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侍宴詠石榴/孔紹安《120》《219》《407》可惜庭中樹,移根逐漢臣。只為來時晚,花開不及春。對未被重用的抱怨之詞。移根:移植。逐:跟隨。漢臣:漢朝的臣子,指張騫。 2.送別/佚名《50》《49》《163》《343》《407》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詠柳惜別之作。 3.秋夜喜遇王處士/王績《1》《46》《32》《155》北場蕓藿罷,東皋刈黍歸。相逢秋月滿,更值夜螢飛。 王績(590-644),山西河津人。官至太樂丞。 不期而遇的喜悅。蕓藿(huò):鋤豆。蕓通耘:耕耘。藿,指豆葉。 4.醉后/王績《88》《32》《219》阮籍醒時少,陶潛醉日多。百年何足度,乘興且長歌。表達(dá)飲酒是避免感知人生短暫的方法。 5.題酒店壁/王績《35》《46》《219》此日長昏飲,非關(guān)養(yǎng)性靈。眼看人盡醉,何忍獨為醒。 不忍面對現(xiàn)實,飲酒求醉的矛盾心理。 6.過酒家/王績《46》《219》洛陽無大宅,長安乏主人。黃金銷未盡,只為酒家貧。表達(dá)懷才不遇借酒消愁的心情。洛陽無豪宅,長安無像樣的主人。帶來的黃金花不完,只因為酒家太少。 7.野望/王績《39》《79》《88》《155》《351》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qū)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抒發(fā)歸隱心情。東皋:詩人隱居地方。薄,迫近。徙倚:徘徊。依:歸依。采薇:代指隱居生活。 8.賜蕭瑀/李世民疾風(fēng)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勇夫?qū)幾R義,智者必懷仁。李世民(598-649),隴西成紀(jì)人,唐太宗。 《219》認(rèn)為寧、安皆可。《50》《46》《89》寧為安。寧,必定。《28》識作安失義。但是兩個識,重疊了。板蕩:《板》《蕩》二詩譏刺周厲王。比喻動亂之世。《全唐詩》已改。(見中國詩詞名篇賞析,李定廣評注) 9.破陣樂/李世民《32》p323秋風(fēng)四面足風(fēng)沙,塞外征人暫別家。千里不辭行路遠(yuǎn),時光早晚到天涯。寫行軍的辛苦和戰(zhàn)士們的堅毅。《226》作張祜。《219》未收錄。 10.進(jìn)太宗/徐惠《73》《89》《126》《219》朝來臨鏡臺,妝罷暫裴回。千金始一笑,一召詎能來。徐惠(627-650),浙江湖州人,太宗賢妃。 應(yīng)詔前的機智調(diào)皮之語。裴回:即徘徊,比喻猶豫不決。 11.禪宗偈jie兩首《1》《28》《41》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神秀(606-706),河南尉氏人。作偈后弘忍把衣缽傳給慧能。成語“衣缽相傳”源于此。《50》《34》《29》《232》《384》前一首為神秀法師。《232》《384》后一首為六祖慧能。12.入朝洛堤步月/上官儀《1》《36》《51》《50》《351》脈脈廣川流,驅(qū)馬歷長洲。鵲飛山月曙,蟬噪野風(fēng)秋。上官儀(608-665),河南陜縣人,被武則天囚禁而死。 上朝所見所聞。廣川:寬闊河水,即洛水。《32》曙為曉。 13.詠烏/李義府《50》《32》《155》《192》《219》日里飏朝彩,琴中伴夜啼。上林如許樹,不借一枝棲。李義府(614-666),河北饒陽人,貧寒,奸相。稱為人貓。 懷才不遇的感嘆。 唐太宗:與卿全樹,何止一枝。與日中有三足烏鴉,琴聲中有《烏夜啼》。琴:《水經(jīng)注》楚人墳?zāi)沟姆Q呼。 14.臨終詩/鄭颋《162》《407》幻生還幻滅,大幻莫過身。安心自有處,求人無有人。鄭颋,河南滎陽人,被王世充所殺。一首脫俗的哲理詩。身:性命。《407》釋智命,俗名鄭颋。《118》作鄧颋。15.杳杳寒山道/寒山《162》《1》《36》《81》《123》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澗濱。啾啾常有鳥,寂寂更無人。 淅淅風(fēng)吹面,紛紛雪積身。朝朝不見日,歲歲不知春。 運用對比手法寫出山中幽靜,用輕細(xì)的鳥鳴聲反襯四周之冷。16.詩/王梵志《1》《37》《34》《29》《46》我有一方便,價值百匹練。相打長伏弱,至死不入縣。 王梵志,河南浚縣僧人。 刻畫了一個甘居弱小、不與人爭的小人物形象。方便:處世法寶。伏:服。縣:縣衙。《1》《111作長取弱。 他人騎大馬,我獨跨驢子。回顧擔(dān)柴漢,心下較些子。 多些阿Q心理未必是壞事。些子:平衡。《46》《29》《123》 17.城外土饅頭/王梵志《1》《34》《123》城外土饅頭,餡草在城里。一人吃一個,莫嫌沒滋味。 肯定生命的短暫,死亡的必然。