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著,便有遺憾,沒有十全十美的人生,宛若那月兒一般,時缺時圓,此事古難全。 正如一句話所說:“人生總該有遺憾,但不要太過遺憾;人生總該有慘痛、但不要太過慘痛。” 凡事有度,過則不及。 然而很多時候,我們都在人生中錯過,將遺憾遺留終生,成為一生的心痛。 這一生最大的遺憾,是沒有珍惜大好的時光 很早的時候,老師就說過這樣的話語:“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 當時年紀小,不懂得其中的深意,等到兩鬢生華發,才知道勸人惜時光是一件多么善良的事情。 一番好意,卻被我們當初的年少氣盛而當成耳旁風,肆意恣睢地揮霍時間,導致到頭來,兩手空空,一身除了“窮氣”之外,別無他物。 悔和嘆,時常在這深夜的孤獨時光里不斷地響起,只可惜錯過了的年華,不可能再重來。 人生,只有一次,遺憾了,便是終生的遺憾。 本可以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如海綿一樣汲取知識,卻將青春揮霍在無窮無盡的游戲里;本可以在勤奮的時候選擇奮斗,卻誤入歧途選擇了安逸;本可以兢兢業業地工作,卻將時間耗費在無謂的朋友聚會上…… 時間與收獲成正比,沒有珍惜時間,哪有豐收累累? 小區里有個老爺子,靠著撿廢品度日,風吹雨打從不間斷,用他的話來說,沒辦法,怪就怪當初自己沒有珍惜大好時光,浪費了時間。 滄桑的老人訴說著滄桑的心事,只有經歷過,才會懂得,懂得這一切的輝煌,皆是從珍惜時間開始的。 這一生最大的遺憾,是錯過了深愛的人 聽過一句最扎心的話:“世界上最殘忍的事,不是沒遇到愛的人,而是遇到卻最終錯過。” 明明是兩情相悅,卻因一次誤會而使得兩人分道揚鑣,或許那一句挽留說不出口,面子上的頑固,終究造就了一生最大的遺憾。 愛,在心中糾結,在心中折騰,在不停地反復折磨,等到失去了才懂得那一顆心全系在那個人的身上。 這,是一種悲哀。 很多時候,人就是這樣,失去才懂得擁有的珍貴,遺憾了才明白當初放手是多么的愚蠢。 有一對情侶,男的總是疑心重,經常與女友吵架,有的時候甚至把分手這個詞都說了出來,終于在某一天女友說,分手吧。 他忽而一愣,心,莫名地就痛了,但他還是堅持地說,那就分吧。 等到真正不聯系的時候,他變得心痛無比,回想從前的點點滴滴,才明白自己內心所愛的人是多么的好,他悔恨,很想找她復合,只可惜她的心已經冷淡了,留下他一人終生遺憾。 錯過最深的愛,是人生最大的錯,也是最大的遺憾,心里還有愛,就抓住愛情的尾巴,不然錯過了,就一生痛苦不堪。 這一生最大的遺憾,是沒能好好孝敬父母 《韓詩外傳》中云:“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不要等到父母走的那一天,才知道去孝敬他們,那時候已經晚了,他們聽不到我們的呼聲,也見不到我們深情的面孔。 人,活著,及時行孝是最大的修養。 如果連自己親生父母都不能好好贍養,不去孝敬他們,那么活著便是一種罪過。 畢竟是他們將我們拉扯大,一步一步教我們走路,一句一句教我們說話,把最好的給我們,害怕我們挨凍受餓,害怕我們被人欺負,在他們的眼里,我們永遠是小孩,永遠需要他們的關愛。 父,是天,母,是地,父母就是我們的天和地,是我們一生的依附,沒有他們何來我們的幸福生活? 正如陶行知所說:“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奉獻的便是他們的一生,而帶走的卻是一身空空,只為兒女幸福而活著,只為這一生付出所有的愛。 然而,很多時候,我們都在遺憾,因長時間的在外工作,而疏遠了父母,因一時的誤會,而對父母怨恨,因…… 等到失去了最愛,才知道父母在心中的重要地位。 莫泊桑說過:“我們幾乎是在不知不覺地愛自己的父母,因為這種愛像人的活著一樣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別的時刻才能看到這種感情的根扎得多深。” 其實,我們心中是非常愛父母的,只是當成了一種習慣,而當這種習慣一旦失去,就會發現自己的心早已經空了。 趁著還有時間,好好善待我們的父母,這一生他們付出太多,別讓遺憾遺留終生。 - 十分欣賞這樣一句話:“我們誰都曾失望、誰都曾受傷,但人生本就如此,完美無缺只是童話。但,每個人都有不給自己留下遺憾的機會。” 遺憾,人人都有,但如果能夠及時彌補遺憾,珍惜眼下的所有,那么即便是遺憾了,此生也再無遺憾。 把握時間,珍惜愛人,孝順父母,這一生,我們活著就得為自己負責,為家人負責,更為那個生我們養我們的人負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