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句新年快樂,將我們推到了2022年。 冬至包餃子、圣誕節喝熱紅酒、各種年末總結刷屏的盛況不再,這兩天全網都沉浸在跨年的喜悅里。 各大平臺“爭奇斗艷”“年度巨獻”依次登臺的跨年夜,小妹的朋友圈卻被郭頂刷屏。 昏暗的燈光、簡單的舞美,沒有歡呼,沒有伴舞,郭頂站在舞臺中央,溫柔地唱著那首《水星記》。 這樣一個安靜到極致,甚至有些“清湯寡水”的節目,卻讓本來在思考跨年文案發什么的小妹“在線破防”。社交平臺上的每個人都歡欣鼓舞,寫“小作文”、發vlog的記錄這一年。在這些躊躇滿志的總結和展望面前,感覺自己2021年一無所獲的小妹越點贊,越迷茫。在年歲更替之際,比起簡單喧鬧的狂歡,我們更需要一些安靜的空間,釋放積攢了一整年的情緒。忙碌的工作,千篇一律的生活,到了年終想要翻開相冊,用照片幫助自己回憶整年經歷,卻發現這一年步履匆匆,什么回憶都沒有留下。回顧這一年,我們在社交媒體上到處奔走吃瓜,被風靡一時的拼音縮寫搞得頭昏腦漲,也被新興概念和時代風口團團包圍。過量的信息帶來了瞬時的新鮮刺激,也伴隨著難以篩選的混亂。疫情已經持續了三年,每一次確診都牽動著無數人的心,每一次隔離,都關乎一個家庭的喜怒哀樂。畢竟誰也不想,改了無數次文書才申請到手的offer泡湯,計劃了許久的旅行,被人說是“千里投毒”。還記得去年看B站跨晚,7歲的UP主miumiu用吉他彈唱,和全球十幾位音樂人一起合唱《See You Again》,稚嫩的聲音、簡單的旋律,讓無數網友紅了眼眶。一整年的動蕩、遺憾和希望,都能在這首音樂中獲得釋放。似乎新的一年,我們還能有機會去國外旅游,見一見更遠方的世界。而過去的2021年,我們卻習慣了戴口罩、勤洗手,適應了“一米”的社交距離,依舊想念曾經可以隨時出發的日子。吃飯點外賣,出行網約車,用VR感受沉浸式體驗,元宇宙帶著人在虛擬世界買房買地……社會的高速發展帶來無盡的便利,也讓我們愈發無暇關心身邊具體的人與事,頻繁與樓宇間的夕陽和清晨的桂花香擦肩而過,附近也就此“消失”。從繁忙的日常生活中醒過來,時間也悄然消逝,2021年就這樣結束了。時間不屬于自己,空間也無法抵達。“被偷走的”這一年里,每個人都經歷了太多,擁有過,也失去過。如今再一次在B站跨晚上聆聽著郭頂簡單唱著溫情動人的《水星記》,聆聽著周深唱起夏目友人帳的歌謠,想起他19年在B站跨晚上翻唱《永遠同在》。 他們已經不單是一個個唱歌的晚會節目。在疫情興起的三年后,這些歌聲所帶來的愛與治愈,顯得更加彌足珍貴。 滿負荷運轉一整年,在年底的最后幾個小時,每個人都渴望有個機會能停下腳步稍作休息。在跨年夜,小妹得以從擠爆熱搜的跨年晚會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治愈。B站跨年晚會的節目單,簡直像偷偷抄了小妹的通勤歌單一樣精準。郭頂首次在舞臺上演唱的《水星記》擊中人心,本來還在跟著彈幕里那句“希望有人理解有人愛我”的新年愿望深夜emo,可許嵩的出現卻讓小妹瞬間夢回青春期。試問,當年誰的MP3里沒有一首他的歌,哪個弄潮兒的歌詞本里沒有抄過《素顏》和《有何不可》?即便他沒在臺上說出那句經典的“大家好,我是v-a-e”,但當《素顏》的旋律響起時,那年夏天的溫柔的晚風,下課后和三五好友結伴去校門口吃麻辣燙的蒼蠅館子,剛寫不到一千字就開始放棄的“長篇巨制”……記憶深處這些被塵封的故事和人,都隨著歌聲涌現在了眼前。