面積不大。出處朱熹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八是、將《西剎曉鐘》中, “下界任縱滄海變”句里的“縱”字誤作了“從”字;注:任縱〔rèn zòng 〕:聽之任之,任性放縱。例《北齊書·文苑傳·顏之推》:“﹝顏之推﹞好飲酒,多任縱,不修邊幅。”。且又將“曉鐘直到青霄處”中的“處”字訛為 “殿”字了。注:青霄〔qng xio〕:《道書》:天有九霄,青霄為第三霄處。泛指青天;高空。晉 左思 《蜀都賦》:“干青霄而秀出,舒丹氣而為霞。”

      其次、新斷代志錄載《商略商南縣集》明任慶云“秋興八首簡題商南李石亭先生”中,亦無一首不出錯的。

      如:《其一》:

      京華直比大同郡,烽火胡沙絕塞間。復(fù)勢連雙關(guān)近,巖崖力盡五丁孱。

      寒云古□吹悲角,積雪空林繞漢山。籌策誰知勞定遠(yuǎn),終當(dāng)投筆解愁顏

      中錯有三。

      一是、其第三句第一字并非“無考之□”當(dāng)系“長”字。

      二是、第二字“復(fù)”為訛,當(dāng)為“夏”字;注:“長夏”指夏季最后一個月份。即最為炎熱潮濕的農(nóng)歷六月。金·蔡珪 《寄通州王倅》詩:“長夏少人事,官閑簾戶深。” 

      三是、其第四句第四字并非無考之□字,而系“堞”字:注:古堞〔gudié〕:古城墻上齒狀的矮墻,也叫女墻,俗稱城墻垛。例:“古堞斜陽”為西湖古景之一,指湖畔城垣黃昏之景。

      如:《其二》

      鹿門大開問崔嵬,曲抱長江亦壯哉!夫險自能勤蜀魏,風(fēng)云猶為護(hù)樓臺。

      虛疑帝子乘槎去,不見仙人跨鶴來。感激悲歌懷往跡,空鄰朱玉號多才。

      其首句“開問”二字為訛,當(dāng)為“鹿門大樸斗崔嵬”。注:鹿門:即鹿門山,在今湖北襄陽市東南。原名蘇嶺山,漢建武時,襄陽侯習(xí)郁建廟于山上,刻二石鹿置于廟道口,稱鹿門廟,后來稱此山為鹿門山。境內(nèi)山水秀麗、恬靜幽深。唐代著名山水傳人孟浩然和皮日休先后來此隱居,留下許多千古名篇。大樸(dà p):謂原始質(zhì)樸的大道。唐陸龜蒙 《讀<陰符經(jīng)>寄鹿門子》詩:“祗為讀此書,大樸難久存。”斗〔dòu〕:爭勝負(fù)、比高下。崔嵬〔cu wéi〕:高聳的樣子。宋·方廷實詩“丹碧崔嵬切斗魁,峰巒懷抱水縈回。”

      如:《其三》:

      寂寞清秋節(jié)授衣,年過四十便西歸。碧蘿□入風(fēng)林靜,白石琴張竹徑暉。

      北闕賓朋傳信遠(yuǎn),南州父老會顏稀。商山東去多平,已卜良鄰筑釣磯。

      ——其第三句第四字并非無考字,而為“佫”字。注:佫〔gé〕:至,到達(dá)。

      其二、其第七句末尾的“疇”字為誤,當(dāng)為“畤”。注:平畤〔píngzhì〕:平地與山丘。

      如:《其四》

      筑室峰頭閣紫霞,鹿山中阜翠相叉。杖藜天地瞻云物,生計漁樵結(jié)□家。

      習(xí)習(xí)涼吹短鬢,泠泠秋露摘新花。從今謝客攤書坐,梁父吟成閱歲華。

      ——內(nèi)中第四句第六字并非“無考”而系“陟”字。注:陟〔zhì〕:登臨。引申義:登高。

      ——其第五句“習(xí)習(xí)涼飀”為誤,當(dāng)系習(xí)習(xí)涼飋。注:涼飋〔liángsè 〕:秋風(fēng)。猶涼颸〔liáng s〕:涼微風(fēng)。唐 許敬宗 《奉和入潼關(guān)》:“是節(jié)歲窮紀(jì),關(guān)樹蕩涼颸。” 