饅頭:比喻墓冢。餡草:餡心,指城里人。 18.世無百年人/王梵志《1》世無百年人,強作千年調(diào)。打鐵作門限,鬼見拍手笑。 人生苦短,沒有必要做千年的打算。智永善書,求書者踏破門檻,以鐵裹之。后用鐵門限比喻人們?yōu)樽约鹤鏖L久打算。 19.詠黃鶯兒/鄭愔《220》欲轉(zhuǎn)聲猶澀,將飛羽未調(diào)。高風(fēng)不借便,何處得遷喬?鄭愔(?-710),河北滄州宰相,被誅。 借黃鶯喻人,暗示想借“高風(fēng)”使自己得以“遷喬”。 20.催花詩/武則天《1》《50》《46》《89》明朝游上苑,火急報春知。花須連夜發(fā),莫待曉風(fēng)吹。武則天(624-705),山西文水人,生于西安。凸顯武則天的磅礴氣勢和凜凜威風(fēng)。21.如意娘/武則天《28》《41》《50》《46》《73》《219》《89》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表達(dá)對李治的相思之情。看朱成碧:神情恍惚眼花。支離:身體衰弱。比來:近來。石榴裙:本指紅裙子,轉(zhuǎn)指女性美妙風(fēng)情。22.春雪/東方虬《32》《46》《125》《149》《220》春雪滿空來,觸處似花開。不知園里樹,若個是真梅。梅花開時正雪飛的奇異景觀。 23.曲池荷/盧照鄰《46》《143》《186》《219》浮香繞曲岸,圓影覆華池。常恐秋風(fēng)早,飄零君不知。盧照鄰(636-680),河北涿州人,初唐四杰之一,病重投潁水死,師孫思邈。 寄托懷才不遇的悲憤。 24.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盧照鄰《158》《32》《219》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fēng)煙。他鄉(xiāng)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異鄉(xiāng)過重陽,濃郁思鄉(xiāng)情。希圖,盼。鄉(xiāng)思?xì)w心飛越那隱約的風(fēng)煙。《87》望作塵。25.長安古意/盧照鄰《1》《45》《94》《351》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玉輦縱橫過主第,金鞭絡(luò)繹向侯家。龍銜寶蓋承朝日,鳳吐流蘇帶晚霞。百尺游絲爭繞樹,一群嬌鳥共啼花。啼花戲蝶千門側(cè),碧樹銀臺萬種色。復(fù)道交窗作合歡,雙闕連甍垂鳳翼。梁家畫閣中天起,漢帝金莖云外直。樓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詎相識?借問吹簫向紫煙,曾經(jīng)學(xué)舞度芳年。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比目鴛鴦?wù)婵闪w,雙去雙來君不見?生憎帳額繡孤鸞,好取門簾帖雙燕。 雙燕雙飛繞畫梁,羅帷翠被郁金香。 片片行云著蟬鬢,纖纖初月上鴉黃。 鴉黃粉白車中出,含嬌含態(tài)情非一。 妖童寶馬鐵連錢,娼婦盤龍金屈膝。 御史府中烏夜啼,廷尉門前雀欲棲。 隱隱朱城臨玉道,遙遙翠幰沒金堤。 挾彈飛鷹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橋西。 俱邀俠客芙蓉劍,共宿娼家桃李蹊。 娼家日暮紫羅裙,清歌一囀口氛氳。 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騎似云。 南陌北堂連北里,五劇三條控三市。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氣紅塵暗天起。 漢代金吾千騎來,翡翠屠蘇鸚鵡杯。 羅襦寶帶為君解,燕歌趙舞為君開。 別有豪華稱將相,轉(zhuǎn)日回天不相讓。 意氣由來排灌夫,專權(quán)判不容蕭相。 專權(quán)意氣本豪雄,青虬紫燕坐春風(fēng)。 自言歌舞長千載,自謂驕奢凌五公。 節(jié)物風(fēng)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須臾改。 昔時金階白玉堂,即今惟見青松在。 寂寂寥寥揚子居,年年歲歲一床書。 獨有南山桂花發(fā),飛來飛去襲人裾。 對人生歲月的思索。 行云:形容發(fā)型蓬松美麗。初月上鴉黃:額上用黃色涂成彎彎的月牙形。妖童:輕薄子弟。鐵連錢:馬毛連環(huán)錢狀花紋。娼婦:豪貴之家的歌兒舞女。盤龍:釵名。此指金屈膝上的雕紋。屈膝:門上的鉸鏈.“雀欲棲”均暗示執(zhí)法官門庭冷落。翠幰(xiǎn):婦女車鑲有翡翠的帷幕。金堤:堅固的河堤。探丸借客:指行俠殺吏,助人報仇等蔑視法律的行為。桃李蹊:借指娼家。桃李可喻美色,暗示人多為蹊。南陌:指妓院門外。北堂:指娼家。北里:即長安平康里,妓女處。稱北里。五劇:交錯的路。劇:要道。