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空腹血糖低于6.1mmol/L,屬于正常水平。幾乎所有人都會認為沒有2型糖尿病的風險,但這不是絕對的。 如果你是一個肥胖人群、尤其腹部脂肪較多,出現這些這種情況時,至少說明你的身體代謝已經發生紊亂了。
空腹血糖看似正常,實則你可能已出現胰島素抵抗。 也就是說,即便血糖正常,一旦出現胰島素抵抗,也預示著你有很高的風險罹患2型糖尿病。 只有解決了胰島素抵抗的問題,才可以遠離2型糖尿病! 什么是胰島素抵抗?當你吃掉一份全谷物食物時,血糖水平緩慢上升,胰島素將上升的血糖運送給全身,參與供能、合成糖原。作為體內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島素的主要使命,就是不允許血液中存在過多的葡萄糖! 當你吃掉一個松軟的白面包時,血糖水平快速上升。此時胰島β細胞大量分泌胰島素,以應對快速上升的血糖水平。大量的胰島素帶走了過量的血糖,容易造成血糖低于閾值,從而引起饑餓感上升。 如果還是吃下精制谷物類食物,血糖水平還會再次上升,胰島素水平再次飆升。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長期進食精制谷物,或是高淀粉+高升糖的食物,細胞表面接收胰島素信號的受體,就會對胰島素失去敏感性,就好比你長期處于噪音之中,并不覺得刺耳一樣。 結果導致身體代謝血糖的效率降低,想要代謝等量的血糖,胰腺需要代償性釋放更多的胰島素,才能保證血糖水平穩定。從而出現了高胰島素血癥,也就是胰島素抵抗。 直到有一天,胰腺分泌了最高量的胰島素還是無法平穩血糖時,代謝系統奔潰,2型糖尿病產生。 可見,胰島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發展路上的必經階段。 如何判斷胰島素抵抗?糖友在未患病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雖然體檢報告上顯示血糖水平都沒有觸碰標準線,但這是高胰島素水平作用下的結果。如果可以在身處胰島素抵抗的階段,及時發現,并利用合理的生活方式進行干預,就可以在2型糖尿病到來之前,重拾健康。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罹患胰島素抵抗了呢? 胰島素釋放試驗是相對準確的辦法。 測量出空腹血糖值和空腹胰島素值,兩數相乘,再除以22.5會得出一個的HOMA-IR指數,一旦這個數值超過2.0,【1】很有可能預示已經患有胰島素抵抗。 舉例說明,如果你的空腹血糖是4.5mmol/L,空腹胰島素是5uIU/ml,那么就是4.5*5=22.5,HOMA-IR值就等于1,這說明你的胰島素敏感性非常好,胰島β細胞釋放少量的胰島素就可以維持血糖平穩。 相反,如果你的空腹血糖值是5.0mmol/L,空腹胰島素水平是15uIU/ml,那么就是75/22.5等于3.33,這說明細胞已經不能正常接收葡萄糖,不得不依靠更高水平的胰島素,才可以將葡萄糖送進細胞,意味著你可能存在胰島素抵抗,是一種病癥狀況,即便空腹血糖水平看上去非常理想。 如果你有理由認為已有胰島素抵抗,也不用過度擔心,從疾病預防的角度上看,這或許是一件好事,因為你在病情還可以控制的階段,及時發現了。 如何逆轉胰島素抵抗任何一種慢性疾病的病因,都不是單一的,與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息息相關,比如長期高熱量低營養的飲食、久坐不動、腸道菌群紊亂、慢性感染、熬夜、壓力過大、炎癥水平升高、食物敏感、缺乏關鍵的營養素.......,雖然疾病的結果都是一樣的,但根本的病因可能各不相同。 如果你是一位上班族,長期久坐不動、經常熬夜加班,并且一天三餐主要以外賣為主。那么就需要從運動、提升營養、避免熬夜等方面重點改善。 比如在營養方面,胰島素抵抗和缺乏維生素D3、【2】礦物質鎂、【3】礦物質鉻4、【4】硫辛酸、【5】輔酶Q10【6】均具有一定的相關性。 其實,這些營養素都是生活中可輕松攝取到的,只不過快餐文化的興起,更多的人為了省時、方便,懶得走進菜市場和廚房,每天以加工食品、餐館、外賣為主。這種快捷的飲食方式正是造成營養缺失的主要因素。 如果你正在經歷上述營養素的缺乏,必要時可在醫生的幫助下服用補給劑。在你不確定是否缺乏某種營養的情況下,也可以嘗試多吃一些下列食物: - 維生素D3的來源:陽光、海魚
- 礦物質鉻的來源:西藍花、雞蛋
- 礦物質鎂的來源:所有綠色蔬菜、堅果
- 硫辛酸的食物來源:豬肝、菠菜
- 輔酶Q10的食物來源:豬心、雞心
不難看出,這些營養在天然的蔬菜、水果、肉類、動物內臟中含量最高。盈來健康的NPR逆轉體系中的飲食方案,也會根據糖友的實際情況,將上述食物加入餐盤,量體裁衣的為每一位糖友補充必要的營養素。 但僅僅補充營養,是遠遠不夠的,這也是為什么NPR逆轉體系,在飲食的基礎上,還要進行運動、心理療愈、腸道菌群等多方面的科學干預。 最后的建議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統一的逆轉方式,適合別人的,未必適合你。只有不斷的學習、摸索、不斷的糾錯,才更有可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飲食方式。 參考文獻 【1】Lee CH, Shih AZ, Woo YC, Fong CH, Leung OY, Janus E, Cheung BM, Lam KS. Optimal Cut-Offs of 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 (HOMA-IR) to Identify Dysglycemia 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 15-Year Prospective Study in Chinese. PLoS One. 2016 Sep 22;11(9):e0163424. doi: 10.1371/journal.pone.0163424. PMID: 27658115; PMCID: PMC5033570. 【2】Ahmed MM, Zingade US, Badaam KM. Effect of Vitamin D3 Supplementation on Insulin Sensitivity in Prediabetes With Hypovitaminosis D: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Cureus. 2020 Dec 10;12(12):e12009. doi: 10.7759/cureus.12009. PMID: 33457118; PMCID: PMC7797427. 【3】Kostov K. Effects of Magnesium Deficiency on Mechanisms of Insulin Resistance in Type 2 Diabetes: Focusing on the Processes of Insulin Secretion and Signaling. Int J Mol Sci. 2019 Mar 18;20(6):1351. doi: 10.3390/ijms20061351. PMID: 30889804; PMCID: PMC6470576. 【4】Hua Y, Clark S, Ren J, Sreejayan N.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chromium in alleviating insulin resistance. J Nutr Biochem. 2012 Apr;23(4):313-9. doi: 10.1016/j.jnutbio.2011.11.001. PMID: 22423897; PMCID: PMC3308119. 【5】Yang Y, Li W, Liu Y, Li Y, Gao L, Zhao JJ. Alpha-lipoic acid attenuates insulin resistance and improves glucose metabolism in high fat diet-fed mice. Acta Pharmacol Sin. 2014 Oct;35(10):1285-92. doi: 10.1038/aps.2014.64. Epub 2014 Aug 25. PMID: 25152027; PMCID: PMC4186984. 【6】Yoo JY, Yum KS. Effect of Coenzyme Q10 on Insulin Resistance in Korean Patients with Prediabetes: A Pilot Single-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Biomed Res Int. 2018 Jul 29;2018:1613247. doi: 10.1155/2018/1613247. PMID: 30151373; PMCID: PMC6087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