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臺兒莊戰役中的最美女兵劉守玟

     微湖漁夫 2022-01-02

    18歲時血灑疆場  66年后魂歸故里

    ——記臺兒莊戰役中的最美女兵劉守玟

     

    這是一張拍攝于1937 年的照片,一位正值青春年華的女學生斜躺在草地上,圓圓的臉上稚氣未脫,表情安詳,微微含笑,充滿著對未來生活的希望。然而,她的微笑永遠定格在了18歲,這張照片也被永遠地掛在了臺兒莊大戰紀念館的展室里。這個女孩是誰,她是哪里人,她的照片為何會出現在這里,這張照片又是從何而來呢?

    這張照片的捐贈者叫陳開靈,是徐州市銅山區柳新鎮陳塘村的一名退休教師。從1967 年起,每年的清明,陳開靈都會前去祭奠墓碑的主人。然而,直到十一年前,陳開靈才獲知這座墓碑的主人的名字叫劉守玟,與照片上的女孩是同一個人,在此之前,她的名字叫“湖南女兵”。

    1938年3月23日,臺兒莊戰役打響,日軍精銳部隊瘋狂地轟炸這座魯南小城,一時間,臺兒莊炮聲震天、瓦礫橫飛,到處都是斷壁殘垣,尸橫遍野。第五戰區指揮部所在地徐州,距離臺兒莊前線僅僅有70里,柳新鎮一帶屬于外圍作戰的區域,村民們終日聽得見隆隆的炮聲、手榴彈的爆炸聲和機槍的嗒嗒聲,原本安居樂業的陳塘村也被籠罩在了戰爭的陰影之下。

    1938年元月,日軍沿津浦線南北夾擊徐州地區。3月底,時任國民軍第十軍團軍團長譚道源到達魯南前線,受前線總指揮湯恩伯指揮。3月28日,譚率軍團部和成光耀第五十師開赴臺兒莊東北之蘭陵、底閣,,投入魯南的臺兒莊會戰,與日軍激戰五晝夜,阻滯了磯谷師團的南下合圍行動。4月1日,日軍以飛機8架,坦克7輛,裝甲車90輛將譚部包圍,譚陷入重圍,直至4月7日,才將所部及其湖南婦女戰地服務團等帶出,經徐州北部向西突圍。

    4月初的一天早上,陳塘村里的保長突然挨家挨戶通知,說臺兒莊又打起來了,各家各戶要全力配合準備接救傷兵。第二天中午,陳開靈的奶奶家里就住進了五、六個傷兵,其中有一名奄奄一息的女兵。她躺在窗下的小木床上,身上的軍裝還是新的,沒戴軍帽,烏黑的短發,臉.上毫無血色。一個負責拾擔架的民兵說,這名女兵是戰地救護員,只有十八歲。前一天晚上,她所在的部隊在柳新鎮附近與日軍遭遇,短兵相接,白刃血拼殺在一起。這位年輕的女兵,穿梭在硝煙炮火中搶救傷員,當看到一名日軍朝著血泊中的傷員揮舞軍刀時,憤怒的她順手從地上搬起一塊大石頭,奮不顧身地將敵人砸倒在地,不料就在這時,一顆罪惡的子彈從背后將她射中,頓時流血不止……

    陳開靈的奶奶陳劉氏當時28歲,只比女兵大十歲,一想到女兵這么小的年紀就參軍抗日,女兵的父母一定還在盼望著女兒回家團聚,她的心里就很不是滋味。可是女兵傷勢太重,在缺醫少藥的情況下,陳劉氏能做的只有幫她悉心擦洗和換藥。一天深夜,陳劉氏忽然聽到女兵在痛苦地呻吟,嘴里大聲地喊著媽媽,便趕忙前去查看,女兵已是氣若游絲,命在旦夕。陳劉氏這才從女兵的只言片語中得知,她是湖南長沙女子中學的一名在讀學生,為抗日救亡投筆從戎,瞞著家人及同學奔赴抗日前線,來到了臺兒莊。

    聽到女兵大聲呼喊媽媽,陳劉氏流下了眼淚。這時,女兵吃力地從懷里掏出一個紙包,遞給了陳劉氏,里面是她的一張照片和兩塊大洋。隨后,女兵又要了紙和筆,掙扎著坐了起來,用盡最后的力氣寫了一封家書。女兵將家書連同一把隨身攜帶的匕首交給了陳劉氏,含淚拜托她一定要將這些東西交給她的家人。

    陳開靈回憶奶奶曾對他說:“女兵當時已經知道自己不行了,將來以后希望能把家信寄給她的父母,知道她的女兒已經奔赴臺兒莊戰場,在戰場上捐軀了。”

