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大腦是如何認識和理解這個復雜世界的呢? 起源于上個世紀70年代NLP神經語言程序學(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發展非常迅速,它是專門研究我們的大腦如何工作的學問,它在心理學、語言學、計算機科學等跨學科基礎上對我們日常行為模式和對于認識世界進行研究并取得了豐碩成果。 我們對于外部世界的認知是先以大量信息輸入等方式進入大腦進行處理,然后再保存經驗或習慣行為的過程。而NLP就是通過改變我們的信息輸入、處理、保存經驗的方式,從而改變我們的觀念與感受,進而改變我們的行為、習慣、性格乃至命運,這就是它的基本原理。 簡單說NLP就是通過修正和重塑我們的大腦對于外部世界的認知從而改變我們的行為和三觀的。 NLP研究發現,我們的大腦在認識和理解世界的情形可分為六個層次,它能幫助我們從困惑中通過提升認知層次而突破關系、獲得深層力量,使得人生進步人生更加圓滿。 如上圖,這6個層次分別是: 1.精神 我與世界上其他人、事物的關系。我們所說的意義、價值或者貢獻、三觀等就屬于“精神”層次。 2.身份 身份就是我是誰?是我們對于自己的定位,就是我們準備以怎樣的身份去實現人生的意義。它和使命緊密聯系。 3.信念、價值 是為了實現上述的身份或人生使命,我需要什么樣的信念和基于什么樣的價值觀行為才能實現。比如: — 為什么做(或不做) — 有些什么(重要)意義? — 應該是怎樣的? — 對我有什么好處? 4.能力 能力除了我們一般說的能力,也就是某種技能以外,還代表我們做出選擇的能力,每一個選擇都是一份能力,選擇越多能力越大。 5.行為 這個層次所指的是“做什么?”、“有沒有做?”,即能力的挑選和實際發揮,也就是在環境中我們的實際行為。 6.環境 “環境”包括了所有身體以外的外界的條件,世間的種種人、事、物、時、地、金錢和設備等都屬“環境”。 在這個六層的認知系統中,上面三層的精神、身份和信念、價值觀,主要影響我們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而下面三層的能力、行為和環境,主要影響著我們的價值觀。 從本能驅動到智慧生活,我們需要從認識世界開始。 我們在理解世界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三觀,而我們認知世界的這個過程按照侯世達的理論是一個5個層金字塔結構。 面對紛繁復雜的世界我們通常看見的是現象,而有智慧的人能發現不同現象背后相同的概念,通過掌握相關的知識、找到事物發展的規律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論,最后形成自己處理此類問題的人生智慧,這就是普通人與高手面對同一件事情的認知差距。 這些經歷和諸多人生智慧匯聚起來就形成了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就是我們各自三觀的來源。 那些對世界認知水平高的人,他們不一定擁有多么高的社會地位或財富,然而無論起點高低、他們都能在各自領域通過解決個人成長、職業發展和家庭幸福等問題實現“與時代同步,不被時代淘汰”的狀態,無論事業成敗、人生順逆都很容易獲得幸福。 因此,想要解封、升級和改變我們的大腦系統和三觀, 要從我們對于萬千世界無數現象背后的概念入手,從理解世界的6個層次提升認知,發現和認識事物的客觀規律、尋找人生智慧,從而改變我們的大腦系統和三觀。 世界觀決定價值觀,價值觀決定人生觀,人生觀決定思想,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追根溯源,改變從三觀開始,從升級大腦開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