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行#
相關研究顯示,我國血脂異常患者已經達到了1.6億,其中有一大部分人并不知道自己存在著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疾病問題,這就非常可怕了。 膽固醇水平過高不但會誘發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傷害雙腿,還會誘發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血脂水平持續升高后雙腿會發出多個警報信號,為了健康不妨來自測一下。 血脂超標,“腿部”先知?醫生建議:若出現5個癥狀,趁早去查CT1、雙腿發麻 當體內血脂水平是上升到一定程度時,可能會出現雙腿發麻的情況,一般情況下,手腳發麻是由于久坐不動,長時間處于一個姿勢、肢體受到壓迫、血液流通不暢引起的。高血脂引起的雙腿發麻是比較短暫的,但是出現的頻率比較高, 血液中含有較多的脂肪,血液濃稠度提高,血管被堵,血液流通不暢,從而出現肢體末端手腳發麻的情況。 2、小腿抽筋 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經歷,晚上睡得正香,突然被小腿抽筋疼醒,這是非常不好的睡眠體驗。有時因為坐姿不當或者血管被堵、缺乏運動、缺鈣或缺乏其他營養素等諸多原因,都有可能出現夜晚睡覺時小腿抽筋的情況。 在飲食中多添加含鈣量高的食物,積極補充鈣質,多吃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堅持運動鍛煉,保持骨骼健康狀態。這樣的生活狀態下腿抽筋的情況仍然得不到明顯改善,需要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治療,排除血脂水平異常升高引起的。 3、跛行 上了年紀之后腿腳變得不像年輕時那么靈活了,走幾步路便會感覺腿部有酸痛感,有些老年人走上一段路之后感覺手腳發麻,停下來休息一會才能夠繼續行走,這種情況叫做間歇性跛行,是毛細血管被堵造成的,而且伴隨著疼痛感。 一旦出現這種情況需要及時去醫院檢查血脂水平,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4、下肢關節紅腫疼痛 年輕的時候不注重保暖,冬天不穿棉褲,而且喜歡把腳踝露出來,年紀大了以后患上風濕病、老寒腿。有些老年人在生活中經常感覺腿部、腳部有疼痛,且關節部位紅腫疼痛,這很有可能是血管被堵造成的。 血脂水平超標之后血液粘稠度提高,血液無法正常流通便會堵塞血管,出現下肢關節疼痛紅腫的現象。 5、腿部發冷 立冬之后天氣轉涼,如果沒有及時增加衣服很有可能導致身體受寒,手腳發冷。有些人一年四季腿腳都是冰涼 ,特別是老年人,一旦出現最好及時就醫治療,尤其是夜晚睡覺的時候手腳很涼,用手去觸摸腳背上的動脈感覺不到,或許意味著下肢血管被堵了。 保持血管健康,請做好這6點1、避免熬夜,規律作息 對于當代人來說,熬夜也成為了一種生活常態。隨著年齡的逐年增加,褪黑素分泌減少,老年人睡眠質量下降,睡眠時間縮短。即使年紀大了也要少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 長時間熬夜睡眠不足,身體內部器官沒有充足的時間可以修復排毒,從而提高患慢性病的幾率。所以老年人在生活中做到早睡早起,每天保證6~7個小時的充足睡眠,不熬夜,才能降低高血脂的發生概率。 2、積極運動鍛煉 高血脂患者在平時應該積極運動鍛煉,以有氧運動為主,如散步、慢跑、轉呼啦圈、瑜伽等,每次至少堅持40分鐘以上。 生命在于運動,運動鍛煉可以加快機體血血液循環,幫助穩定血脂水平,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強身健體,降低患其他重大疾病的風險。 3、多吃新鮮的蔬菜瓜果 要想保護血管,應該在平時多吃新鮮的蔬菜瓜果,對維持血管健康大有好處,最少吃5種以上的蔬菜,攝入足夠的營養物質有利于保護血管健康。不同顏色的蔬菜含有不同的營養物質,攝入蔬菜的種類越多吸收的營養就越全面。 蔬菜中含有人體內不能合成的花青素、膳食纖維、維生素C等多種營養物質,常吃蔬菜能夠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食物。清理堆積在血管內壁的垃圾和毒素,保持血管通透,預防血栓的形成。 4、早日戒煙 吸煙時,煙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質會刺激血管運動中樞,并刺激體內腎上腺素的釋放,導致心跳速度加快、末梢血管快速收縮、血壓不斷上升。長時間吸煙的人血脂水平比普通人高一些。 要想穩定血壓、血脂水平,在生活中盡量做到不吸煙,遠離二手煙環境。 5、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老年人在確診患上高血脂等慢性病時千萬不要過多憂慮,自己給自己施加太多壓力,避免情緒低落,長時間處于不良情緒狀態下導致身體抵抗力快速下降。 即使患病也要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多多社交參與集體活動,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保持樂觀的心態,有利于病情的恢復。 6、按摩“太沖穴” 中醫認為按摩太沖穴有治療下肢萎痹的作用,現代用于治療腦血管疾病、高血壓、面部神經麻痹與下肢癱瘓。 太沖穴位于足背側,第一、二趾跖骨連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夾縫向上移壓,壓至能感覺到動脈映手,即是太沖穴。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沖穴,有酸脹感為宜,1分鐘后再換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沖穴1分鐘。 大家還有什么好的辦法可以預防高血脂的出現嗎?不妨在下方留言。 |
|
來自: 新用戶8798177G > 《健康養生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