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作者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出處 四川大學,簡稱“川大”,是教育部直屬的985.211重點大學,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略) 川大在全國的知名度都是很高的,牛老師就不給大家介紹川大這所學校了,今天想給大家分享的內容是什么呢?牛老師用了半個月的時間瀏覽了四川大學的所有學院網站(華西除外,之后會單獨寫一期),詳細看了每個老師的資料,篩選出了有過日本留學經歷(不包括交流、訪學等)的在職老師,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川大有哪些老師是從日本留學歸來的呢?有沒有你的老師呢?(有可能有遺漏,歡迎大家留言補充)四川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大學日本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日本廣島大學經濟學部 計量經濟學 經濟學碩士女,博士,教授。1979~1983年,四川外國語大學日語專業(學士),1990~1994年,日本國立信州大學人文學部(進修生、碩士)1994~1999年,日本國立新瀉大學大學院現代社會文化研究科(博士、博士后研究員)日文系教授、碩士生導師。日本廣島大學文學博士。兼任國家社科基金通訊評審,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通訊評審,中國日本史學會會員,中國日本文學研究會會員。研究方向為日本近現代文學、日本近代史。1998年3月日本國立熊本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系獲工學博士。1998年4月-1999年11月日本(株)應用地研工作1993.01-1995.03 日本國立熊本大學理學部生物學科 碩士1995.04-1998.04 日本國立熊本大學自然科學研究科環境科學 博士2013年4月-2015年3月 日本北海道大學,碩士 2015年4月-2018年3月 日本北海道大學,博士招生方向: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電子工程、車輛工程1998.5-2002.3 日本群馬大學生產工學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2010.10-2013.09:日本東北大學納米機械專業 博士建筑技術碩士生導師/人居環境&暖通空調博士生導師。1995年1月-1996年3月 日本九州大學 機能物質研究所 研究生1996年4月-1999年3月 日本九州大學総合理工學研究科 熱能系統工程專業 博士研究生1999年4月-1999年8月 日本九州大學 機能物質研究所 界面研究室 高訪研究員擔任建筑綜合實驗室主任。長期從事建筑節能與環境控制、綠色建筑等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2009.10~2010.03, 日本佐賀(國立)大學理工學部工學研究科,非常勤博士后研究員2006.10~2009.09, 日本佐賀(國立)大學理工學部都市工學科,工學博士建筑學教授。1997年執教四川大學,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后獲日本文部科學省獎學金資助在東京大學取得建筑學博士學位并留任研究員,期間連任兩屆全日本中國留學人員友好聯誼會會長、中華全國學聯二十五大代表。2011年作為引進人才任四川大學教授,與東京大學藤井明教授共同成立胡·藤井研究室,合作指導碩博士研究生。2007.04-2010.03 日本東京大學建筑學專業,博士2006.10-2007.03 日本東京大學文化資源學專業,研究生現任四川大學建筑與環境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四川大學青年骨干教師,日本一級注冊建筑士,名古屋工業大學大學院社會工學專攻,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四川大學引進人才、川大-日立環境應用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環境保護土壤環境保護工程中心主任。2004年3月-2005年12月, 日本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2001年4月-2004年3月, 日本國立山梨大學攻讀并獲取物質工學博士學位 1999年4月-2001年3月, 日本國立山梨大學攻讀并獲取生命科學碩士學位國家煙氣脫硫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從事環境工程,大氣污染控制與資源化、環境催化新材料及能源回收利用方面的研究工作。2007.04-2010.12, 日本名古屋大學,日本名古屋產業科學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員2004.04-2007.03, 日本名古屋大學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2002.10-2003.10, 日本名古屋大學研究員教授,博士生導師,環境生物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環境保護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重點實驗室主任。2006.7—2008.4日本熊本大學工學部,助理教授2005.4—2006.6日本熊本大學工學部,研究員2002.3—2005.3日本熊本大學自然科學研究科,獲工學博士學位2001.10—2002.3日本熊本大學自然科學研究科,研究生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建筑設計與城市規劃的相關領域的研究與教學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現代中國的住宅設計、老年人住宅和設施的相關理論與設計以及環境行為學方面的研究。