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靈運——南北朝時期山水詩的“開山鼻祖” 簡介 488次播放02:31 家族太牛朝廷給他世襲官職,卻遭到此人拒絕,49歲被斬殺棄市 更多知識點 人物關(guān)系 謝玄 祖父 ![]() 謝超宗 孫子 謝惠連 堂弟 相關(guān)合集 元嘉三大家 共3個詞條195閱讀 謝靈運 南北朝時期詩人 顏延之 南朝宋文學(xué)家 鮑照 南朝宋文學(xué)家 查看更多 陳郡謝氏的名人 共15個詞條999閱讀 ![]() 謝鯤 晉朝時期名士、官員 ![]() 謝尚 東晉時期名士、將領(lǐng) ![]() 謝奕 東晉豫州刺史 查看更多 大事件 公元385年 出生 385年出生。 公元403年 繼承了祖父的爵位 403年十八歲的謝靈運繼承了祖父的爵位,被封為康樂公,享受兩千戶的稅收待遇。 公元405年 出任司馬德文的行參軍 405年謝靈運出任瑯琊王、大司馬司馬德文的行參軍。 公元433年 逝世 433年皇帝下詔書,命令在廣州將謝靈運就地正法,終年四十九歲。 ![]() 14:10 人物生平 自幼聰穎 謝靈運很小的時候就聰慧過人,祖父謝玄十分看重他,跟親近的人說:“我生了謝瑍,謝瑍卻怎么生出靈運的呢!”謝靈運幼年時在錢塘道士杜炅的道館中寄養(yǎng),十五歲才回建康,故小名客兒。謝靈運從小便愛讀書,博覽經(jīng)史,他文章寫的非常好,江南幾乎沒人趕得上,堂叔謝混尤其喜歡他。 晉安帝元興二年(403年)十八歲的謝靈運繼承了祖父的爵位,被封為康樂公,享受兩千戶的稅收待遇。援引先例,謝靈運被朝廷授予員外散騎侍郎的職務(wù),但謝靈運拒絕擔任該職務(wù)。 出仕東晉 義熙元年(405年)謝靈運出任瑯琊王、大司馬司馬德文的行參軍。謝靈運喜愛奢侈豪華,他車子的裝潢鮮艷而美麗,他的衣著玩的用的東西,無不改變以往的舊樣式,世人都學(xué)他的樣子跟著變,人們都叫他謝康樂。 義熙三年(407年)撫軍將軍劉毅鎮(zhèn)守姑孰,謝靈運擔任劉毅的記室參軍。劉毅鎮(zhèn)守江陵,又讓他當衛(wèi)軍從事中郎。 義熙八年(413年)劉毅起兵反劉裕,兵敗自殺,劉裕任命謝靈運為太尉參軍。返京后又轉(zhuǎn)任秘書丞,后因事而被罷免。 義熙十一年(415年)謝靈運轉(zhuǎn)任中書侍郎。義熙十二年(416年),劉裕征討后秦姚氏,驃騎將軍劉道憐留守都城,謝靈運被任命為諮議參軍。再轉(zhuǎn)任為中書侍郎,接著又被任命為世子中軍諮議、黃門侍郎。隨后奉命出使彭城,慰勞劉駿,并寫了《撰征賦》。 元熙元年(419年)劉裕在彭城建宋國,奉命出使歸來的謝靈運仍然被任命為宋國黃門侍郎,再升任相國從事中郎,世子左衛(wèi)率,因為擅自處死門生,被免除官職。 任性妄為 永初元年(420年)劉裕代東晉自立,謝靈運爵位由康樂公降為康樂縣侯,食邑五百戶,又出任散騎常侍,轉(zhuǎn)任太子左衛(wèi)率。謝靈運天性偏激,常常有觸犯禮法律令的行為。朝廷只把他當做有些才華的文人,而不是有學(xué)識才干的政治家。而他自己卻認為有水平參與國家大政,卻不被賞識得到重用,經(jīng)常憤憤不平。 ![]() 明·釋文定《謝靈運像》 景平二年(424年)劉義隆登基為帝,并于元嘉三年(426年)誅殺權(quán)臣徐羨之等人,隨后調(diào)任謝靈運為秘書監(jiān),但兩次召見,謝靈運都沒理睬。劉義隆派光祿大夫范泰寫信給謝靈運稱賞他,他才應(yīng)召就任。皇帝叫他整理秘書省的書籍,補增遺漏的地方,又因為有晉一代沒有一本完整的史書,所以叫謝靈運寫一本《晉書》,他寫出粗略提綱,但這書終究沒有寫成。