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我們一行四人借著到江西溫湯處理房產的機會,用了半個月自駕游覽了贛東和浙西的一些令人向往的美妙景區,彌補了2020年11月我的浙閩之行遺留的一些缺憾。本次自駕行程大致為合肥—景德鎮及瑤里—上饒平樂—宜春溫湯—萍鄉武功山—鷹潭龍虎山—浙江江郎山及廿八都—麗水各風景區—縉云仙都景區—磐安十八渦及烏石村—東陽橫店影視城—義烏—諸暨浣江五泄及西施故里—湖州南潯古鎮、新市古鎮與塘棲古鎮—安徽馬鞍山采石磯—北京,歷時17天。按照計劃本打算還要游覽一些景區,可江南夏季的天氣實在令人難熬,只得忍痛割愛放棄了,匆匆返回北京。 盡管知道江南夏季的天氣很是悶熱,但我們游興甚高,6月2日從北京乘火車前往合肥??赡苡捎谶@是今年第一次離京出外旅行,還真有點兒興奮,可能由于疫情,火車上顯得分外空蕩。與老友在合肥匯合后,本打算順路游覽沿途安徽一些景點,但由于安徽疫情而放棄,故第一站就在大雨之中直接前往江西景德鎮。 連來到走連續在景德鎮駐留了三天,選擇住在景德鎮市區北面,即躲過市中心的喧鬧,也方便游覽市區北部楓樹山蟠龍崗下的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以及出城前往50多公里外的瑤里景區。從我們住的酒店出來沿著不遠處的訪窯古道僅需走15分鐘即可抵達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大門。到景德鎮來,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是必須游覽的景點,不能錯過。 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曾名景德鎮陶瓷歷史博覽區)位于景德鎮西市區的楓樹山蟠龍崗,于1980年開始建設,將散落在市區的部分古窯場、古作坊、古建筑異地集中至此統一保護,形成了占地83公頃,集文化博覽、陶瓷體驗、娛樂休閑為一體的文化旅游景區。入口建筑臨街一面的橫梁上刻有國學大師啟功先生的題字“景德鎮陶瓷歷史博覽區”,另一面則為“紅軍書法家”舒同同志所書“江南雄鎮”。 進入景區后眼前是一條長約1km的林蔭道,分為山間道和湖濱道,山間道穿越在蒼翠大葉楓、樟樹、杉樹之間,湖濱道則兩旁遍植翠竹、女貞等草木,沿途朝左望去是在樹木掩映中若隱若現的滿池清水,另一邊則是藤蘿裹身松濤起伏的起伏丘陵,煙柳搖曳、雨水朦朧,氣韻如詩,嗲嗲噥噥。 風火仙師廟。景區分為東西兩區,東區為古窯區,由風火仙師廟、圓器作坊、琢器作坊、鎮窯、瓷行等組成,展示了景德鎮獨特的瓷業習俗和技術、古代制瓷窯的布局和明清時期景德鎮手工制瓷的工藝過程。風火仙師廟是祭祀“風火神”童賓(公元1567一1599年)的神廟。童賓,明代浮梁里村人,乃一普通燒窯工匠,國寶青龍缸的創造者。傳說在其燒制青龍缸時,久不成功,眼見官府額外苛稅,鞭笞瓷工,非常憤慨,競以自己身體為煉瓷的窯柴,縱身火內以示抗議。然次日開窯一看,所燒制的龍缸成功了。童賓之死,激起了工匠們的義憤,全鎮起來焚燒稅署和官窯廠房。事后,官府為了緩和人心,授稱之為“風火仙”,建祠名“佑陶靈祠”,直至今日尚還保留有瓷制的“佑陶靈祠”匾額。 參觀景德鎮陶瓷精品展室。景德鎮的陶瓷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馨,極具特色,其中有青花瓷、青花玲瓏、顏色釉瓷、粉彩瓷等四大名瓷,精品展室展出的瓷器都是景德鎮的國寶名瓷,琳瑯滿目,流光溢彩,讓人目不暇接。 明28壺,是景德鎮陶瓷中精品的精品,這批種類最豐富、形制最多樣、釉色最燦爛的明朝宮廷用壺,是明代景德鎮制瓷技藝的完美表現,絕對“世所罕見”,不過在這里我們僅看到了24壺。 制瓷作坊,分為圓器作坊,如盤碗杯碟等;與琢器作坊,如尊、瓶、罐等。琢器業較為復雜,下設有粉定、大件、官蓋、描壇、淡描、滑石、雕削等七個子行業。景區內有十幾家作坊,在現場可以看到工匠們制坯,而后再經過陰干、刮坯、修坯、施釉、裝匣、滿窯、燒窯等工序,始能成器。 這些由磚瓦木竹建立的簡陋座坊里也陳列著很多成品瓷器,可現場出售,甚至現做現賣。這些制品可不是粗制亂造的瓷器,幾乎都是精雕細琢的精品,可謂蓬門蓽戶出珍品,茅茨土階產國寶。 鎮窯。東區里還有幾座瓷窯,揭示了瓷器的燒制過程,其中以鎮窯最為貴重,全稱景德鎮窯,簡稱鎮窯,真實的展示了昔日景德鎮的歷史風貌。
清末景德鎮有一百多座鎮窯,而這座鎮窯始建于清乾隆初年。該窯爐長十八米,體積近三百立方米,窯場占地約八百平方米。其型制體量、結構比例、砌筑材料和手工技法,代表了中國鎮窯特色。今天這座清代鎮窯每年燒煉兩次,主要為傳承少此技術與文化,讓為數不多的把樁、馱坯、架表工藝傳承人通過傳幫帶得到傳承,使古柴窯燒煉技藝后繼有人。此外這里還有獅子窯、葫蘆窯等幾座瓷窯。 西區,主要展示景德鎮的民俗文化,包括清園、瓷碑長廊、明閭、瓷樂坊等幾處文化景點,其中最漂亮的當屬明閭,可惜時間太晚了,明閭已閉館,無法進去參觀了,不過仔細想想這里關門似乎有些早了,此時還不到下午17時呀。 待續:2021【贛浙皖】02-瑤里梅嶺與浮梁古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