2010.4—2013.8 日本筑波大學人間綜合科學研究科建筑設計分野,獲建筑設計學博士學位2007.9—2010.3 日本筑波大學人間綜合科學研究科建筑設計分野,獲建筑設計碩士學位2006.9—2007.8 日本筑波大學情報工學研究科災害工學分野,碩士中退四川大學建筑與環境學院特聘副研究員,風景園林教研室主任。日本國立千葉大學博士。2011.4-2014.9 日本千葉大學 園藝學研究科 地域規劃研究室 博士2011.7-2014.9 日本鹿島建設集團Landscape Design 株式會社 助理景觀設計師(兼職)2009.10-2011.3 日本千葉大學 園藝學研究科 地域規劃研究室 碩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1999-2012 日本國立千葉大學 物理化學專業 博士四川大學建筑與環境學院環境系教師,博士(后),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海外高層次留學人才,主要從事環境科學與工程相關的科研與教學工作。2009.10-2012.9 日本國立熊本大學 產業創造工學專業博士四川大學青年優秀人才,結構教研室副主任。主要從事橋梁工程與結構風工程的科研與教學工作。重點研究大跨度橋梁、空間結構風荷載及其荷載效應,完善相應結構的抗風設計。2009.4—2013.1, 日本東京工蕓大學風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助理(RA);2009.4—2012.9, 就讀于日本東京工蕓大學建筑學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2006.4 — 2010.3 大阪市立大學,博士學位;2002.11— 2006.3 大阪市立大學,碩士學位;四川大學輕紡與食品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教授、發酵工程專業博士導師,四川省食品安全咨詢委員會專家,四川省食品生產加工質量安全咨詢專家,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科學委員會咨詢專家,四川劍南春集團國家技術中心高級專家,四川省1993-1999年留學日本國立熊本大學,獲分子生物學碩士、發酵工程博士學位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大學食品生物化學研究室1994.4-1996.3 日本北海道札幌市日本語學校,日本語專業1996.4-2000.3 日本北海道大學,農學部,生物功能化學科,學士2000.4-2002.3 日本北海道大學,農學部,應用生命科學科食品功能化學講座,2002.4-2005.3 日本北海道大學,農學部,應用生命科學科食品功能化學講座,2005.4-2006.3 日本北海道大學外國人特聘研究員2006.4-2008.3 日本學術振興會(JSPS)外國人特聘研究員2001年4月—2005年3月 (日本)名古屋大學經濟學研究科產業經營系統專業博士1999年10月—2001年3月 (日本)名古屋大學經濟學研究科研究生四川大學高端外籍教授,災后重建與管理學院與建筑與環境學院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現任災后重建與管理學院教授委員會主任,兼任日本首相大臣防災減災特別顧問、日本城市防災研究所理事長、亞洲防災中心主任、日本城市情報學會理事、日本地域安全學會理事、日本行政危機管理學會理事、日本社會安全財團理事、日本社會資本整備審議會委員、日本中央防災會議部會委員、東京都火災預防審議會委員、荒川區城市規劃審議會委員、墨田區城市規劃審議會委員等。原東京日本東北大學教授,日本工程院院士。在環境促進開裂時域分析、應力腐蝕擴展的理論模型以及壽命預測、材料性能退化管理方面做出了開創性的成果,尤其是在輕水型核電站材料環境促進開裂特別是應力腐蝕破裂方面的卓越研究工作贏得了國際同行的高度評價,發表學術論文500多篇,主編/參編著作9本,獲準專利8項。2015年畢業于日本京都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當前主要研究興趣為:綜合防災減災救災、災害信息與大數據、風險評估與災害制圖、校園安全與災害教育、航空2011年10月-2014年9月 京都大學,信息學研究科,博士(信息學);2007年9月-2010年6月 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日本學研究中心,碩士(文學);2003.10-2006.09 東京大學工學系研究科城市規劃專業, 修士學位2006.10-2012.09 東京大學工學系研究科城市規劃專業,博士學位2001年起就讀于復旦大學法學院,2008年獲得法學碩士學位。隨后留學日本京都大學,師從寺田浩明教授研習東洋法制史,并獲得法學博士學位。曾任京都大學大學院法學研究科助教。2014年9月起進入川大法學院從事教學科研工作。大學本科就讀于四川農業大學,研究生就讀于日本新瀉大學法學院和研究生院。研究與興趣領域是環境法、知識產權法、知識產權與競爭法和知識產權訴訟制度。現為四川省知識產權研究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四川大學知識產權研究所副所長四川美術學院文學學士、日本愛知縣立藝術大學藝術碩士。教育部高等學校藝術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藝術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包裝聯合會設計委員會常委;四川美術家協會設計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四川省工藝美術學會副理事長;四川設計師協會副會長;成都市動漫協會副會長;四川省政協委員。日本國早稻田大學文學博士,教授,現任美術學系系主任,兼任日本國早稻田大學長江流域文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員。致力于以東亞美術考古為中心的專題研究,并涉及中國佛教美術史、中國西南民族地區歷史文化、文物學與藝術史等領域研究工作。方向:電力系統穩定與控制,新能源并網及運行,電網脆弱性分析,電網規劃,主動配電網、微電網規劃及控制,電力系統安全風險評估。2001/4-2004/3,日本廣島大學,復雜系統工學專業,博士四川大學電氣信息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 四川省信息與自動化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自動化系系主任。