不久又升任侍中,每天早晚被召見,很得文帝的寵愛。謝靈運的文章書法都獨步當時,他每次作文,都親筆抄錄,文帝稱他的文章和墨跡為二寶。既然自己是名人,謝靈運覺得自己應(yīng)該參與朝政,開始被召見時,便這樣自許,但召見之后,文帝卻只把他當成一個文人而已。他每次和文帝在一起喝酒時,文帝不過讓他談?wù)撛娢亩选M鯐沂住⑼跞A、殷景仁等人,名聲和爵位一直在他之下,卻同時被寵待,謝靈運心中不滿,往往推說自己有病而不上朝,只管修筑池塘、種植花樹、移栽修竹、擺弄香草而已,并且無休止地讓衙門里的勞役服務(wù)于他個人。出城游玩,有時一天走一百六七十里,往往一走就是十多天,既不上書請示,也不請假。宋文帝見此情形想將其免職,但又不想直接下旨將其免職讓他顏面喪盡,便暗示他主動辭官。謝靈運于是上表稱自己有病,皇帝讓他休假回家鄉(xiāng)休養(yǎng)。他臨行之前,又上了一道奏疏勸文帝北伐。 結(jié)仇太守 元嘉五年(428年)謝靈運稱病回到家鄉(xiāng)后,游玩喝酒集會賦詩照舊,日以繼夜。因此而被御史中丞傅隆所彈劾,被免除了所有官職。回到家鄉(xiāng)后,謝靈運和同族兄弟謝惠連、東海人何長瑜、潁川人荀雍、泰山人羊璿之,因為相互欣賞對方的文章而結(jié)好。他們同游山水,當?shù)氐娜朔Q他們?yōu)椤八挠选薄?/div> 謝靈運依靠著祖輩、父輩豐富的家底和深厚的人脈,生活富足,奴仆眾多,有上百名先人的門生故吏和他往來。他喜好游山陟嶺、縱情山水,沒少做開山造湖的事情。但凡游山,必定要探尋最為險峻幽深的地方,即便山巒疊嶂、溝壑縱橫,也必會游遍每一個他想去的地方,不畏險阻。為了便于走山路,他每次登山都穿上一種前后齒可裝卸的木屐,上山時便去掉前面的鞋齒,下山時則去掉后面的鞋齒。這種鞋被后世稱為“靈運屐”。 謝靈運大興勞役,曾經(jīng)從始寧南山到臨海一路伐木開道。時任臨海太守王琇聞之,以為是山賊前來偷襲,甚為驚恐,后來得知來的是謝靈運不是山賊才安心。謝靈運邀請王琇隨他一同繼續(xù)游玩,王琇不肯。謝靈運在會稽也有很多人跟從,他總是驚動郡縣長官。會稽太守孟顗信仰佛教,誠懇認真,謝靈運很瞧不起他,且對他說:“成仙得道應(yīng)該是有靈氣的文人,你升天一定在我謝靈運之前,成佛一定在我謝靈運之后。”孟顗非常厭惡謝靈運所言。 回踵湖在會稽城東,謝靈運上疏請求將其改做稻田之用,得到批準,下令地方各州郡執(zhí)行。但孟顗認為,回踵湖距城郭很近,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百姓,改做稻田沒能物盡其用,十分可惜,因而堅決不執(zhí)行朝廷的命令。謝靈運眼看著事情沒有向著自己預(yù)料的方向發(fā)展,轉(zhuǎn)而又要求將始寧縣的岯崲湖改做稻田,再次遭到孟顗的抵制。謝靈運認為孟顗的考慮并非以利民為首要,而是只考慮掘開湖泊會殺生,言語間中傷了孟顗,孟顗和謝靈運結(jié)下仇恨。 孟顗利用謝靈運性格放蕩不羈、對百姓多有侵擾的事,上了一道奏疏說謝靈運想謀反并私自調(diào)用本郡軍隊防守自衛(wèi)。謝靈運聽說此事,飛騎進京上書:“我歸家養(yǎng)病至今已三年,平日遠離城郭居住,鮮與世人打交道,多呆在偏僻的窮山巖洞之間,幾乎中斷了和外界的聯(lián)系。我只想修身養(yǎng)性,平靜過完余生。然而,上月二十八日我突然得知會稽太守孟顗上疏彈劾我謀反的不實之語,深感驚異,不知他為何要這樣講,便急忙回到京城面見皇上您并解釋清楚。在來的路上,當我經(jīng)過山陰城時,孟顗全城設(shè)防,兵馬嚴陣以待,大街小巷密探遍布。微臣真的不知犯有何罪,竟會被如此防范,現(xiàn)在的我無時無刻不處于恐懼之中。