      如:《其五》

      徙倚燕超樓上望,鳳臺應(yīng)在五云頭。甘棠翳翳傷時暮,濁水滔滔重客愁。

      三徑清香陶令宅,五湖□遠(yuǎn)范公舟。傳經(jīng)抗疏非吾事,細(xì)取黃花入酒甌。

      ——其第六句中的第三字,并非“無考缺憾”字,而系“逖”字。注:逖遠(yuǎn)〔tì yun〕:距離遙遠(yuǎn),遠(yuǎn)離;指范蠡遨游五湖泛舟遠(yuǎn)去。

      如:《其六》

      山外蠻接五溪,銅標(biāo)斜日草萋萋。雙旌騁望遠(yuǎn)關(guān)塞,萬里愁心尚顰鼙。

      盛代有詩歌夏武,江山無恙賦□鹥。徒令威烈君門出,主將元非衛(wèi)霍齊。

      ——其首句第三字“鳥”為誤 ,當(dāng)系“烏”字。注:烏蠻〔w mán 〕:即指烏蠻山,因形似娛蚣,故又稱“百足山”,為廣西縣六大名山之一;“烏蠻積翠”為昔日橫州八景之一。

      其第六句第六字亦非“無考缺憾”字,當(dāng)為“鳧”字。(注)鳧鹥〔fúy〕:分別指野鴨和鷗。《鳧鹥》是《詩經(jīng)·大雅·生民之什》的第四篇。孔穎達(dá)疏云:“《鳧鹥》詩者,言保守成功不使失墜也。致太平之君子成王,能執(zhí)持其盈滿,守掌其成功,則神祇祖考皆安寧而愛樂之矣。故作此詩以歌其事也。”

      如:《其七》

      聞道三降未罷兵,窺前豺虎尚縱橫。固原北望平沙白,花馬西來虜氣盈。

      元□云臺留接武,忠臣麟閣蚤題名。皇家恩澤深如海,羽檄終當(dāng)奏太平。

      ——其第五句中第二字,也非“無考缺憾”字,而系“帥”字。注“元帥云臺”:“云臺二十八將”。云臺二十八將,指的是漢光武帝劉秀麾下助其一統(tǒng)天下、重興漢室江山鄧禹吳漢、馬武等二十八員大將。漢明帝追憶當(dāng)年隨其父皇打下東漢江山的功臣宿將,命繪28位功臣的畫像于洛陽南宮的云臺,故稱“云臺二十八將”。后世民間傳說,二十八將是天上的星宿下凡轉(zhuǎn)世,故有“二十八宿鬧昆陽”之說。

       如:《其八》

      天涯南北幾重陽,千里商云是故鄉(xiāng)。白鶴蒼松當(dāng)晝冥,翠蘭碧草□秋芳。

      塵緣尚倚孤筇杖,幽賞頻攜濁酒觴。勝比風(fēng)流陶靖節(jié),歸來三逕賦滄桑。

      ——其第四句第五字,也非“無考缺憾”字,而系“壓”字。即:超越;勝過之意

      此外:

      一是、其伍福《行歷商南詩》中,錯有2處(P754)。

      其一、是將“鐘鼓風(fēng)清鬧館衙”中的“鬧館”二字,列為了“無法準(zhǔn)確考證的空缺字”為誤。注:鐘鼓〔zhng g〕:鐘和鼓,古代禮樂器;代指音樂。唐 皮日休 《補(bǔ)周禮九夏系文》:“凡樂事,鐘鼓以奏《九夏》。”漢 賈誼 《新書·數(shù)寧》:“使為治,勞知慮,苦身體,乏馳騁鐘鼓之樂,勿為可也。”風(fēng)清:謂社會清平,絲竹樂聲隨風(fēng)清入耳。鬧:熱鬧,喻繁華、興旺貌。館衙〔gun yá〕:館,指學(xué)館、旅館、飯館、醫(yī)館、商館等一切店鋪館所。衙,指舊時的官署、衙門。