學科研究方向:先進控制理論與人工智能算法研究,嵌入式計算與實時智能系統的研究與開發,機器人與智能裝備的智能感知與控制技術、工業測控與智能物聯。2005.10-2009.03,日本東北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博士2010年獲得日本大阪大學電力電子專業博士學位,負責人長期從事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的研究,已承擔和參與多項國家973、四川省科技廳重點研發等項目,在國際及國內公開發表學術論文五十多篇。1998年通過國家教委和日本文部省的雙重嚴格選拔后獲得日本政府獎學金1999年10月由國家教委派往日本山梨大學攻讀博士學位2004年4月作為四川大學引進人才回到水力學與山區河流開發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1999.10-2001.03 日本山梨大學研究生院土木環境工學科學習,研究生2001.04-2004.03 日本山梨大學研究生院土木環境工學科學習,獲工學博士學日本工學博士、日本土木研究所學術振興會博士后;教授/博導;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主要研究領域為分布式水文物理模型、水文氣象模型、流域水文預報、缺資料地區水文水資源水環境與生態保護、數字流域、流域尺度面源污染防治等。教授,博士生導師。獲東京工業大學工學博士學位。作為引進人才被四川大學特批四川大學特聘研究員,四川大學“雙百人才工程”計劃,日本學術振興會(JSPS)外國人特別研究員(2015-2017)。于2014年獲日本北海道大學理學博士學位,先后在北海道大學、東京大學及日本企業從事碳納米復合材料的基礎及應用研究。曾主持日本學術振興會外國人青年學者特別研究基金(No.15F-15050)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13年獲日本京都大學化學工程博士學位2012年博士畢業于日本九州大學并獲工學博士學位。現為四川大學網絡空間安全日本國立熊本大學碩士畢業,四川大學旅游學院文化遺產與旅游開發專業博士畢研究方向:旅游管理、區域經濟、旅游學(文化旅游、交通旅游)、環境學。2005年-2006年,日本東京大學,日本學術振興會博士后承擔四川大學優秀青年學者科研基金、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面上項目等多個項目,2012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010.04—2011.12 東京大學化學系,JSPS博士后研究方向:金屬有機化學 (單胺基卡賓配體和鉻催化研究)1998-2000,長崎大學藥學院,任日本學術振興會博士后研究員。研究方向:金屬有機化學; 有機合成方法學;藥物合成。2007–2010 日本國立岡山大學大學院,機能分子化學專業,博士。2007年6月-2012年8月 助理教授, 大阪大學2004年6月- 2007年5月 研究員,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2000年10月- 2004年3月 博士 (國費留學生) 長崎大學藥學院研究方向:藥物化學, 有機化學,光化學, 生物化學2011.4—2014.3 名古屋工業大學,未來材料創成工學專業,博士1999年12月–2001年2月:日本大阪大學日本學術振興會博士后;2001/09 – 2004/06,日本京都工藝纖維大學,博士后研究員2003年獲得工學碩士學位,同年10月留學日本,于2007年獲得信息科學博士學位。曾工作于日本早稻田大學,擔任博士后研究員、客座講師。研究方向:智能交互、可用性測試、數字娛樂、軟件工程、人格計算、情感計算1999年畢業于日本筑波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獲工學博士學位。先后在日本富士通研發中心、諾基亞東京分公司和日本ACCESS公司從事軟件研發十余年。在日本富士通公司研發中心作為研究員,主要從事并行計算、文本挖掘及CRM系統研發工作;在諾基亞東京分公司從事移動計算和Symbian平臺優化及應用軟件研發,參與研發了中國第一代諾基亞智能手機NOKIA7650以及諾基亞第一代游戲手機N-Gage;在日本ACCESS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了大型的面向3G手機的應用軟件平臺開發,同時為富士通、松下、夏普、日本諾基亞等研發或移植了3G手機上的瀏覽器、SMS、MMS、視頻播放器等。承擔多項日本文部省和日本學術振興會(JSPS)的科研課題,獲得日本文部省萌芽基金獎和日經產業技術獎。1990年11月-1992年03月 日本立教(圣保羅)大學理學部化學科客座研究員1992年04月-1995年03月 立教大學研究生院攻讀化學博士 (理學博士)1995年04月-1998年03月 立教大學博士后研究 (獲博士后研究證書)1995年04月-1997年03月 日本法政大學教養部化學教研室 講師1996年04月-1999年03月 日本電力中央研究院物理化學部 研究員四川大學化工過程機械專業畢業,工學博士,教授,博士導師;2006年—2008年 日本東京大學 博士后研究員2003-2010年在昆明理工大學獲得工學學士、碩士學位,2015年畢業于日本東京大學,并獲得工學博士學位,2015年10月至今任職于四川大學化工學院,現任副1988年9月出生, 2011年在四川大學化學工程學院獲得工學學士學位,2017年在日本橫濱國立大學獲得工學博士學位,之后進入四川大學化學工程學院化機系工2004年在四川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獲得學士學位,2007年到2013年留學日本,獲得日本關西學院大學碩士及博士學位(經濟學)。現就職于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這么多老師,這么多日本學校,是不是眼都要看花了?為了方便大家,牛老師整理了一個柱狀圖方便大家直觀地了解老師們留學日本學校的名單。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因為華西的老師們太多了,而且查詢位置不太一樣,所以之后牛老師查好之后會再單獨介紹一下!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