臣下當年曾有幸做過皇上的侍臣,蒙受天恩,如果有確鑿證據(jù)證明我背叛圣上、大逆不道,我心甘情愿意被判處死刑,以正國法。使普天之下,也不能有我立腳的地方。現(xiàn)在只以謠言作為我的罪證,這是多么殘酷啊!自古以來,圣賢們也免不了被誹謗,但是招致誹謗,還是有原因的。或者不怕死亡重視義氣,或者結(jié)黨聚眾,或者稱雄鄉(xiāng)里,或者當劍客俠士,縱橫無忌。還從未聽說循規(guī)蹈矩的人,想去造反謀逆的,隱居的人,打算謀害皇上的。現(xiàn)有人捕風捉影,憑空造謠,從古以來的陷害,沒有比這更殘酷的。我并不是愛惜自己的生命,只是受不了其中的冤枉。我捫心自問并無什么對不起皇上的事,但是抱著一肚子的冤屈無處申訴。所以帶病投奔皇上,請您裁判。我希望皇上鑒定是非曲直,那么即使我死了,也如同活著一樣。我現(xiàn)在整天擔心害怕,以致老病發(fā)作,神情恍恍惚惚,不知怎樣陳說。” 充軍被殺 皇帝知道謝靈運是被冤枉的,所以沒有判他有罪,只是不想讓他回會稽,于是讓他做了臨川內(nèi)史,且增加俸祿到兩千石。謝靈運赴任后仍然如故,和在永嘉太守任上時沒有兩樣,所以再次被有關(guān)人員彈劾。司徒派臨川王的從事鄭望生逮捕謝靈運,謝靈運反而抓住鄭望生,起兵叛逃,從而有了叛逆的念頭。他寫詩說:“韓亡子房奮,秦帝魯連恥,本自江海人,忠義感君子。”最后他仍被追上并被逮捕,被送到廷尉那里定罪。廷尉上奏說謝靈運率領(lǐng)部眾造反,應(yīng)處以死刑,皇帝仍然愛惜他的才華,只想免去他的官職而已。彭城王劉義康堅持說不應(yīng)該饒恕他,于是皇帝下了一道詔書說:“謝靈運罪過深重,確實應(yīng)該判處死刑。但念他祖父謝玄有功于國家,應(yīng)該原諒他的子孫,免死充軍廣州。” 元嘉十年(433年)秦郡府將宗齊受走到涂口,途徑桃墟村,看見有六七個人在下面路上胡亂說話,懷疑不是好人。回來告訴郡縣長官,長官派兵隨同宗齊受前去抓捕,經(jīng)過搏斗,把他們?nèi)孔阶。度肓吮O(jiān)獄。其中有一人叫趙欽,山陰縣人,說:“本村人薛道雙以前和謝靈運共過事,在去年九月初,薛道雙通過本村人成國告訴我說:'先前做臨川內(nèi)史,現(xiàn)在犯法沖軍廣州的謝某,給我們錢財,叫我們買弓箭刀槍盾牌等武器,讓薛道雙結(jié)交鄉(xiāng)里的健兒勇士,在三江口解救謝某,如果成功的話,大家功勞都一樣。’于是集合眾人篡取謝某,但沒成功。大家回來時很餓,只好沿路打劫。”有關(guān)部門以此又上奏按法逮捕謝靈運,皇帝下詔書,命令在廣州將謝靈運就地正法,終年四十九歲。謝靈運臨死時寫詩說:“龔勝無余生,李業(yè)有終盡。稽公理既迫,霍生命亦殞。凄凄凌霜葉,惘惘沖風菌。邂逅竟幾何,修短非所憫。送心自覺前,斯痛久已忍。恨我君子志,不獲巖上泯。”他詩中稱述的龔勝、李業(yè),好比前詩中說的子房、魯連。 主要成就 文學(xué)成就 體裁 在山水詩產(chǎn)生與發(fā)展的過程中,楊方、李颙、庾闡、殷仲文和謝混等人,都曾有過一定的貢獻。但謝靈運卻是第一位全力創(chuàng)作山水詩的詩人,其現(xiàn)存詩近百首,其中38首可稱得上是較為完整的山水詩。山水詩在晉宋勃然而興,其功首推謝靈運。 特點 謝靈運山水詩的成就,很大一部分有賴“雕琢”之功。謝靈運山水詩的“雕琢”是對自然的一種細致的擬態(tài),謝靈運又在擬態(tài)的過程中,加入自身的主觀色彩,使山水景物呈現(xiàn)出源自現(xiàn)實的真實而又不同于現(xiàn)實真實的獨特面貌。