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 良附丸治胸膈滿,良姜香附共干姜,青皮沉木當歸合,理氣溫中止痛良。 來源:《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 藥物:高良姜30克,香附120克,青皮、木香、當歸各90克,干姜60克,沉香30克。 用法:共研細末,水泛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克,米湯送下。 功效:理氣和胃,溫中散寒。 適應證:肝胃氣滯,胃脘疼痛,經年不愈,苔白,脈沉滯者。 禁忌:肝胃有郁火或胃陰虧竭、舌質紅絳者忌用。 方義:胃脘痛的原因有寒、食、熱、蟲、氣、瘀等多種,而本方只適用于肝郁氣滯、胃中有寒的證候。方中高良姜辛溫,能溫中暖胃,散寒止痛;香附功專理氣開郁,消食止痛;干姜助良姜溫中散寒,以增強止脘腹寒痛的作用;當歸活血止痛,溫里散寒;青皮、木香、沉香疏肝氣,破滯氣,止氣痛。于是寒散、氣行、血活,而脘腹疼痛自愈?!侗静輩R言》說:“高良姜,祛寒濕、溫脾胃之藥也。若老人脾腎虛寒,泄瀉自利;婦人心胃暴痛,因氣怒、因寒痰者,此藥辛熱純陽,除一切沉寒痼冷,功與桂、附相同。茍非客寒犯胃,胃冷嘔逆及傷生冷飲食,致成霍亂吐瀉者,不可輕用?!睂Υ藨枳⒁獗孀C。本方是常用的一種方劑,在臨床上只要是苔白而舌質不紅,脈沉滯而不弦勁的肝胃氣痛,投之無不奏效。 《良方集腋》亦有“良附丸”,方中僅用良姜、香附,與此名同實異。該方用高良姜(酒洗七次),香附(醋洗七次)。分別焙干,研細備用。如因寒而致者用高良姜6克,香附末3克,;因怒而致者,用高良姜3克,香附末6克;寒怒兼有者,用高良姜、香附末各4.5克,米湯加生姜汁一匙,鹽一撮,為丸服用。功能溫中祛寒,行氣止痛。治肝郁氣滯,胃部寒凝所致的胃脘痛。方中用高良姜溫胃散寒,香附疏肝行氣,以米湯、生姜汁和食鹽為丸者,取其兼以和胃之意。氣行寒散,胃氣調和,其痛自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