三條,通達(dá)的道路。控,引,連接。坐春風(fēng):在春風(fēng)中騎馬飛馳,極其得意。節(jié)物風(fēng)光:指節(jié)令、時序。揚子:揚雄長安不得意,曾閉門著《太玄》《法言》。一床書:指以詩書自娛的隱居生活。言避世隱居之意。裾:衣襟。《51》《58》《155》《163》《219》游蜂作啼花。 26.南行別弟/韋承慶《32》《58》《46》《125》《219》萬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飛。不知何歲月,得與爾同歸?韋承慶(639-705),河南原陽進(jìn)士。705年神龍政變被貶嶺南。 兄弟惜別之情,躍然紙上。《35》為三秋,不妥。 27.南行別弟/韋承慶《39》《125》《131》《219》澹澹長江水,悠悠遠(yuǎn)客情。落花相與恨,到地一無聲。貶謫途中的失意。 28.在軍登城樓/駱賓王《32》《58》《125》城上風(fēng)威冷,江中水氣寒。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長安。駱賓王(640-684),浙江義烏人。參加徐敬業(yè)伐武則天,初唐四杰之一。表現(xiàn)必勝的信念及勇往直前,不成功則成仁反抗精神和大無畏氣概。軍:指軍中。風(fēng)威:軍威。水氣:指殺氣。寒:不寒而栗。戎衣何日定:何時能像周武王戎裝伐紂天下平定。29.詠鵝/駱賓王《1》《34》《79》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七歲所寫,描寫了鵝的突出特征。曲(qū):彎曲的脖子。30.于易水送別/駱賓王《41》《37》《50》《31》《32》此地別燕丹,壯士發(fā)沖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對荊軻壯志未酬的感慨。《35》作“壯士上沖冠”。 31.在獄詠蟬/駱賓王《33》《64》《84》《145》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露重飛難進(jìn),風(fēng)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余心。以蟬自比,抒發(fā)悲憤之情。響:指蟬聲。沉:沉沒,掩蓋。《51》《79》作侵。 32.從軍行/駱賓王《155》《220》平生一顧重,意氣溢三軍。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劍文。弓弦抱漢月,馬足踐胡塵。不求生入塞,唯當(dāng)死報君。 體現(xiàn)初唐邊塞詩舍生忘死、一往無前的豪情。 33.憶蜀地佳人/駱賓王《155》《220》東西吳蜀關(guān)山遠(yuǎn),魚來雁去兩難聞。 表達(dá)對蜀地佳人的思念。楚陽臺在重慶市巫山縣城西的高都山上。相傳楚懷王與巫山神女幽會于此。 34.風(fēng)/李嶠《1》《46》《32》《220》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李嶠(645-714),河北贊皇人,唐朝宰相。 一首歌詠風(fēng)的詩。解落:散落。或懂得。從下句的能的意思來看,后者為佳。三秋:秋季三個月,即秋天。過:經(jīng)過。 35.中秋月/李嶠《34》《50》《46》《32》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fēng)。借月諷刺治國者要關(guān)心國計民生。 圓魄:指中秋圓月。魄,月亮 36.春江花月夜/張若虛《36》《56》《45》《34》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yīng)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fù)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 張若虛(647-730),江蘇揚州人。聞一多:詩中的詩,頂峰中的頂峰。譽為“以孤篇壓倒全唐之作”。以月為主體,以江為場景,描繪幽美邈遠(yuǎn)惝恍迷離的春江月夜圖,抒寫游子思婦真摯動人的離情別緒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表現(xiàn)迥絕宇宙意識,創(chuàng)造深沉、寥廓、寧靜的境界。 芳甸:芳草豐茂的原野。甸,郊外之地。霰(xiàn):形容月光下春花晶瑩潔白。流霜:此處喻月光皎潔。汀(tīng):沙灘。扁舟子:漂泊江湖的人。明月樓:月夜下的閨樓。這里指閨中思婦。月徘徊:指月光偏照閨樓徘徊不去,令人不勝其相思之苦。相聞:互通音信。碣(jié)石、瀟湘:一南一北,暗指路途遙遠(yuǎn),相聚無望。無限路:極言離人相距之遠(yuǎn)。搖情:激蕩情思。 37.