謝靈運山水詩中“雕琢”的功力,既體現(xiàn)在對細微景物的細致描摹上,又表現(xiàn)為對多種意向的結(jié)構(gòu)組織中,而兩者往往結(jié)合在一起,合力展現(xiàn)出山水的姿態(tài)各異而又變化萬端。同時,謝靈運山水詩又呈現(xiàn)出了“自然”的一面。謝詩中體現(xiàn)的“自然”,有雙重的含義。一方面,謝靈運山水詩真實地呈現(xiàn)了自然的風貌,這和詩人的“雕琢”之功密不可分。另一方面,謝靈運也有看似不事雕琢脫口而出的句子,真切自然,如“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等。 “雕琢”和“自然”往往在謝靈運山水詩中雜糅并陳,這是謝詩的雙體面:從詩歌的發(fā)展來看,謝詩是“自然”的,這一方面反映在其描摹景物的用詞,另一方面也表現(xiàn)為其所描摹的景物也是現(xiàn)實的,這既不同于漢大賦夸張藻飾,也不同于玄言詩的概念化寫景風格。而“雕琢”,大多集中在謝靈運對具體景物的細部刻畫上。 ![]() 謝靈運 謝靈運的山水詩,開創(chuàng)了中國山水文學(xué)的新境界。他在既往文學(xué)作品寫景經(jīng)驗的積累之上,創(chuàng)造性地將多種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運用在其山水詩的創(chuàng)作中。在他的山水詩中,山水詩充滿新鮮感甚至是陌生感的、或幽深或明麗的景觀,為讀者呈現(xiàn)出如同實景,而又超越實景的詩化的“自然”。同時,由于謝靈運的山水詩以“言志”為旨歸,因而,自然山水又是他抒發(fā)情感的載體,總是蘊含著作者主觀的情緒。由此,形成了謝靈運山水詩獨特的自然、人文韻味。 影響 謝靈運及他的山水詩創(chuàng)作在劉宋時期已產(chǎn)生巨大影響,沈約、謝脁等人對其繼承與發(fā)展促進了山水詩的逐步完善。謝詩語言富麗精工而近自然,追求細致入微的描摹景物,這對后世詩人詩歌語言及寫景技巧都有示范作用。謝靈運的山水詩追求駢偶對仗,這一特點一方面直接影響了稍后的齊梁文學(xué),促進永明體的出現(xiàn),另一方面又間接推動了近體詩的出現(xiàn),為初盛唐山水詩走向律化起了應(yīng)有的作用。他的山水詩創(chuàng)作在寫景模式與形式技巧方面都影響著初盛唐詩人的詩歌創(chuàng)作。謝詩三段式結(jié)構(gòu)和明暗雙線結(jié)構(gòu)為初盛唐詩歌的發(fā)展搭建了較高的平臺,最終山水詩在唐代達到高度的繁榮,出現(xiàn)山水田園詩派。 佛學(xué)成就 謝靈運是晉宋之際重要的佛學(xué)家。在當時佛經(jīng)的傳譯活動中,謝靈運參加過《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大般涅槃經(jīng)》的潤改,注釋,編有梵漢字典《十四音訓(xùn)敘》還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具有佛禪意蘊的詩賦文章如《石壁立招提精舍》《和范光祿祗洹像贊》《維摩經(jīng)十譬贊》《凈土詠》以及《佛影銘》等。最重要的是,他對于佛學(xué)的發(fā)展是有理論貢獻的,他的《辨宗論》是倡導(dǎo)和發(fā)揮道生的頓悟成佛理論并是影響于后世的關(guān)鍵性論著。對于唐宋禪學(xué),對于宋明理學(xué),《辨宗論》都可以視為來自中古學(xué)術(shù)的重要淵源之一。 目錄學(xué)成就 謝靈運在目錄編撰方面有很大成就,宋元嘉三年(426年),謝靈運任秘書監(jiān),負責整理現(xiàn)存秘閣書籍,補足舊文。