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儲能應用場景及價值 儲能應用場景多樣,在發電側、電網側和用電側均能應用,在不同場景下,儲能在市場上體現的價值也有所不同。 (1)電源側: ①電力調峰。通過儲能的方式實現用電負荷的削峰填谷,即發電廠在用電負荷低谷時段對電池充電,在用電負荷高峰時段將存儲的電量釋放。 ②輔助動態運行。以儲能+傳統機組聯合運行的方式,提供輔助動態運行、提高傳統機組運行效率、延緩新建機組的功效。 (2)輔助服務 ①系統調頻。頻率變化會對發電及用電設備的安全高效運行及壽命產生影響,儲能調頻速度快,可以在充放電狀態之間靈活轉換,是優質調頻資源。 ②備用容量。備用容量是指在滿足預計負荷需求以外,針對突發情況時為保障電能質量和系統安全穩定運行而預留的有功功率儲備。 (3)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并網 ①平滑新能源出力.基于出力預測和儲能充放電調度,對隨機性、間歇性和波動性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出力進行平滑控制,滿足并網要求 ②減少棄風棄光。將可再生能源的棄風棄光電量存儲后再移至其他時段進行并網,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4)電網側 ①緩解電網阻塞。將儲能系統安裝在線路上游,當發生線路阻塞時可以將無法輸送的電能儲存到儲能設備中,當線路負荷小于容量時,再向線路放電。 ②延緩設備升級。在負荷接近設備容量的輸配電系統內,利用儲能系統通過較小的裝機容量提高電網的輸配電能力,延緩新建輸配電設施,降低成本。 (5)用戶側 ①電力自發自用。光伏在白天發電,用戶一般在夜間負荷較高,通過配置儲能可以更好地利用光伏電力,提高自發自用水平,降低用電成本。 ②峰谷價差套利。在實施峰谷電價的電力市場中,通過低電價時給儲能系統充電,高電價時儲能系統放電,實現峰谷電價差套利,降低用電成本。 ③容量費用管理。工業用戶可以利用儲能系統在用電低谷時儲能,在高峰負荷時放電,從而降低整體負荷,達到降低容量電費的目的。 ④提升供電可靠性。發生停電故障時,儲能能夠將儲備的能量供應給終端用戶,避免了故障修復過程中的電能中斷,以保證供電可靠性 2 儲能產業鏈 儲能是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關鍵技術,在電力系統的發、輸、配、用、調度等多個環節中發揮重要作用,有助于穩定電網,提供更多應用場景。儲能產業鏈上游是原材料和零部件供應商,原材料包括正負極材料、隔膜、結構件和電解液等,零部件包括IGBT元器件、PMIC電源芯片、無源器件、半導體零部件等;中游主要是儲能系統集成與運維,包括電池、逆變器、電池管理系統、能量管理系統等;下游涵蓋發電側、電網側、用電側的應用場景,且應用場景逐漸多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