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派Vol.3253 這部片子的評價兩極分化極其嚴重。 爛番茄,專業評審35,觀眾喜愛77。 IMDB,10分和1分比勢強勁。 豆瓣,五星和一星打擂臺。 但看看主演卡司,簡直是影帝影后大聚會。 “小李子”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大表姐”詹妮弗·勞倫斯。 “大魔王”凱特·布蘭切。 “梅姨”梅麗爾·斯特里普。 客串出演的,也是甜茶、A妹、美隊…… 這么多大咖,拍出的到底是個啥? 派爺來試試,它的“毒性”有多高—— 《不要抬頭》 還記得2019年的一條新聞嗎? 7月25日,你被高溫熱到罵娘的時候。 科學家們卻驚出了一身冷汗。 一顆直徑100米左右的小行星和地球“擦肩而過”。 并且直到臨近地球的前一天,才被天文臺捕捉到。 有研究員分析。 這顆小行星如果撞上地球,破壞力堪比上萬顆原子彈爆炸。 破壞面積可達近萬平方公里,足以摧毀一座大城市。 這顆被命名為“2019OK”的小行星。 差一點就讓地球生命被K.O. ![]() 直徑百米,尚且如此。 那么如果是一顆珠穆朗瑪峰大小的彗星呢? 天文學教授蘭德爾(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飾)和他的研究生凱特(詹妮弗·勞倫斯飾)觀測到了一個重磅消息—— 一顆直徑5-10公里的彗星將會在6個月后正面撞擊地球。 威力,10億顆原子彈。 ![]() 短暫崩潰后,他們決定尋求政府的幫助。 畢竟,地球都要完球了,航天局不會置之不理吧? NASA局長當頭潑冷水: ![]() 那么,地球都要完球了,國家最高層總不會坐以待斃吧? 總統聽完報告后大受震撼,并表示: ![]() 這是一場從頭到尾都談不上絲毫嚴肅的報告。 蘭德爾、凱特,和NASA的奧格爾·索普博士(羅布·摩根飾),是唯三明白事態嚴重的人。 幾人坐了長途飛機,一刻不敢歇地來到白宮。 卻在辦公室門口坐等了半天。 總統先是過了個小生日,又開了不少會議。 ![]() 接待他們的陸軍中將,中途接到任務離開。 ![]() 等到半夜,又被總統的憨兒子簡單幾句推到明天。 ![]() 似乎這件事關人類存活的事情。 根本比不上一則娛樂圈八卦重要。 ![]() 難道是,他們沒聽清、不理解、意識不到? too naive~ 總統懂。 但這件事根本比不過她近在眼前的中期選舉更頭疼。 ![]() 更何況,總有一幫老家伙喜歡夸大事態嚴重性。 什么干旱、饑荒、核泄漏、汽車尾氣破壞大氣層…… 個個都說世界末日馬上要來啦,緊急開個會吧! 最后不是照樣啥事沒有嗎? ![]() 總統這邊是行不通了。 蘭德爾和凱特又找上了媒體,試圖讓民眾重視起來。 但嚴肅節目沒人看,只有娛樂八卦的電視節目才有極高的收視率。 什么程度的娛樂? 在他們上臺之前,節目組請到了A妹飾演的當紅歌手和她的前男友直播連線。 兩人在全國觀眾面前來了場“互綠版打情罵俏”。 ![]() 把各個平臺的熱搜都給擠爆了。 用私生活博眼球。 看得出,這檔的節目風格就是盡最大可能娛樂化。 而大眾可信度,也就懂的都懂。 因此。 無論兩人怎么擺數據講道理,認真地在鏡頭前強調末日即將來臨。 主持人都一幅無所謂的態度。 ![]() 甚至往自己身上開玩笑,保持節目的“人設”。 ![]() 脾氣暴躁的凱特當場就火了。 整個地球都要被毀滅了,你們為什么沒有一點反應呢?! ![]() ![]() 結果。 在她發飆的那刻,收視率有了一個小回升。 原因居然是…… 大家在瘋狂截圖做表情包??? ![]() 不過這也不能完全怪觀眾。 畢竟上娛樂節目大肆宣揚世界末日,怎么都有點民科、邪教那味…… 更何況,NASA局長為了維護民情穩定,直接定論這倆人是在說瘋話。 ![]() 和凱特截然相反的是。 他的導師,蘭德爾博士則因為情緒較為穩定。 加上外形顏值高。 被網友捧為“最想睡的天文學家”,風評甚好。 ![]() 這也為后續兩人分道揚鑣做了鋪墊。 而很快,事情發展逆轉。 兩人突然被叫到白宮,商討如何拯救世界。 總統突然開竅了? too naive~ 總統爆出了一件驚天丑聞,民調支持率暴跌。 所以,她需要一件事轉移輿論,并且有助于自己的仕途。 ![]() 當拯救個人的仕途成了拯救世界的前提。 當拯救世界的舉措成了所有參與者博取眼球的話題。 