那個時候,我們的世界還沒有充斥著各種聲音:隔著屏幕討論“驚天大瓜”的聲音,地鐵里外放短視頻的聲音,辦公室的敲擊鍵盤的聲音,十字路口震耳欲聾的鳴笛聲……過載的聲量面前,只有戴上耳機、閉上眼睛的那一刻,時空完全屬于自己。哪怕是像你我這樣的普通人,也可以在歌里找到另一個自己。所以我們看到,被音樂治愈的故事在近幾年里時有發生,云開演唱會,是后疫情時代音樂人專屬的情懷。從2019年翻唱《永遠同在》到今年的《Just Like Fire》,周深的每一次舞臺都向網友們傳遞著力量:“希望你們記得,關于做自己這件事,沒有人能比你做的更好。”今年新褲子線下演唱會被迫取消,彭磊仍舊在空無一人的體育場中獨自彈唱,他用一把木吉他,向歌迷傳遞著希望的力量“遺憾的戛然而止,是下次重逢的開端”。而北京初雪的那天晚上,老狼也在雪地里唱著《北京的冬天》。凌晨深夜,漫天飛雪,很多網友一邊驚嘆于浪漫的場景,一邊感嘆著音樂的神奇力量:那些曾經以為遺忘的場景,統統可以隨著音樂回到眼前。回顧過去的一年,面對競爭的壓力、對未來的迷茫,雖然嘴上在“擺爛”,但每個人仍然在為更好的生活而偷偷努力。每個深夜emo的時刻,小妹都會想起躺在收藏夾里的一個“致郁”鬼畜視頻:視頻里派大星的生活被各式各樣的苦惱填滿:工作不太順心,才華無處施展,朋友漸行漸遠,還要面對社會的冷嘲熱諷……視頻最后,當派大星真誠地問到海綿寶寶“歡樂時如何消失的呢”,回應他的只有沉默。而在跨年晚會的現場,這個視頻的改編版也被搬到了舞臺上。當派大星再次問起“歡樂是如何消失的呢,海綿寶寶”,歌詞說出了小妹心底的答案:與其焦慮、苦惱,不如自己給自己放個假,哪怕是去公園喂一下午鳥,在家看一整天電影,又或者一個人去游樂園看場真煙花。社交媒體上也有人在連續一周因為加班深夜點外賣后,決定開始一次#100天不點外賣#實驗,工作再忙,也堅持在回家后做頓好吃的犒勞自己。2021年結束,她的實驗剛好進行到了第82天,過去的這段日子,她從“炸廚房小組”資深組員,搖身一變成了一名熟練掌握中華料理“適量原則”的中華小當家。廚房也從只有一個泡面碗,逐漸被各種廚具調料塞滿。手機里除了各種匯報PPT和合作排期截圖,終于在相冊里出現可樂雞翅,米面餃子的身影。從每天更新的日記中能夠看到,她的心情在肉眼可見地變好,這可能就是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的有力證明。每個人都可以為自己放一朵煙花,哪怕用最樸素的方式。時代走得太快,大家都在忙著奔向成功,很多情緒來不及消化,也不曾被仔細安放。在年終這樣一個特殊的時刻,難免會產生“又是一事無成的一年”、“快樂都是別人的,我什么都沒有”的emo時刻。詩人濟慈說:“美好的事物是永恒的喜悅,其美好與日俱增,永不泯滅”,跨年夜人人歡欣鼓舞,互道新年好,這場跨年晚會恰好將小妹的私藏心底的那份美好,通過歌聲匯聚到同一個夜晚。不管你是獨自一人還是呼朋引伴,都能找到釋放的出口。也許,跨年的意義從來都不只在于,立flag然后看著它一個個倒下,最重要的是能否在這樣的節點找到屬于自己的平靜。跨年晚會也不只在乎流量和收視率,包容和看見每一個人很難,但還好有人不曾放棄。在最美的夜安安靜靜聽歌,重溫生活中不曾察覺的美好治愈瞬間,在悠揚的音樂聲里,生活中的壓力與積攢一年的情緒也消散于無形之中。在這個夜晚,我們也靜下來思考自己應該如何面對眼前的生活,在新的一年重新出發。希望平凡生活中的你我,都能在2022年,像B站跨年晚會的開場歌詞所說:“做我愛的工作,愛我愛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