      其二、是將“荒村無處不桑麻”的“桑”字,訛誤成了“來”字。(注:桑麻〔sangmá〕:蠶桑和麻類,泛指農(nóng)作物。

      二是、其明·任慶云《題虎山》詩“慶寒窗桃木”訛載為“慶寒窗流水”,顯屬訛錯。注:桃木:有鎮(zhèn)災(zāi)避邪之說,被稱為神木。象征吉祥。

      三是、其任慶云題三角池詩里,錯了3個字。

      其一是“山趾泠徃泉”句中的“泠”字,訛作“冷”字了;(注泠與冷雖然部首只有一點水的區(qū)別,但是讀音、含義都不相同。泠,拼音是líng,古同“零”,凋零之意。而冷,拼音是lěng,指溫度低,與“熱”相對。)

      其二,將“懷哉興空績”句里的“哉”字,誤作“載”字;(載:指一年;或載體。如刊載、卸載。而“哉”則系表示感嘆的語氣詞。)

      其三、是將“命酒歌狂愩”句中的“愩”字,誤作“幁”字了。愩[gōng]:心亂;煩亂; 讀作zhèng,指古代束發(fā)的巾。 

      四是、新志第三節(jié)《題贈詩選》里,將任慶云贈王舜民詩中:“風(fēng)采允宜登鎖直”句,訛為“風(fēng)采允疊登鎖直”了。

      五是、將任慶云“題劉臣”詩之首句 “又見烏臺(臺)寵檄新”中的 “臺”字為列為“無法準(zhǔn)確考證的空缺字”,然又將第四字“烏”謬為了“鳥”字。并且將這二字前后顛倒了。注 :烏臺〔w tái〕:御史臺。是古代中央行政監(jiān)察機(jī)關(guān),也是中央司法機(jī)關(guān)之一,負(fù)責(zé)糾察彈劾官員、肅正綱紀(jì)。漢代時,御史臺外柏樹上落很多烏鴉,所以人稱御史臺為烏臺。 寵〔chng〕:寵愛。  檄〔xí〕:古代官府下行文種名稱之一。以后用檄書文書也稱為檄文。檄新為新的任命檄文。

      六是、其明·任慶云題西禪寺

      山中二月半,驚見雪霏霏。倦客猶驅(qū)轂,歸僧正□扉。

      洗盌春韭短,開酌凍花飛。把卷娛閑夕,松明對攬衣。

      ——其第四句第四字,并非“無考缺憾字”,系“撦”字(注撦:同“扯”撦扉:拉開柴門。)

      七是、其在“明·任慶云題金蓮寺”P763括弧中(以上十四首選自明嘉清《商略·商南縣志》。作者系時任商南縣令任慶云)的記載,其訛誤有三:

      其一、是將“明嘉靖”訛作“明嘉清”了。

      其二、將《商略·商南縣集》錯作《商略·商南縣志》了。

      其三、“作者系時任商南縣令任慶云”的記載有悖史實。實際上任慶云:字懷南,本系商州東秀里(城南劉灣棗園村)人。父任經(jīng)任兗州同知,其少時隨父,身居府衙,拜名師,終就“博綜經(jīng)籍子史,尤長詩賦”。正德八年(1513)中舉,又太學(xué)10年,后官至陜州教諭;嘉靖乙未(1535嘉靖十四年)之春,坐讒解印,即西歸故里,居商州稱郡人。撰《商略》,嘉靖三十一年(1552),其《商略》付梓時,州牧劉承學(xué)稱其'鄉(xiāng)大夫’” 。時任知縣李鴻漸稱其“任公”。這任慶云怎么能成“時任商南縣令”了呢?顯見這“作者系時任商南縣令任慶云”的記載,屬曲筆與編造歷史。

      再者,新商南斷代志中斷句錯誤嚴(yán)重

      如: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編纂的《商略·商南縣集》中載有“任慶云·題王綸”詩曰:

      甘霖應(yīng)禱卷,

      五月驕陽陰。

      始生寂寥云,

      云漢憫民窮。

      郊端已落回焦雨,

      池上新來解慍風(fēng)。

      草木都隨秋共好,

      禽魚一任化為工。

      向來杜老憂勤念,

      盡付天瓢一洗空。

      然而,商南新斷代志,(P762)則錄載為:

      題王綸明·任慶云

      五月驕陽陰始生,寂寥云漢憫民窮。郊端已落回焦雨,池上新來解慍風(fēng)。

      草木都隨秋共好,禽魚一任化為工。向來杜老憂勤念,盡付天瓢一洗空。

       ——不難看出:其斷句十分荒謬:

      一是、無端地將原五律詩中首句 “甘霖應(yīng)禱卷”去掉了。

      二是、將五律詩中“五月驕陽陰,始生寂寥云,云漢憫民窮”這后三句柔和為“五月驕陽陰始生,寂寥云漢憫民窮。”這兩句七律詩了。顯屬不懂詞義與詩律之故,隨意亂斷而致錯而出了大洋相。

      從我對“甘霖應(yīng)禱卷,五月驕陽陰。始生寂寥云,云漢憫民窮。”的【注釋】即可明確本意與分出正誤來。

      ①“甘霖應(yīng)禱卷”:指應(yīng)隨人們的祈禱,老天下起了解除旱情的甘霖雨。甘霖〔gn lín〕:久旱后下的雨,俗稱“及時雨”。意謂甜美的雨露。應(yīng)〔yìng〕感應(yīng);靈驗。運運而生。  禱卷〔dojun〕:向神靈祈禱的疏文。形容雨應(yīng)祈禱而降,解除了旱災(zāi)。

      ② “五月驕陽陰:農(nóng)歷五月謂仲夏,即盛夏,古稱惡月。泛指炎熱的夏天。  驕陽〔jioyáng〕:酷烈的陽光。借指酷旱。陰〔yn〕:烏云密布。喻老天應(yīng)祈禱而由晴轉(zhuǎn)陰,下雨解除了旱情。

      ③ “始生寂寥云”:方始生成積雨云。 寂寥〔jì liáo〕:寂靜無聲貌。形容下雨時,蟲鳥停止鳴叫,一片寂靜,沒有聲音。

        ④ “云漢憫民窮”:《云漢》是《 詩經(jīng)·大雅》中的一首寫方旱之象的古詩。記載周宣王仰天求雨的禱詞。表達(dá)詩人面對這種毀滅性災(zāi)害的痛苦、焦灼之情。 憫民窮:指周宣王有恤民疾苦之仁的意思。憫〔mn〕:憐憫。

      而斷代《志》中這“五月驕陽陰始生,寂寥云漢憫民窮。”明顯不成章句,且叛離了原作詩義。

      更者,明嘉靖三十一年《商略·商南縣集》“官師”卷中載有“任慶云《東溟篇》贈石亭先生旌異”:

      東溟之魚,化為鯤與鵬。

      扶搖直上,乘萬里之長風(fēng)。

      摩空橫海不可制,下視群鳥皆樊籠。

      錦繡五彩色炫耀,韶鈞入奏聲玲瓏。

      上為吾皇呈至瑞,下于斯道昭全功。

      嗟予惓飛已垂翅,安得共追逐于寥郭而照亙乎溟濛?!

      而商南新斷代《志》(P762)則錄載為:

      《題李鴻漸》

      明·任慶云:

      旌異東溟之魚化,為鯤與鵬扶搖直。上乘萬里之長風(fēng),摩空橫海不能制。

      下視群鳥皆樊籠,錦繡五彩色炫耀。韶釣入奏聲玲瓏,上為吾皇呈至瑞。

      下于斯道昭全功,嗟予惓飛已垂翅。安得共追逐于寥,郭而照亙乎溟濛。

       ——亦顯見系不懂詞義而胡亂斷句。導(dǎo)致破句多多而不成詞章。

      首先,是錯將題目中“旌異”二字納入了詩詞中。注:旌異〔jng yì〕:旌表;褒獎。例 唐 元結(jié) 《九疑圖記》:“故圖九峰,略載山谷,傳於好事,以旌異之。”