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杜審言《84》《50》《1》獨有宦游人,偏驚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晴光轉(zhuǎn)綠蘋。忽聞歌古調(diào),歸思欲沾巾。杜審言(645-708),湖北襄陽人,著名詩人,杜甫祖父。表達(dá)思鄉(xiāng)之情。和讀(hè)。晉陵:常州市。物候:指自然界的氣象和季節(jié)變化。淑氣:和暖的天氣。晴光,春光。綠蘋(pín):使浮萍轉(zhuǎn)綠。古調(diào):指陸丞的《早春游望》。 38.渡湘江/杜審言《1》《36》《37》《145》《186》遲日園林悲昔游,今春花鳥作邊愁。 獨憐京國人南竄,不似湘江水北流。 描寫流放途中的悲思愁緒。遲日:春日。悲昔游:作者舊游之地,因放逐再次經(jīng)過感到悲傷。邊愁:流放邊遠(yuǎn)地區(qū)產(chǎn)生的愁緒。京國:指長安。 39.贈蘇書記/杜審言《107》《155》《211》知君書記本翩翩,為許從戎赴朔邊。 送朋友戍邊,打趣之詩歌。翩翩:文采好。紅粉:閨中女子。指蘇妻。 40.大酺/杜審言《220》毗陵震澤九州通,士女歡娛萬國同。 伐鼓撞鐘驚海上,新妝袨服照江東。 梅花落處疑殘雪,柳葉開時任好風(fēng)。 火德云官逢道泰,天長日久屬年豐。 祝詞。大酺(pú):聚飲。袨(xuàn):華美。火德云官:因為以五行相推武周是火德。賀武則天順民意得大道。 41.春日京中有懷/杜審言《1》《51》《58》《155》今年游寓獨游秦,愁思看春不當(dāng)春。 春日身在長安懷念洛陽。 南橋:洛陽城南的天津橋。西第:西漢大將軍梁冀的豪宅。 42.正月十五夜/蘇味道《50》《145》《210》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游伎皆秾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蘇味道(648-705),河北欒城人。為人模棱兩可,稱為“蘇模棱”。被賜死。 描寫京城元宵的熱鬧景象。 星橋:星津橋,洛陽天津三橋之一。暗塵:暗中飛揚的塵土。秾李:此處指觀燈歌伎打扮得艷若桃李。金吾:原指儀仗隊或武器,此指金吾衛(wèi)。不禁夜:指取消宵禁。 43.上元夜/崔液《1》《32》《218》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guān)金鎖徹明開。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崔液(?-713),河北定縣人。因兄崔湜(shí)而流放。 描寫元宵夜熱鬧情景。 44.夜送趙縱/楊炯《46》《55》《21》《34》p300《32》趙氏連城璧,由來天下傳。送君還舊府,明月滿前川。 楊炯(650-693),陜西華陰人,潁川縣令。 對朋友鼓勵和贊賞。首句說趙名聲大天下知。舊府:趙縱家鄉(xiāng)山。川:道路。 45.從軍行/楊炯《59》《34》《51》《145》《155》《163》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雪暗凋旗畫,風(fēng)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歌頌從軍報國的壯志豪情。牙璋:古代發(fā)兵所用之兵符。指代奉命出征的將帥。凋:色彩脫落。46.梅花落/楊炯《149》《155》梅嶺花初發(fā),天山雪未開。雪處疑花滿,花邊似雪回。因風(fēng)入舞袖,雜粉向妝臺。匈奴幾萬里,春至不知來。由梅嶺的梅花開放,聯(lián)想到遙遠(yuǎn)的邊塞的征人。開:融化。 47.山中/王勃《46》《64》《32》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況屬高風(fēng)晚,山山黃葉飛。王勃(650-676),山西河津人。四杰之首,溺亡。情景交融的思鄉(xiāng)曲。滯:淹留。念將歸:有歸鄉(xiāng)之愿,但不能成行。屬:恰逢。高風(fēng):山中吹來的風(fēng)。《186》屬作復(fù),又。48.江亭夜月送別/王勃《2》《111》《220》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寂寞離亭掩,江山此夜寒。把送別后的孤寂悵惘之情融化入景色的描寫之中。 49.羈春/王勃《64》《32》《220》客心千里倦,春事一朝歸。還傷北園里,重見落花飛。客愁旅思。 50.九日/王勃《32》《220》九日重陽節(jié),開門有菊花。不知來送酒,若個是陶家。 遇重陽節(jié)表達(dá)對陶淵明的敬仰。對不知來送酒者,哪個是陶家的人。 |
|
來自: 昵稱34398161 > 《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