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天都會暗暗下決心,從明天開始,要每天早上起床跑步15分鐘,每天讀書30分鐘……要改變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 往往堅持不了三天就打回原形,剛開始斗志大爆發,過了兩天,毫無動力,我們激勵自己,但還是堅持不了,除了增加心里負擔,又會產生深深挫敗感和愧疚感!我怎么這么的沒用,真是一個廢物!其實不是你懶惰,不是你沒有上進心,而是你不懂大腦規律導致的,我們只要按照大腦的規律做事情,持久改變自己很容易,而且沒有任何壓力負擔。您不需要再像苦行僧般,靠著動力雞血和忍耐力去堅持下來! 這就是微習慣的神奇之處,簡單到不可能失敗的自我管理法則! 《微習慣》作者斯蒂芬在書中說,“每一個偉大的成就都建立在之前打好的基礎之上。追根溯源,你會發現一切都始于那一小步。” 如果沒有我們現在一點一滴在積累的微習慣,我們就沒法見證一切可能的美妙變化。 “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能讓你行動起來。” 微習慣既微小又節約意志力,有時候太忙了、太累了,睡前發現自己沒有完成時,我們也能夠馬上在幾分鐘內完成。我們要相信:你現在堅持的微習慣,總有一天會成為別人的望塵莫及。聽方老師講微習慣的課后,忽然明了,我沒有養成這幾個習慣最大的障礙是我野心太大,卻高估了自己的能力,為求改變而勉強自己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如我要求自己每天練字至少二小時,一年后能寫一手好字,可根本就做不到,決心再大也就沒有意義了。請一定不要調高期待值。期待值低一些,你就會渴望多完成一些。 我學著放小野心,放低期待,每天練一分鐘就算完成目標,完全沒有任何抵觸和壓力,很自然去練字。微習慣進行一段時間后,破天荒發現自己喜歡上寫字帶來的寧靜舒適感,驚喜自己也能說出流利英文(把一篇英文名著選讀了500遍以上),期待每天寫日記重新認識自己。人是有功利性的,看到一件事給自己帶來好處,就很容易堅持下去,并有可能喜歡上這件事!在這過稱中,最難的一點是你開始后的一個月或者更久,你需要每天不間斷進行下去,才會等到量變到質變,才能看到堅持帶來的一些好處! 但現實中,我們往往進行幾天或者幾周,就堅持不下去,根本無緣看到量變到質變帶來的好處。利用方老師所說的微習慣,我們會很容易堅持走下去,自然有緣看到量變到質變帶來的改變。如我練字,剛開始就是描字帖,沒啥感覺,堅持半個多月后,我發現自己不再那么浮躁,心更容易靜下來,特別是有情緒時,練字讓我迅速恢復平靜!下面是25天打卡日記,可以看到習慣養成的一個變化,也能看到我剛開始確實不喜歡練字,打卡的前幾天有時都是練字0分鐘,后面就5分鐘,然后10分鐘,到現在每天練字30分鐘。整個過程順其自然,沒有激勵自己,也沒有給自己打雞血,就是自然而然進行,沒有抵觸情緒。沒有什么比習慣更重要了。杜克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我們的行為中大約有45%源于習慣。習慣其實遠比這45%的比重代表的含義更重要,因為習慣是不斷重復的行為,而且大部分每天都在重復,長遠看,這種不斷的重復疊加起來,要么收益頗豐,要么貽害無窮。特別是人在生氣有情緒狀態下,往往會無意識重復日常習慣,如果您日常行為是好習慣居多,您生氣狀態下,大腦無意識重復的就是好習慣。如果是壞習慣居多,您大腦無意識重復就是壞習慣。我發現確實如此,前幾天有情緒時,竟然會不自覺走到書房去練字靜心!反省日記的微習慣是寫一句話就算完成目標,不會再像以前要求自己坐在桌子前寫半小時,好不容易今天寫了一頁,明天又不知道寫啥了,然后就會很反感寫日記,太有壓力了。在這25天中也出現了生病,事情多,和朋友一起出去玩等,但因為微習慣太小了,即使利用睡前幾分鐘依然能完成今日目標。沒有挫敗感沒有內疚感,反而是今天又完成了目標,很有成就感,這樣就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你越來越自信,做的事情越來越多,效率越來越高!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每日寫反省日記,確實是最快讓自己成長改變的方法。下面的反省日記能看到剛開始我的狀態是苦澀,消極的,然后通過每天寫反省日記,越來越積極向上,及時反省錯誤,很快走到正確路上,同時工作學習效率也大幅度提升!微習慣確實是簡單到不可能失敗的習慣養成法則。雖然才使用25天,但這次習慣養成過程是愉悅輕松的,接下來日子我相信會更輕松進行下去.養成的這些習慣只是為了讓自己修身靜心,同時成長自己,讓生活更幸福。并沒有想把這一練字技能練成專業人士,所以每天有幾分鐘或者半小時,練字靜心放松就很好。為什么有人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精力還是很充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