由于社會動蕩,戰(zhàn)亂頻仍,書籍多有散失,遺留異地,謝靈運奉詔著錄,四處收訪,親為校理,終于在殷淳等目錄學(xué)家的協(xié)助下撰成《秘閣四部目錄》。據(jù)阮孝緒《古今書最》稱:《秘閣四部目錄》著錄了一萬四千五百八十二卷,佛經(jīng)四百三十八卷,分為六百四十五帙。比東晉李充所編《晉元帝四部書目》著錄更為宏富。 旅游成就 ![]() 謝靈運坐像 除此之外,謝靈運的旅游活動,也屬于探險生活,他經(jīng)常選擇一些奇險、陡峻的山峰作為自己旅游的目標,而且他還熱衷于這種旅游探險,在挑戰(zhàn)自己勇氣,挑戰(zhàn)山水風景時,謝靈運可以獲得無窮的樂趣,可以說是古代第一位攀巖運動的先行者。為了探險旅游,謝靈運發(fā)明了”'登山鞋”——一雙木制的釘鞋,上山取掉前掌的齒釘,下山取掉后掌的齒釘,于是,上山下山分外省力穩(wěn)當,這就是“謝公屐”。他還在一些陡峭山峰上建造了亭臺,便于旅游人士歇息。 謝靈運旅游中創(chuàng)作的山水詩文,流傳后世,促進了中國旅游文化的建設(shè)和發(fā)展,對中國旅游文化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和深遠的影響,他為后世留下了寶貴的旅游遺產(chǎn)。謝靈運認為旅游可以養(yǎng)生,可以讓人忘記煩惱,擺脫疲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休養(yǎng)生息的作用,所以謝靈運提倡旅游,并在旅游活動中產(chǎn)生了旅游觀。他的旅游觀讓后人進一步的認識旅游,認識旅游的作用和意義。他的旅游活動、旅游山水詩文、旅游觀是中國旅游文化的寶貴財富,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和深遠影響。 其他作品 ![]() 謝靈運側(cè)身像 謝靈運早年信奉佛教、道教,曾潤飾《大般涅槃經(jīng)》,撰寫《十四音訓(xùn)敘》以注解《大般涅槃經(jīng).文字品》。有《辨宗論》為其闡釋頓悟的哲學(xué)名篇。謝靈運還于元嘉間奉詔撰《晉書》,但未成。 家族成員
展開全部 軼事典故 才高八斗 據(jù)《夜航船》記載:有一次,謝靈運一邊喝酒一邊自夸道:“魏晉以來,天下的文學(xué)之才共有一石(一種容量單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子建(即曹植)獨占八斗,我得一斗,其他的人共分一斗。” 遇鬼被殺 元嘉五年(428年)謝靈運忽然看見死去的謝晦手里提著自己的頭,進屋坐在另一個床上,鮮血不停地流,慘不忍睹。后來他又發(fā)現(xiàn)自己裝貂皮袍子的衣箱里被血浸滿了。后來謝靈運當臨川郡守時,吃飯時飯里忽然有大蟲子。不久他就被殺了。 始寧墅 謝靈運在當了一年的永嘉太守后,便“稱疾去職”,隱居在其父祖世居的上虞南鄉(xiāng)(東漢永建四年入始寧縣),占湖為田,大興土木,擴建謝家祖?zhèn)鞯那f園——始寧墅,寫下名播天下的《山居賦》。 始寧山居為謝靈運的祖父謝玄晚年開始經(jīng)營。《水經(jīng)注》卷四十《漸江水注》對此有過較詳盡的描述。及靈運辭職還鄉(xiāng)后,又在北山修筑擴建,對此,其《山居賦》及自注以賦體慣長的手段和注特有的引申發(fā)揮,作了縱橫捭闔鋪張揚厲的敘述。而謝靈運山水詩中,有一二十首都是直接描寫其始寧墅風景的。 美髯公 史載謝靈運是個美髯公,且對佛學(xué)有很深的造詣。