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歷史進入15世紀中葉后,文藝復興的浪潮席卷歐洲;中原明朝歷經土木堡之變之后的跌宕;朝鮮半島正是李氏王朝的統治中期。而島國日本,則進入了傳奇的戰國時代! 戰國時代 說起日本的戰國時代,很多游戲、動漫愛好者都很熟悉,就算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像什么戰國無雙、信長的野望、全面戰爭之幕府將軍2、信長異聞錄等游戲都是反映這段日本歷史時期的游戲 《信長的野望》游戲畫面 而日本人也借助著他們獨特的文化將這段歷史介紹給了全世界,所以一講到戰國時代的日本,可能很多評論區大神懂得比專業歷史研究者都多 所以咱們本期就在宏觀層面簡要介紹一下日本的戰國時代,著重以時間為主軸,看一看日本戰國時代如何開啟以及室町時代又是怎樣最終滅亡 戰國時代(1467-1615)日本的戰國時代始于1467年應仁之亂,終于1615年德川幕府消滅豐臣氏(也有說終于1600年關原合戰的) 日本戰國時代家紋 而這段歷史時期就非常尷尬了,怎么的呢?因為按照線性的日本歷史劃分的話,公元1336-1573年正是室町時代,室町時代的末期跟戰國時代早期重疊了 此外日本的安土桃山/織豐時代緊跟在室町時代之后,時間跨度在1573-1603年。也剛好被戰國時代所囊括。 還有接下來的江戶時代更是緊接安土桃山/織豐時代往下:1603-1868年。所以這又跨了戰國時代的一個尾巴 江戶時代 當然這些時代的劃分都是后世所為,太鉆牛角尖沒有意義,這里想要表達的就是日本的戰國時代橫穿室町時代、安土桃山/織豐時代、江戶時代 戰國時代 日本戰國時代的說法最早出自甲斐國大名武田信玄所做的《甲州法度之次第》,其中第二十條寫道“天下戰國之上”,加之后世不斷的渲染,最終形成了日本極富傳奇色彩的戰國時代。 武田信玄 日本戰國時代爆發事件要算應仁之亂,此后日本各地大名紛紛崛起,這就感覺跟東漢末年分三國似的。 到了16世紀中葉,戰國時代最著名的織田信長崛起(這就是曹操的角色啊)。公元1560年桶狹間之戰(類似官渡之戰),織田信長以三千人馬擊敗今川義元四萬大軍,從此名聲大振并逐步開啟統一日本的腳步 桶狹間之戰 公元1582年本能寺之變中織田信長身亡,織田信長的重臣羽柴秀吉先后擊敗明智光秀及柴田勝家,確立了自己的繼承人地位。 本能寺之變 此后羽柴秀吉逐步統一日本。被天皇賜姓“豐臣”,并受封“關白”一職。豐臣秀吉(很像司馬懿的角色)的時代就被稱為是“桃山時代”。 ![]() 豐臣秀吉 公元1598年豐臣秀吉病逝后,德川家康(司馬炎的角色,雖然德川家康跟豐臣秀吉沒有血緣關系)在1600年發動關原合戰,之后建立德川幕府。又在1614年和1615年在兩次大阪之陣中逐步消滅豐臣氏,戰國時代至此徹底結束。 應仁之亂(1467-1477)作為日本戰國時代開篇與室町時代病危通知書的應仁之亂在這段歷史時期中起了重大作用,咱們上期對應仁之亂做了簡單介紹: ![]() 應仁之亂主要是1467年到1477年間日本室町幕府封建領主之間的內亂,說得再準確一些就是在幕府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任期內,由幕府管領的細川勝元和山名持豐為主要領導的,各地守護大名紛紛站隊形成的兩派之間的武裝斗爭 ![]() 應仁之亂前后日本局勢 而這種斗爭反映出來的則是這些個中央政府以及幕府之下的大名們的崛起和日本當時社會生產力及生產關系的調整變化,換句話說就是“時代變了” ![]() 應仁之亂的導火索是幕府將軍的繼承問題:此前幕府七代將軍足利義勝上任一年就匆匆去世沒有來得及選定繼承人,結果就是足利義勝年僅8歲的二弟足利義政被畠山持國推選繼位 ![]() 足利義政 而年幼且“懦弱”的足利義政不僅缺乏震懾這些守護大名的威嚴與韜略,在幕府內部更是被“權臣”所把持,這當中的代表就是三管領之一的細川勝元和四職之一的山名宗全 ![]() 細川勝元 足利義政也因此厭倦了這種政治生活,于是就逃避于吃喝玩樂的享樂之中(如果有這樣的機會請務必讓給我不想努力了)。