影片的諷刺感達到了最強。 ![]() ![]() 而最大反轉也隨之而來。 眾目睽睽之下,打算撞偏彗星的火箭竟然當場掉頭! 感情在這空中一日游呢??? ![]() ![]() 此刻我也無語了 咋回事? 蘭德爾被拉進了上位者的小群。 原來,他們發現彗星上蘊藏著價值高昂的金屬。 所以臨時決定更換方案。 炸飛前開采它一波! ![]() 好家伙,這都不是虎口拔牙。 這得是掏老虎直腸了! 但。 科技大亨給畫的餅,什么解決社會問題、有利于環保、人類進化blabla…… 直擊蘭德爾這種理想主義科學家。 讓他瞬間倒戈,成了政府一派的代言人。 ![]() ![]() 凱特則因為泄露了會議內容,引起群眾暴亂。 而只能回老家干收銀員。 ![]() 末日災難片我們看得太多了。 基本上遵循著“發現問題——主角成長——解決問題”的敘事結構。 然而這部片子卻只停留在了第二步。 而且蘭德爾的“成長”表現為一種十分荒誕的形式: 從冷靜客觀,到歇斯底里。 ![]() ![]() 意識到一切只是一場騙局,也許僅僅是基于某個瞬間。 比如,你怎么能把希望寄托在一個在易燃標志下吸煙的總統呢? ![]() 直至那顆彗星越來越近,所有人只要一抬頭就能看見它。 蘭德爾和凱特重新統一戰線。 鼓勵大家抬頭看向彗星,以阻攔總統方開采彗星的瘋狂計劃。 ![]() 政府也不會坐以待斃。 開始鼓吹“抬頭看是在傷害美國民眾的自由,絕對不要抬頭”。 而事態又成了狂熱而庸俗的站隊。 這邊出新歌宣傳抬頭。 ![]() 那邊拍電影調侃末日。 ![]() 抬頭或者低頭,僅僅只是一種態度。 誰又比誰更高貴呢? 最后,政府甚至把其他國家試圖撞擊彗星的航天基地給炸了! 也就是說。 現在唯一的希望,只有開采順利。 well,go fuck!! ![]() ![]() 無疑,這是一部諷刺性非常強的影片。 講真,比起“高級黑”,還是這種明著黑更爽一點。 直白無門檻,就是拿來宣泄自己的情緒。 罵總統是個騙子。 罵官員晉升腐敗不堪。 ![]() 罵自詡帶領人類走向新階段的科技大亨,實際上都是一群自私自利的臭狗屎。 也罵娛樂至死的媒體和民眾,愚昧、短視、容易被操縱。 ![]() 反正一切都罵了個遍,連自己都不放過。 ![]() 派爺看到過一種差評觀點。 覺得電影過于直白和影射現實,觀感不佳。 簡單拼接現實新聞和情緒,實在沒有多少值得回味的地方。 的確,把片子里的彗星換成新冠病毒,簡直就是美國現狀。 現實有多離奇? 比如,竟然會有人說喝漂白劑可以殺死新冠病毒? 比如,竟然真的有人會相信政客所說,新冠病毒只是謠言? 就像影片里,總統號召大家不要抬頭看近在咫尺的危險。 竟然真的有那么多人贊同。 ![]() ![]() 但這并不意味著《不要抬頭》不值一看。 就拿影片貫穿始終的“十美元”梗來說。 凱特幾人剛到白宮時,那個三星中將拿了一些零食,嘴里嚷嚷著白宮的東西還挺貴的。 幾人也順手拿過了零食,并支付了10美元。 ![]() 結果晚上凱特才得知。 白宮里的一切東西都是免費的。 ![]() ![]() ![]() 也就是說,一個軍銜極高的、來自上層社會男人。 竟然要貪這點小便宜! ![]() 以致于凱特從影片最初,困擾到影片末尾。 ![]() ![]() 這種細節上的荒誕。 比全世界都不相信世界末日會來還要更讓人發笑。 而類似這樣的處理,影片里比比皆是。 所以,拋去那些直白的諷刺。 《不要抬頭》依然是一出笑點充足的喜劇。 說實話,真的很解壓。 ![]() ![]() 不能否認,這部影片的劇情和人物都取了極端值。 乍一看,所有人都是瘋子、傻X。 但仔細琢磨琢磨,就會發現這部片子里暗含的隱喻—— 沒錯,在“明著黑”之下,影片真正想要探討的: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越來越難以分辨無效信息和虛假信息。 要么選擇一種觀點接受,要么把事情鬧得更加混亂。 所以荒唐,所以娛樂至死。 “抬頭”這個動作也和現實形成了一種互文。 不要抬頭,究竟是不要看向代表現實的彗星? 還是不要抬頭遠離手機? ![]() 裸體派對 影片的結尾,彗星掃平了大地。 卻沒能警醒最后一個存活的人類。 他拿起手機,第一反應竟然是自拍留念。 這或許是導演最后的悲觀。 捫心自問一下。 你,會抬頭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