臨刑前,他自愿把自己的長須施舍給廣州祇洹寺,用作寺中佛像的胡須,這束美須為僧人所珍視,保存了270多年,直到唐中宗時(705~710),才被皇帝的女兒安樂公主毀掉了。 史書記載 《宋書·卷六十七·列傳第二十七》 《南史·卷十九·列傳第九》 后世紀念 墓葬 ![]() 萬載謝靈運墓 康樂橋 元朝至正七年(1347年),由僧人片云募款,邑人龍王向在萬載縣東北十里名丁田的地方建了一座橋,以康樂侯靈運名,叫康樂橋。此橋為康樂縣(今萬載縣)最大的一座石橋,四墩五孔,全長98米,是萬載到宜豐、銅鼓的必經(jīng)之橋。如今還穩(wěn)穩(wěn)當當?shù)貦M跨在蜀江之上。另有一條河名為康樂水,在邑東北三十里,《環(huán)宇記》記載:“謝康樂嘗游此,因名。源出謝山,東流出西江橋、黃田橋、錦江橋、萬歲橋,至丘江會龍河水繞于上高。” 祠堂 江西省萬載縣為紀念謝靈運在明代前就建有三處康樂祠,其一在縣東的小水雙江橋側(cè);其二在康樂橋左,元至正年間建,由歐陽元書額:康樂祠。其三在該縣東北四里的杉樹亭,人稱相公廟。清邑副貢何艮曾題《謝康樂廟》五言詩一首:“先生六朝秀,斂跡謝寵祿。發(fā)韻寄煙蘿,超興自林麓。鑿險搜洞壑,縋幽窮水陸。逸翰紛云委,尋旨交綺屬。荒祠托巖阿,遺像祀山足。虛愰暗塵生,古座蒼苔伏。容范雖代去,徽猷動心曲。視瞻薦萍藻,高風徹流俗。” 紀念館 ![]() 謝靈運紀念館 池上樓為南朝劉宋永初三年(422年)謝靈運出任永嘉太守時建設(shè),后被毀壞。清道光年間,邑人張瑞溥自湘辭官歸里,復(fù)建池上樓,同時增建鶴舫、懷謝樓和春草軒,形成一個小具規(guī)模的私家園林,額名“如園”。作為紀念館,辟有五個展廳,全部設(shè)在一樓,其中的鶴舫展廳在修繕中暫時沒有對外開放。 謝靈運紀念館除周一閉館外,每天的9時至17時免費對外開放。 書堂 為使文事昌盛,激勵后人讀書求取功名。清代萬載縣建有兩座謝靈運讀書堂,其一在縣北四里,地名叫山峽的地方;其二在縣東北二里,地名叫廠塘的地方,此遺址后改建為公祠。 人物評價 史書評價 ![]() 謝靈運半身像 歷代評價 南朝文學(xué)批評家鐘嶸《詩品》:①才高詞盛,富艷難蹤。固已含跨劉、郭,凌轢潘、左。故知陳思為建安之杰,公干、仲宣為輔;陸機為太康之英,安仁、景陽為輔;謝客為元嘉之雄,顏延年為輔。斯皆五言之冠冕,文辭之命世也。②其源出于陳思。雜有景陽之體,故尚巧似,而逸蕩過之,頗以繁蕪為累。嶸謂若人興多才高,寓目輒書,內(nèi)無乏思,外無遺物,其繁富宜哉!然名章迥句,處處間起,麗典新聲,絡(luò)繹奔會,譬猶青松之拔灌木,白玉之映塵沙,未足貶其高潔也。②《詩品·顏延之》引湯惠休:謝詩如芙蓉出水,顏(顏延之)如錯采鏤金。 東晉名將謝玄:我乃生瑍(謝瑍),瑍那得生靈運! 南朝宋文學(xué)家鮑照:謝五言如初發(fā)芙蓉,自然可愛。 南朝梁歷史學(xué)家蕭子顯:江左風味,盛道家之言:……顏、謝并起,乃各擅奇,休、鮑后出,咸亦標世。朱藍共妍,不相祖述。今之文章,作者雖眾,總而為論,略有三體。一則啟心閑繹,托辭華曠,雖存巧綺,終致迂回。宜登公宴,本非準的。而疏慢闡緩,膏肓之病,典正可采,酷不入情。此體之源,出靈運而成也。(《南齊書·文學(xué)傳論》) 南朝梁簡文帝蕭綱:以當世之作,歷方古之才人,遠則揚、馬、曹、王,近則潘、陸、顏、謝,而觀其遣辭用心,了不相似。若以今文為是,則古文為非!若昔賢可稱,則今體宜棄!俱為盍各,則未之敢許。又時有效謝康樂、裴鴻臚文者,亦頗有惑焉!何者?謝客吐言天拔,出于自然;時有不拘,是其糟粕!(《與湘東王書》) 唐代政治家魏征《隋書·經(jīng)籍志四》:宋齊之世,下逮梁初,靈運高致之奇,延年錯綜之美,謝玄暉之藻麗,沈休文之富溢,煇煥斌蔚,辭義可觀。 