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威名赫赫的絲路重鎮,也是一個交通要道,酒泉向北,一條河破開合黎山,沖入大漠,匯入居延澤,這條河今天叫黑河,古稱弱水;一條古道,順弱水而下,過居延澤繼續前行,可直達漠北。 酒泉郡,也稱肅州,甘肅的“肅”。 酒泉,一個緊臨北大河而建的歷史名城。 因“城下有金泉、其水若酒”而得名。 當然還有另一個歷史傳說,相傳霍去病大勝匈奴,曾在金泉邊慶功,漢武帝特賜御酒,因人多酒少,于是把御酒傾倒泉中,與全軍將士同飲,因而得名酒泉。 霍去病在金泉邊慶功的事情是否屬實,已不得而知,但霍去病在酒泉附近有過一次酣暢淋漓的大勝仗,卻是歷史上真實發生的事情。 ? 霍去病的二次河西之戰 公元前121年夏天,霍去病的第二次河西之戰極其精彩,一記漂亮的右勾拳,出其不意地繞道居延澤,直搗酒泉附近的河西走廊匈奴大本營。 “驃騎將軍涉鈞耆,濟居延,遂臻小月氏,攻祁連山……捷首虜三萬二百,獲五王、王母、單于閼氏、王子五十九人、相國、將軍、當戶、都尉六十三人。” 霍去病進入匈奴地盤后,本來相約會師的公孫敖卻因迷路遲遲未到,敵境內等待不及,兵貴神速,臨危不亂,果敢決斷,毅然決然,獨軍迂回1000多公里,經居延沿弱水至小月氏,又轉向酒泉附近,大破匈奴各部,殺敵3萬多人,取得決定性的勝利,然后沿河西走廊回到隴西郡。 從這個過程中,可以看出霍去病的地理知識很豐富,或者說霍去病軍中有非常熟悉匈奴地形的人,很可能就是匈奴降兵中的向導。可以想一下,匈奴腹地虛實如何、行軍路線如何安排、行軍時機如何把握、河西匈奴本部的具體位置,怎么才能精準無誤的把握這眾多因素,可以說一個因素不利就可能全軍覆沒,孤軍深入可是兇險至極。河西走廊多是戈壁綠洲,阿拉善境內幾乎全是沙漠,這些都是匈奴腹地,并不是漢朝的勢力范圍,霍去病率數萬騎兵出征,并沒有引起匈奴人情報系統的警覺,而且還選了一條最好的路線,最恰當的時機,可以精準無誤的直搗黃龍。 這一仗的最關鍵之處,在于迂回敵后,以騎兵實施遠程攻擊,由側后進攻的突襲戰術。這一仗的成功之處是殲滅戰,從后路抄襲,匈奴只能和漢軍主力決戰,霍去病卻可以一舉擊潰河西匈奴主力,而后休屠王、渾邪王也只能無耐投降。試想如果從河西走廊正面進攻,匈奴可以順著狹長的河西走廊且戰且退,那就打成了追擊戰,這顯然不是霍去病的作戰風格。 河西之戰中,霍去病的神勇自不必說,還有一點顯得尤為重要,那就是迂回到匈奴后方的那條古道。 ? 河西走廊與漠北互動的戰略通道-弱水古道 那么,這條可以迂回到匈奴后方的古道在哪里呢? 當然是“居延-弱水-酒泉”一線。 這就是我們今天講的重點,酒泉的地理優勢。 ![]() 居延:居延澤或居延海,今天內蒙額濟納旗境內,很靠近外蒙邊界。 弱水:今天叫黑河,西漢時命名弱水,因與傳說中的弱水很像而得名。 黑河發源于祁連山,流經張掖,在酒泉和北大河匯流后,向北一路穿越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最后匯入居延澤,這條河西走廊最大的河流,造就最富饒的“金張掖”,更造就了一條在酒泉向北的戰略通道。 “居延-弱水-酒泉”是一條河西走廊直通漠北的捷徑,這是它最重要的作用,當然也可以通往河套。霍去病這次大迂回,就是走的河套-居延-酒泉的路線,而且是出其不意的大捷。 我們從這里可以得到一個答案,酒泉和額濟納其實是一個地理板塊,至少是一個交通板塊,今天卻被分割在了兩個省份。這里也是為旅游人士提個醒,去額濟納看胡楊林走酒泉是最近的路,千萬不要走呼和浩特,那條路需要坐十幾個小時的火車,距離也要遠得多。 酒泉本身是河西走廊上的絲路重鎮,這條路又能從居延澤通達漠北和河套。 居延澤的正北方就是燕然山,“勒石燕然”的燕然山。 所謂的戰略級古城,就是酒泉這樣的古城;所謂戰略通道,就是”居延-弱水-酒泉“這樣的古道。 漢長城在酒泉向北延伸出去的一段,也就是這個通道,大名鼎鼎的”人“字形河西長城,最北端的那個點就是居延澤。 今天這條道路依然火爆,當然已經不是刀光劍影的古戰場,而是額濟納胡楊林觀光路線,從酒泉順黑河而下,直到居延澤,一路都是美不勝收。 ? 千年不死的神樹-胡楊 我對胡楊一直有一種無法言說的情感,或者說是胡楊的某種品質在我心里留了深深的烙印。西北蒼涼戈壁灘和茫茫大漠里能生存的樹種屈指可數,胡楊正是最耀眼的一種,有人形容它是西北精靈,有人形容它是千年神樹,更有人賦予它“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的神話。 ![]() 而我欣賞胡楊的,是它的倔強,或者說是頑強,江南水鄉、綠水青山不好么,胡楊卻獨喜西北的戈壁和大漠,喜歡在這么嚴酷的環境里活著,活的那么倔強,活的那么頑強,生能深深扎根于大漠最深處,死了也能昂首挺立數百年。西北是荒涼的,荒涼的能讓人感覺絕望,冬季里坐火車穿行于河西走廊到新疆,那一千多公里滿眼望去毫無生機,恍惚是進入了上帝遺忘之地。但是,在這荒蕪大地上卻存在著胡楊這么一種勃發的生命,古往今來,會帶給多少人以生命的震撼,會給多少絕望的人以生的希望,于絕域中勃發的生靈,默默守護西北大地多少年? 我曾經用兩年時間積累螞蟻森林的綠色能量,就為了攢一棵胡楊樹,而今已經種下,就在酒泉市的金塔縣,就在北大河的岸邊,有生之年,我一定會親自去看一看,親手去觸摸,親自去感受那生命之力。 ![]() 或許是受了胡楊的影響,或許是華夏血脈深處的共鳴,我一直對西北癡迷甚深,我并不是西北人,但我對西北的關注卻甚多,最近我寫的歷史系列也一直在西北一帶打轉,一直著墨于這個深深影響中華民族精神脊梁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