      其次、是將“韶鈞”訛作 “韶釣”了。

      其三,只是錯誤地按七字一句來排列,導(dǎo)致破句多多而詞不達(dá)意。將原詩詞肢解的面目全非。可謂是出盡洋相而貽笑千古,遺憾終生,遺恨千古。

      總之,一本書出錯是避免不了的,然而,新商南斷代志連建縣年份、舊治及初始城址皆為錯,僅其錄載《商略商南縣集》里的25篇詩詞中,錯別字、斷句錯誤達(dá)百處之多,這就顯得太過離譜了。初建修纂斷代志班子時,承蒙黃督導(dǎo)的器重與厚愛,吸納我為特約編輯;將近2年間,我為之收集、整理與撰寫了不少的史料,如商南歷史文化、人口源流、民俗(風(fēng)俗、習(xí)俗、節(jié)俗、忌俗)、《商南民歌》、歇后語、諺語、《商南常言、俗語、老古話》、寺廟、古山寨、名勝古跡、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等等。然而,在建縣年份問題上,發(fā)生了分歧后,我被不聲不響地剔除班子之外了。說實在話,當(dāng)時深感未能為編輯縣志出力、盡責(zé)而遺憾。尚若是我沒被剔除在外,以上這些錯訛、謬誤與缺憾等問題就不會產(chǎn)生與存在。可今天看來,雖白干了一兩年,分文報酬未取。然而,卻也不因志中錯訛荒謬而蒙羞,亦為好事一件而甚感幸運!

      作者簡介

      雷家炳(網(wǎng)名金秋斜陽):男,漢族,1943年11月9日生,商南縣試馬鎮(zhèn)八龍村人。共產(chǎn)黨員、大學(xué)文化、復(fù)退軍人,先后任商南支行行警、公社文書、區(qū)青年、宣傳干事。1981年底省委黨校理論專業(yè)班畢業(yè)后,先后擔(dān)任縣五套班子理論教員、縣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局長、縣科協(xié)主席、縣外協(xié)委主任、縣農(nóng)辦、縣政協(xié)文史委主任等職。主編了5、6、7三輯《商南文史資料》,在各報刊、雜志發(fā)表文章、圖片300余篇。退休后專注于商南歷史、民俗文化探究與考研,編著出版了《山魂水韻·商南民歌選》上下集,《山魂水韻·商南花鼓選》上下集、《商略·商南縣集點注》。撰有《山魂水韻·商南山水風(fēng)光集》、《商南史話》、《商南俗通》、《商南農(nóng)諺》、《商南歇后語集錦》、《商南常言俗語老古話集》、《商南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等作品。現(xiàn)為商洛市歷史研究員,縣市政協(xié)特邀文史通訊員。文聯(lián)會員、商南詩詞楹聯(lián)學(xué)會常務(wù)理事;縣民俗協(xié)會顧問、縣非遺專家組長。

      • 曬丹鳳,你也可以秀

      • 文學(xué)顧問:孫見喜   木南   東籬    丹竹

      • 誦讀顧問:海俊

      • 主編:丹鳳曬曬

      • 責(zé)編:方子蝶    張芬哲    白月光   曹萇茳

      • 校對:鄰家小妹    七月未箋

      • 自媒體支持:方子蝶          無言年華

      •                  溫暖相見        家在商洛

      •                  大乾州           新新文學(xué)

      •                   力  薦           松風(fēng)閣語

        轉(zhuǎn)藏 分享 獻(xiàn)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电影|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插插无码视频大全不卡网站| 亚洲AV无码久久久久网站蜜桃|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2018| 人妻少妇久久久久久97人妻| 深夜福利资源在线观看| 99RE6在线视频精品免费下载| 国产老熟女狂叫对白| 东京热一精品无码av| 欧美另类图区清纯亚洲|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长发| 成人午夜福利视频镇东影视| 亚洲精品熟女一区二区| 1000部拍拍拍18勿入免费视频| 手机看片AV永久免费| 国产麻豆成人传媒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A|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LV| 久久无码中文字幕免费影院| 虎白女粉嫩尤物福利视频| 久久国产福利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麻豆宅男| 韩国无码AV片午夜福利| 精品无人区无码乱码毛片国产| 成年女人免费碰碰视频|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高清国产MV视频在线观看| 69天堂人成无码免费视频|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成人网 | 69堂人成无码免费视频果冻传媒|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久久蜜芽|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高潮| 国产成人AV大片大片在线播放|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日韩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中文字幕人妻一区|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精品字幕 | 高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99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