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平 01、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02、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李商隱《蟬》 03、不據山河據平地,長戈利矛日可麾。 ——李商隱《韓碑》 04、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谷紋平。 ——蘇軾《臨江仙》 05、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 ——劉禹錫《竹枝詞九首》 06、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王灣《次北固山下》 07、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李白《將進酒》 08、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 ——杜甫《夢李白·其二》 09、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10、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后。 ——馮延巳《鵲踏枝·誰道閑情拋擲久》 11、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峨眉山月歌》 12、方今太平日無事,柄任儒術崇丘軻。 ——韓愈《石鼓歌》 13、風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白居易《江樓夕望招客》 14、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繼光《韜鈐深處》 15、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楊炯《從軍行》 16、奉帚平明金殿開,暫將團扇共徘徊。 ——王昌齡《長信怨》 17、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18、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 ——張祜《集靈臺·其二》 19、寒雨連天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二首》 20、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李白《子夜秋歌》 21、河山北枕秦關險,驛路西連漢畤平。 ——崔顥《行經華陰》 22、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 ——晏殊《清平樂》 23、季子平安否?便歸來,平生萬事,那堪回首! ——顧貞觀《金縷曲二首·其一》 24、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25、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 ——蘇軾《六月二十日夜渡?!?/span> 26、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 27、客去波平檻,蟬休露滿枝。 ——李商隱《涼思》 28、恐非平生魂,路遠不可測。 ——杜甫《夢李白·其一》 29、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岑參《逢入京使》 30、滿載一船秋色,平鋪十里湖光。 ——張孝祥《西江月·阻風山峰下》 31、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32、平岸小橋千嶂抱,揉蘭一水縈花草。 ——王安石《漁家傲》 33、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云衢千里明;。 ——李樸《中秋》 34、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 ——李白《菩薩蠻》 35、平明閭巷掃花開,薄暮漁樵乘水入。 ——王維《桃源行》 36、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盧綸《塞下曲·其二》 37、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王昌齡《塞下曲·其二》 38、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 ——徐再思《折桂令·春情》 39、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 ——楊敬之《贈項斯》 40、平生不下淚,于此泣無窮。 ——李白《江夏別宋之悌》 41、平生自有分,況是霍家親。 ——司空曙《喜見外弟盧綸見宿》 42、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 43、平陽歌舞新承寵,簾外春寒賜錦袍。 ——王昌齡《春宮曲》 44、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辛棄疾《鷓鴣天·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 45、沙平水息聲影絕,一杯相屬君當歌。 ——韓愈《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 46、山口潛行始隈隩,山開曠望旋平陸。 ——王維《桃源行》 47、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荊門送別》 48、上將擁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軍行。 ——岑參《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49、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 ——毛澤東《念奴嬌·昆侖》 50、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無心水自閑。 ——白居易《白云泉》 51、惟將終夜常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元稹《遣悲懷三首·其三》 52、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蘇軾《自題金山畫像》 53、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里憶平生。 ——納蘭性德《浣溪沙·殘雪凝輝冷畫屏》 54、昔歲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元結《賊退示官吏》 55、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白居易《琵琶行》 56、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書懷》 57、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劉禹錫《竹枝詞二首·其一》 58、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 ——龔自珍《漫感》 59、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 ——杜甫《詠懷古跡·其一》 60、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蘇軾《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其二:安 01、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02、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 ——毛澤東《念奴嬌·昆侖》 03、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趙恒《勸學詩》 04、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05、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 ——岳飛《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 06、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王維《過香積寺》 07、不向長安路上行,卻教山寺厭逢迎。 ——辛棄疾《鷓鴣天·博山寺作》 08、長安城頭頭白烏,夜飛延秋門上呼。 ——杜甫《哀王孫》 09、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 ——盧照鄰《長安古意》 10、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 ——柳永《少年游》 11、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杜牧《過華清宮》 12、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綰別離。 ——劉禹錫《楊柳枝詞九首》 13、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李白《子夜秋歌》 14、長相思,在長安。 ——李白《長相思》 15、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黃巢《不第后賦菊》 16、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孟郊《登科后》 17、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劉邦《大風歌》 18、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 ——《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9、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黃庭堅《牧童詩》 20、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滿長安道。 ——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21、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李白《贈孟浩然》 22、何鄉為樂土,安敢尚盤桓。 ——杜甫《垂老別》 23、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 ——白居易《長恨歌》 24、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 ——周邦彥《蘇幕遮》 25、嗟哉吾黨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歸。 ——韓愈《山石》 26、恐逢故里鶯花笑,且向長安度一春。 ——常建《落第長安》 27、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杜甫《飲中八仙歌》 28、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溫庭筠《楊柳枝》 29、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岑參《逢入京使》 30、莫唱短因緣,長安遠似天。 ——蘇軾《菩薩蠻·感舊》 31、莫是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 ——李頎《送魏萬之京》 32、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33、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 ——賈島《憶江上吳處士》 34、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坐愁? ——鮑照《擬行路難·其四》 35、塞垣秋草,又報平安好。 ——辛棄疾《千秋歲·為金陵史致道留守壽》 36、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杜甫《麗人行》 37、身投河朔飲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 ——王維《不遇詠》 38、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蘇軾《少年游·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39、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韋應物《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 40、蜀主征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杜甫《詠懷古跡·其四》 41、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南北朝《木蘭詩》 42、同心一人去,坐覺長安空。 ——白居易《別元九后詠所懷》 43、望長安于日下,指吳會于云間。 ——王勃《滕王閣序》 44、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長安眠。 ——唐寅《把酒對月歌》 45、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46、昔隨劉氏定長安,帷幄未改神慘傷。 ——杜甫《寄韓諫議》 47、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李白《行路難》 48、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狗賭梨栗。 ——李白《行路難》 49、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杜甫《月夜》 50、夜聽胡笳折楊柳,教人意氣憶長安。 ——王翰《涼州詞二首·其二》 51、一寸相思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李煜《蝶戀花·春暮》 52、一曲南音此地聞,長安北望三千里。 ——劉禹錫《采菱行》 53、已忍伶俜十年事,強移棲息一枝安。 ——杜甫《宿府》 54、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李白《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55、永夜懨懨歡意少,空夢長安,認取長安道。 ——李清照《蝶戀花·上巳召親族》 56、正西風落葉下長安,飛鳴鏑。 ——毛澤東《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 57、正西望長安,下見江水流。 ——李白《秋浦歌》 58、置酒長安道,同心與我違。 ——王維《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59、自謂經過舊不迷,安知峰壑今來變。 ——王維《桃源行》 60、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 -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