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曾講過:人間百病,皆因肝郁! 如果體內的“情緒垃圾”長期積蓄,不及時清除,那么時間一長,就必然會給身體帶來健康上的問題。 因而想要避免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等疾病的出現,使人的氣機通暢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氣機逍遙了,身心也就健康。 那么怎么才能達到這種狀態呢?這里給大家介紹一個臨床上常用的方子——逍遙散。 這是一張古方子,由柴胡、當歸、白芍、白術、茯苓、生姜、薄荷、炙甘草 8味藥組成。 它在情志病的治療里頭可以說是占據了半壁江山,生氣了,要想到逍遙散,有煩惱了,有郁悶了,也要想到逍遙散。 并且在辨證加減后,其對于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乳腺增生等也都有不錯的療效。 講一則醫案。 在今年5月的時候曾接診過一個患者,年56歲,姓魏,是一個教師。 她是什么毛病呢?就是體檢時,被發現甲狀腺左側有一個結節,大概是1.3×0.9cm。 當時醫生給出的建議是,立刻手術治療。當時就把魏女士嚇壞了,覺得自己是不是得了不治之癥。 但由于對手術的恐懼,再三考慮后,她還是決定投中醫治療。 刻診,見脈象細弦,舌苔薄膩。口干口苦、心煩易燥、喉部有異物感、食欲不振。 于是就給予她逍遙散辨證加減的方子,但見: 柴胡、當歸、白術、茯苓、白芍、生甘草、昆布、夏枯草、桔葉、象貝。 結果如何?魏女士服用上述藥物一周之后,自覺胃部舒適不少,但依然覺得煩躁易怒。這個時候,原方加丹皮、玄參、天龍二條,繼續投用。 這次用藥以后,魏女士不適癥狀均大幅減輕。效不更方,稍作加減,繼續投用。 到最后,經過三個月左右的調治,魏女士諸證悉平,復診的時候結節消失。隨訪未見復發。 這是什么道理呢? 我以前講過,這脖子上的病啊,我們要考慮肝經病。肝郁氣滯,痰瘀互結,使得肝經淤阻,這就出現腫塊。 那么,患者是不是肝郁氣滯呢?你看,魏女士性情急躁、煩躁易怒,脈象細而偏弦,這算不算肝郁氣滯?當然算了。而且,這里還有肝郁化火的傾向。 肝郁,木氣克土,脾土功能就不好,所以胃納不佳。脾虛,無法運化水濕,所以患者苔膩。 因而這個時候就需要通過疏肝健脾、清熱散結來進行調理。 很多人總覺得逍遙散是女性用藥,是調經的,是治療婦科疾病的,這其實是帶有局限的。 就以今天的醫案為例,如果我們把性別換一下,逍遙散還管用嗎?答案是肯定的。 我在上文說了,逍遙散是治療情志病的,生氣,郁悶,不開心都是情志病。五臟之中,誰主情志?肝主情志。《黃帝內經》中說道:“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 什么意思呢?就是說肝是人體的將軍,是統帥,負責謀慮、思考,管理身體各部門運作,在我們的身體里起著調暢氣機和調節精神情志的作用。 如果一個人,情緒不舒,肝郁氣滯日久,則津液輸布失常,形成痰濕。
再來看逍遙散這個方子,柴胡是疏肝的,可以把郁結打開,把郁結的陳舊之氣發散掉。 薄荷有芳香的味道,又帶有清涼之氣。相較于柴胡,薄荷更加輕靈,它是不著痕跡的,像柔軟的羽毛一樣,一點一點的把濁氣掃出去。 逍遙散就是靠著柴胡跟一點薄荷來把肝氣理順。 那么,剩下的幾味藥又是干啥的?白術、茯苓、生姜、炙甘草,這四味藥是奔著脾胃去的。 白術,味香,顏色發黃,這些外在的象都是中土之象。茯苓,伏藏土中而生,得土氣至厚,既能泄脾胃里的水濕濁氣,又能補脾胃之氣。 當歸和白芍是養血的。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受傷了,脾虛了,氣血也就虛了。 再一個,肝氣郁結的久了會化火,肝火會灼傷肝陰,所以這里加一點補血之藥是很有必要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