唐代文學(xué)家王勃《山亭思友人序》:至若開辟翰苑,掃蕩文場,得宮商之正律,受山川之杰氣。雖陸平原、曹子建,足可以車載斗量;謝靈運、潘安仁足可以膝行肘步。 唐代史學(xué)家李延壽《南史》:靈運才名,江左獨振,而猖獗不已,自致覆亡。人各有能,茲言乃信,惜乎! 唐朝政治家張說《齊黃門侍盧思道碑》:昔仲尼之后,世載文學(xué),魯有游、夏......宋齊有顏、謝、江、鮑,梁陳有任、王、何、劉、沈、謝、徐、庾,而北齊有溫、邢、盧、薛:皆應(yīng)世翰林之秀者也。 唐代詩人李白《留別金陵諸公》:地扇鄒魯學(xué),詩騰顏謝名。 唐代詩人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焉得思如陶謝手,令渠述作與同游。 唐代書學(xué)理論家張懷瓘《書斷》:模憲小王,真、草俱美。石蘊千年之色,松低百尺之柯。雖不逮師,歙風吐云,簸蕩川岳,其亦庶幾。 唐代詩僧皎然《詩式》:康樂公早歲能文,性穎神徹。及通內(nèi)典,心地更精。故所作詩,發(fā)皆造極,得非空王之道助邪?夫文章,天下之公器,安敢私焉?曩者嘗與諸公論康樂為文,真于情性,尚于作用,不顧詞彩,而風流自然。彼清景當中,天地秋色,詩之量也;慶云從風,舒卷萬狀,詩之變也。不然,何以得其格高、其氣正、其體貞、其貌古、其詞深、其才婉、其德宏、其調(diào)逸、其聲諧哉?至如《述祖德》一章,《擬鄴中》八首,《經(jīng)廬陵王墓》、《臨池上樓》,識度高明,蓋詩中之日月也,安可扳援哉?惠休所評“謝詩如芙蓉出水”,斯言頗近矣。故能上躡風騷,下超魏晉。建安制作,其椎輪乎? 唐代詩人韓愈《薦士》:逶迤抵晉宋,氣象日凋耗。中間數(shù)鮑謝,比近最清奧。 唐代詩人白居易《讀謝靈運詩》:吾聞達士道,窮通順冥數(shù)。通乃朝廷來,窮即江湖去。謝公才廓落,與世不相遇。壯志郁不用,須有所泄處。泄為山水詩,逸韻諧奇趣。大必籠天海,細不遺草樹。豈唯玩景物,亦欲攄心素。往往即事中,未能忘興諭。因知康樂作,不獨在章句。 唐代繪畫理論家張彥遠《法書要錄》:①翰墨之妙可入品流者。②復(fù)見三謝兩張,連輝并俊。若夫小王風范,骨秀靈運。快利不拘,威儀或擯。猶飛湍激石,電注雷震。 五代至北宋文學(xué)家徐鉉《成氏詩集序》:嘉言麗句,音韻天成,非徒積學(xué)所能,蓋有神助者也。 北宋詩人梅堯臣《許昌晚晴陪從過西湖因詠謝希深蘋風詩愴然有懷》:公獨思康樂,臨流誦句清。 北宋散文家劉敞《屏上兩賢二首》:謝公樂山水,不以官爵間。天機有所賦,世俗從爾訕。 北宋文學(xué)家蘇軾《次韻程正輔游碧落洞》:詩成輒寄我,妙絕陶謝并。 ![]()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謝靈運畫像 北宋詩人唐庚《唐子西文錄》:①三謝詩,靈運為勝,當就《文選》中寫出熟讀,自見其優(yōu)劣也。②今取靈運、惠連、玄暉詩合六十四篇,為三謝詩。是三人者,詩至玄暉,語益工,然蕭散自得之趣,亦復(fù)少減,漸有唐風矣。于此可以觀世變也。 《雪浪齋日記》:①為詩欲詞格清美,當看鮑照、謝靈運,渾成而有正始以來風氣,當看淵明。②陶、謝詩所以妙者,由其人品高。③讀謝靈運詩,知其攬盡山川秀氣。 南宋詩論家葛立方《韻語陽秋》:詩人首二謝,靈運在永嘉,因夢惠連,遂有“池塘生春草”之句;元暉在宣城,因登三山,遂有“澄江凈如練”之句。二公妙處,蓋在于鼻無堊、目無膜爾。鼻無堊,斤將曷運,目無膜,篦將曷施?所謂混然天成,天球不琢者與?