所以直到29歲也都也沒有男性后代誕生(這些年都玩啥了到底) 而故事里的大聰明足利義政也正好拿這件事為借口把將軍的職位讓給弟弟足利義尋。結果足利義尋一直拒絕。 ![]() 最終在公元1464年義政起文說:“今后即便生男子也讓其入僧門不繼承家督”,成功勸說義尋就任將軍職位,義尋于是還俗名為足利義視。 結果好巧不巧就在1465年足利義政生了足利義尚,作為母親的富子非常希望兒子義尚可以即位為將軍,于是暗中拉攏宗全,并阻止義視登上將軍職位。 此時足利義尚一邊的山名宗全就和足利義視的監護人細川勝元之間產生了對立,為了權力之爭,全國的守護大名最終分化成勝元派和宗全派兩派,兩者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 ![]() 山名宗全 最終兩派由最初的政治集團對立演化成為了軍事集團的斗爭,即東、西軍沖突,這一沖突就直接席卷全日本,開啟了日本長達一個多世紀的戰國割據混戰時代! 混亂局面應仁之亂直接結果是加速了將軍與守護大名的沒落:將軍的沒落早就有跡可循,而作為將軍任命的大名更是在“有槍就是草頭王”的時代成為了空頭榮譽頭銜。 ![]() 所以當時的守護大名往往成為了那些有權勢、有實權人所獲得的象征物,這種被稱為下克上的效應在全國不斷擴散,這些守護大名們最終就轉化為戰國大名! 當然現在的室町時代還只是戰國時代的初期,此時舊的制度還在不斷被打破和摧毀,新的勢力也正在孕育成長 ![]() 應仁之亂后的幕府徹底無力號令各地的大名。在戰亂年代之中,像守護代、國人等新興勢力靠著雄強的實力成為了大名,并且以此為根據地割據一方成了戰國大名,這就是戰國時代群雄割據局面的源頭 ![]() 日本戰國局勢圖 在日本關東地區,鐮倉公方足利成氏因不滿關東管領上杉憲忠而將其暗殺。此舉引發關東管領和公方的長期對抗,即關東大亂! 此后的日本關東進入數十年的混亂和對峙局面,最終形成了后北條氏這個關東地方最強的大名。 ![]() 后北條氏勢力 在中國(是日本的中國地區跟咱們的這個中國不是一回事)方面,出云守護代尼子氏篡奪了守護京極氏的實權,此后取代京極氏成為了新的出云守護。后來安藝國人毛利元就逐漸吸收尼子、大內的力量,成為中國地方的新霸主。 ![]() 毛利元勢力 還有清洲織田氏的織田信定、織田信秀父子也取得實權,在日后織田信長繼承家業后更是完全取代了斯波氏、巖倉織田氏與清洲織田氏,成為尾張國之主。 ![]() 織田信長初始地盤 ...... 總之曾經對國家管理行之有效的制度逐一崩潰,新的勢力登上歷史舞臺,順便帶來了新的制度和新的局面,一個千瘡百孔、行將就木的室町時代即將退出歷史舞臺...... 幕府衰亡日本戰國時代比較有意思的一個現象就是“以下克上”,當然這就成為了后來日本近現代軍國主義的一個“傳統技能”,主要意思就是身處下位者能夠反克上位 ![]() 在戰國時代的表現就是幕府將軍下的守護大名把將軍“架空”,而守護大名之下的家臣又能把守護大名給“架空”,再往下就是土豪宗族又能反把這些個家臣和大名打懵逼 ![]() 日本戰國時代勢力地圖 怎么樣是不是很耳熟?是不是跟中國古代春秋戰國時期的“禮壞樂崩”很像?就是那個天子被諸侯架空,諸侯被大夫架空,大夫被家臣架空......(無限套娃ing) ![]() 欸!對了,日本戰國時代的這種現象的本質也就是社會形態和生產力及生產關系的巨大改變,所以曾經的舊體系崩塌的一塌糊涂 當然這種舊事物的滅亡和新事物的誕生過程中最慘的要數幕府將軍,比如幕府第13代將軍足利義輝被弒。 ![]() 之前日本明應之變中足利義材被管領細川氏罷黜了將軍職位,然后他后來在中國(不是咱們的中國?。┐竺?span>大內義興的支持,推翻了現任將軍足利義澄,改名足利義稙復職為幕府將軍。 ![]() 大內義興 但足利義稙乏嗣無后,只能認養被他推翻的將軍足利義澄的次子足利義維為養子(這是何苦來哉呢)。 ![]() 足利義稙 但大內義興幫助足利義稙成功復位后就返回領國了,這下失去庇佑的足利義稙又在管領細川氏的威壓之下辭去了將軍一職,將軍一職由足利義澄的長子足利義晴接任 ![]() 足利義晴 但足利義晴也不是細川氏的對手,很快就辭退將軍一職,由長子足利義輝接任幕府第13代將軍。但說實話戰國時候將不將軍的就沒啥意思了,此時的將軍幾乎就成為了各方勢力斗爭的政治籌碼和傀儡罷了 ![]() 足利義輝 但足利義輝本人立志要重振幕府聲威,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于將傾。不但多次積極調停諸大名之間的紛爭,更邀請上杉謙信、織田信長等大名謁見幕府將軍。 ![]() 織田信長 當時細川氏也遭到了三好長慶的奪權,三好長慶更是把幕府當作傀儡而掌握了實權。三好長慶死后,他的重臣松永久秀、三好三人眾決定罷黜將軍足利義輝 ![]() 三好長慶 公元1565年三好三人眾及松永久秀的叛軍包圍了足利義輝所在之二條御所,足利義輝本人曾經得到過著名劍客上泉信綱與冢原卜傳等人傳授的劍術,素有劍豪將軍的美名,所以最終,足利義輝因為寡不敵眾被弒、被弒、弒......(所以學劍術有啥用還不如學學楚霸王去學個萬人敵的本事) ![]() 劍豪將軍足利義輝 幕府將軍足利義輝的被弒標志著幕府的權威徹底蕩然無存,假如說此前的幕府還像東周早期的周天子一樣保有面子,那么這一次弒君事件無疑把最后的遮羞布給扯了個稀碎,就如同鄭莊公箭射周天子一樣 ![]() 足利義輝被弒 弒殺了足利義輝之后的這些個叛軍擁立了曾經足利義維之子足利義榮為幕府第14代將軍。但是這時的室町幕府就完全失去了實權,徹底成為了待宰羔羊、待炸雞塊、待腌牛肉、待煮大腸、待蒸的臘腸 幕府滅亡戰國時代也是日本英雄輩出的時代,我們熟悉的武將有像關東地區的武田信玄和上杉謙信。這倆之間后來更是發生多次戰爭,成為了極富傳奇色彩的故事 ![]() 武田信玄與上杉謙信 同時處于大內和尼子兩強大勢力中間的還有西國的毛利元就,作為一代智將而聲名鵲起的毛利元在后來消滅了大內和尼子,成為了西國霸主。 ![]() 毛利元就 與此同時織田信長以尾張國一國之力,在桶狹間以三千軍擊敗并斬殺領有駿河、遠江、三河三國約兩萬五千大軍的名將今川義元而聞名一時。 ![]() 織田信長 桶狹間之戰后他又和鄰國的德川家康結盟,持續擴張領土,后來織田信長靠著齋藤氏的重臣美濃三人眾的倒戈,開始大舉統一日本之路 ![]() 德川家康 公元1567年9月,織田信長攻陷美濃稻葉山城,將其改名為岐阜城,制作天下布武朱印,正式開始統一日本之路。 ![]() 織田信長 第二年織田信長擁立了室町幕府第15代將軍足利義昭,在盟友淺井長政的幫助下完成了上洛的目標(大概相當于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 ![]() 足利義昭 公元1570年,幕府將軍足利義昭不甘成為傀儡,暗中與本愿寺顯如、武田信玄、上杉謙信、毛利元就、淺井長政、三好三人眾與朝倉義景等諸大名進行聯盟,形成所謂的“信長包圍網”,一同聯合對抗織田信長(相當于十八路聯軍討伐董卓?或者是血衣帶詔) ![]() 信長包圍網(褐色)和信長勢力(紅色) 公元1572年,武田信玄領軍攻打德川家康的根據地。并在三方原之戰擊敗德川、織田的聯軍。公元1573年5月武田信玄病故。 ![]() 武田信玄 1573年這一年織田信長也與幕府將軍足利義昭正式決裂,強攻幕府并逮捕義昭,將末代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昭流放至河內國若江城,從此室町幕府宣告滅亡。 ![]() 室町幕府的滅亡標志著日本持續兩百多年的室町時代徹底結束,日本進入了安土桃山時代,也就是日本戰國時代的中期 日本由此進入一段新時期 小結那么新時期的日本能結束割據局面嗎?安土桃山時代又是怎樣一個時代?日本的戰國到底誰主天下? ![]() 歡迎持續關注本系列,敬請期待下期精彩內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