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小嗲 · 主播 | 秦朝 首發 | 十點讀書(ID: ID:duhaoshu) 1 有一種苦,叫一個人扛下了所有 網上曾經有句話: “小孩哭著哭著就笑了,而成年人卻是笑著笑著就哭了。” 年少不知句中意,現在聽來句句是生活。 35歲,你有驚無險度過職業危機,升上公司小領導,同事一片恭喜。 還沒來得及告訴媳婦,先收到她的信息,“兒子要上幼兒園了,一個月3000元。” 不等你回復,馬上又接下一句“人家隔壁上的是雙語的,一個月6000元……” 那天晚上,你給她轉了6000元,那是你本來準備給自己換個新電腦。 38歲,公司新進了不少年輕人,個個比你還拼命,你的危機感越來越強。 下班后接到老家的電話,父母的身體越來越不好了,可是他們最擔心的還是你。 “我在公司挺好的,別擔心”,你寬慰著說,然后回到現實繼續面對生活的灰暗。 45歲,你的晉升也越來越慢,孩子開始進入升學關鍵期。 老師給你打電話,“孩子最近狀態很不好,家長再忙也要多關注一下。” 你連忙回答“是是是,也辛苦老師您多照顧”,掛斷電話才發現,對面的人根本看不到自己小心翼翼的微笑。 你看,生活從來沒有容易二字。 多的是柴米油鹽的瑣碎,人情往來的無奈,還有雞毛蒜皮的辛酸。 那些看似平凡日子,才是最難走的路。 你要開始接受父母逐漸老去的事實,學會在多變的世界里生存,適應身邊朋友的遠去。 有時候精疲力盡,快撐不下去的時候,也希望有人能為自己遮風擋雨,能聽聽心里的苦。 可是,人越往前走越孤獨,身邊依賴自己的人越來越多,能讓自己依賴的,卻越來越少。 大家都被生活逼到了墻角,自顧不暇。你的一腔辛酸,又能與誰訴說? 正應了那句話,成年人的世界,孤立無援才是常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苦要熬。 你的荒涼與煎熬,只能自己懂。 2 越是難熬的時候,越要自己撐過去 曾在豆瓣上看過一個帖子,有位網友分享了自己的經歷。 已經30歲的他,北漂了5年。 住過地下室,兼職過服務員,發過傳單,每次吃飯都要看著價格,計算著剩下的錢能不能撐到下個月發工資。 那一段時間特別難熬,看不到未來的方向在哪里,也不知道努力的意義在哪里。 后來時間久了,習慣了一個人生活,一個人難過后,就不會再想著去依賴誰。 直到現在,他依然買不起北京的房子,依然覺得生活很苦。 可是他已經不會再像以前一樣,在房東通知臨時要漲房租時自亂陣腳,在無人陪伴時一個人孤單落寞。 他說:“人到了一定歲數,自己就得是那個屋檐,再也無法另找地方躲雨了。” 無論是誰,都曾經歷或正在經歷,人生的至暗時刻。 但經歷的事越多就越不想說話,內心越是痛苦表面越是波瀾不驚。 因為我們深知,這個世界上沒人會對你真正的感同身受。 人生海海,真心關心你的人沒幾個,多的是看熱鬧的閑客。 還記得以前看過一個關于劉若英的采訪。 大概意思是:“你為什么總給人溫柔淡定,不急不躁的感覺。” 她的回答是:“因為我知道,在人生的道路上,你終究要一個人經歷所有黑暗,承受生活中所有的痛。” 人活著,其實就是一場歷練。 你總要一個人嘗遍所有的孤獨,一個人承受千錘萬鑿的磨礪。 一個人看書寫字,一個人走走停停,一個人習慣了什么事自己扛。 但不一樣的是,當你獨自經歷一番風雨,通過重重考驗,人生也隨之改變。 3 愿你熬過所有的苦,余生都是坦途 世事無常,人情變換,苦是生命的常態。 但我更贊同另一個說法:
如果說人生是一場苦海,那你,除了自渡,他人愛莫能助。 沒人理解的時候,就學會和自己交流,不要一味用自己的苦水打擾別人。 身后空無一人時,學會自己承擔和消化自己的煩惱,不要總想著讓誰拉你一把。 人總是要經歷一段時間內心和周圍的荒蕪,但越是難熬的時候,越要自我支撐。 因為孤獨之后便是成長,踏過荊棘便是人生的坦途。 當你扛過生活所有的重擔,你會發現,穿過那條漫長黝黑的隧道,你會變得比以前更加從容,也更加強大。 用《島上書店》里的一句話說就是: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最艱難的一年,等你邁過去了,人生就會變得高遠遼闊。” 人生溝溝壑壑,但我們的脆弱和堅強都超過了自己的想象。 回頭看看,其實我們已經咬著牙走過了很長一段沒人幫忙、沒人支持、沒人噓寒問暖的日子。 前路漫漫,我們依舊期待,有人牽掛有人依靠,有人陪伴我們撫平生活的褶皺。 點個【在看】,不要怕,向前走,日子再難,也總能熬過去。 熬過了所有的苦,便能與最好的自己溫柔重逢。 作者簡介: 小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