靈運詩如“矜名道不足,適己物可忽”、“清暉能娛人,游子澹忘歸”,玄暉詩如“春草秋更綠,公子未西歸”、“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等語,皆得《三百五篇》之余韻,是以古今以為奇作,又曷嘗以難解為工哉? 南宋詩論家嚴羽《滄浪詩話》:詩有詞、理、意興。南朝人尚詞而病于理,本朝人尚理而病于意興,唐人尚意興而理在其中,漢魏之詩詞理意興無跡可求。漢魏古詩氣象混沌難以句摘,晉以還方有佳句,如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謝靈運“池塘生春草”之類,謝所以不及陶者,康樂之詩精工、淵明之詩質(zhì)而自然耳。謝靈運之詩無一篇不佳。黃初之后,惟阮籍詠懷之作極為高古,有建安風骨。晉人舍陶淵明阮籍嗣宗外,惟左太沖高出一時,陸士衡獨在諸公之下。顏不如鮑,鮑不如謝,文中子獨取顏非也。建安之作全在氣象,不可尋枝摘葉;靈運之詩已是徹首尾成對句矣,是以不及建安也。 ![]() 江西萬載謝靈運雕塑 南宋詩論家劉克莊《江西詩派小序》:康樂一字百煉,乃出冶。 元末明初文學(xué)家陶宗儀《書史會要》:博總?cè)簳瑢W(xué)王獻之真草,俱造其妙。或謂獻之,靈運舅也,故其得法為精。……作草字尤為人所推許。有評其書者謂:如石色松干,吹翕風云,簸蕩川岳,則清雄可見也。然蕭散氣韻,則恐此不能盡之,徒能狀其奔放。 明代詩文家孫承恩《文簡集·謝康樂》:山水性僻,繩墨靡拘。高才傲物,謀身則踈。彭澤天然,子亦洵美。聲詩并休,靜躁殊矣。 明代詩人邵經(jīng)邦《弘道錄》:愚觀烏衣巷之游,真所謂芝蘭玉樹,焜耀當時。若叔源之識鑒、康樂之才美、宣遠之清悟、宣明之杰濟,然皆不得其死。……諸子非不才義豐辦,然皆剛躁負氣恃才,而持操不篤,違理過當,是以兇也。 明代戲曲理論家何良俊:①詩自左思潘陸之后至義熙永明間,又一變矣。然當以三謝為正宗。②謝靈運詩,如揚帆采石華,掛席拾海月,終是合盤。 明代文學(xué)家王世貞《王弇州崇論》:余始讀謝靈運詩,初甚不能入,既入而漸愛之,以至于不能釋手,其體雖或近俳,而其意有似合掌者,然至秾麗之極,而反若淡琢磨之極,而更似天然,則非余子所可及也。鮑照對顏延之之請騭,而謂謝如初發(fā)芙蓉,自然可愛,君若鋪錦列繡,亦復(fù)雕繢滿眼也。自有定論,而王仲淹乃謂靈運小人哉,其文傲,君子則謙,顏延之有君子之心焉,其文約以則,此何說也,靈運之傲,不可知,若延之之病,正坐于不能約以則也,余謂仲淹非能知詩者,殆以成敗論耳。 明代詩論家許學(xué)夷《詩源辨體》卷七引李夢陽:康樂詩是六朝之冠,然其始本于陸平原。 明代詩論家陸時雍《詩鏡總論》:謝康樂靈襟秀色,挺自天成,清貴之氣,抗出塵表。大抵性靈物穢、詩之美惡,辨于此矣。 ![]() 江西萬載謝靈運雕像 清代詩文家潘德輿:(謝詩)蕪累寡情處甚多。 清末民國歷史學(xué)家蔡東藩《南北史演義》:謝靈運之被誅,當時謂其逆跡昭著,而史官獨以恃才凌物,為其致禍之由,誠有特見。靈運一文人耳,吟詩遭忌,鍛煉深文,刑重罰輕,已為可憫。 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毛澤東讀謝靈運《登池上樓》詩批注:此人一輩子矛盾著。想做大官而不能,“進德智所拙”也。做林下封君,又不愿意。一輩子生活在這個矛盾之中。晚節(jié)造反,矛盾達于極點。“韓亡子房奮,秦帝魯連恥。本自江海人,忠義感君子。”是造反的檄文。 文學(xué)研究家錢鐘書《談藝錄》:每以矜持矯揉之語,道蕭散逍遙之致,詞氣與詞意,苦相乖違。 |
|
來自: 王宏kusnkn8s2c > 《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