    第二天的黃昏時分,女兵永遠閉上了眼睛,她的青春年華永遠定格在了十八歲。兩個挑夫用擔架把她的遺體送到了陳塘村東邊的亂葬崗,將她埋在了異鄉的土地上。

    幾天后,前線傳來戰報,臺兒莊一戰獲得大捷!然而,陳劉氏還沒有來得及進城幫女兵郵寄遺物,日軍很快就卷土重來。原來,臺兒莊慘敗后,日軍大本營很快就制定了周密的作戰計劃,發動了徐州包圍戰,日軍兵分六路向徐州包抄開進,到5月初已經包圍徐州。為了打破日軍在徐州圍殲中國軍隊的的陰謀,第五戰區主力部隊棄守徐州向西南突圍。兵荒馬亂中,由于害怕日軍反撲后進村燒殺搶奪,柳新鎮的村民們紛紛向南逃難。離家之前,陳劉氏將女兵的遺物藏進了箱子,留在了老房子里,打算逃難回來再進城郵寄。誰知一連十幾天陰雨連綿,院子里的積水漫到了屋里,箱子進水,女兵的遺書被漚爛了,再也無法辨認上面的字跡。

    陳劉氏內疚不已,她不識字,根本不知道信封上留下的地址是什么,沒有地址,她就無法完成女兵的遺愿,無法將女兵的遺物交還給她的父母,更無法幫她魂歸故里。從那時起,湖南女兵的遺愿就成了陳劉氏終身的遺憾,她開始為女兵守墳,每逢節日,就會前來掃墓,上香,希望以此減輕內心的愧疚,告慰女兵在天之靈。

    轉眼間將近三十年過去了,1967年,陳劉氏第一次將這段難以忘懷的陳年往事告訴了自己的孫子——時年14歲的陳開靈,并將女兵的照片拿給他看。這是陳開靈第一次見到女兵的模樣,卻在他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從此,陳開靈將女兵的照片珍藏了起來。1995年,陳開靈85歲的奶奶陳劉氏帶著一生的遺憾離開人世。臨終前,她握著陳開靈的手囑托他,千萬要記得去給女兵上墳。從此,陳開靈背負起了奶奶的遺憾和愧疚,繼續替奶奶守候著女兵的墳塋,因為沒有名字,陳開靈就叫她“湖南女兵”。只是,陳開靈從來不曾想到過,多年以后,“湖南女兵”的遺愿竟然可以實現。

    2004年5月的一天,徐州《都市晨報》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設立專刊面向社會征文,陳開靈便拿著自己寫的散文《煙鎖霧凝那墳塋》前去投稿,將他和奶奶守護了66年的無名女兵的故事告知世人。同住柳新鎮的王家金也在同一天來到了《都市晨報》社,他看了陳開靈的文章后,一下子就大哭起來,說要幫女兵找家人。原來王家金的父親王振山也是徐州有名的抗日老兵,不到18歲就參加了抗日游擊隊,炸過火車,砍過鬼子,除過漢奸。王家金從小聽著父親這些浴血奮戰的傳奇故事長大,受到父親的熏陶和影響,對革命烈士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隨后,王家金到照相館翻拍了150份女兵照片,開始往湖南的各大報社郵寄。很快,女兵的故事感動了三湘大地的人們,女兵的遺愿也牽動著徐州和長沙兩地老百姓的心,人們并不知道她姓啥名誰,卻紛紛自愿地去查找她的下落。

    2004年6月4日,湖南《瀟湘晨報》刊登了題目為《遙望故鄉66年》的文章,瞬間掀起了人們幫助無名女英雄回歸故里的熱潮。老百姓的熱情感染了長沙的各家媒體,他們紛紛加入到了尋找女兵家人的行列來。這期間,王家金也多次自費跟隨記者們前去尋找女兵的身世,根據女兵留下的唯一照片、“長沙女子中學”和“臺兒莊戰役”這三條線索,馬不停蹄地奔波在臺兒莊、長沙、南京等地,可是,長沙女子中學早已不復存在,臺兒莊戰役中戰死的無名烈士也不在少數,他們始終沒能查出女兵的確切名字。

    盡管多方查找也無法獲得女兵的真實身份,但湖南希望將女兵的遺骨先行遷回家鄉。經過多方溝通,2004年7月8日早上六點鐘,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向長沙時,湖南女兵的遺骨在時隔66年之后踏上了故鄉的土地。

    上午十點鐘,迎接臺兒莊無名抗日英烈的儀式在湖南革命陵園舉行,早上八點鐘,三千多名市民就從四面八方趕到這里迎接女兵的英靈。佩戴著紅領巾的小學生們來了,九十多歲的老人拄著拐杖來了,曾經參加過抗日的老兵來了,還有許多抗戰老兵的后代也來了……他們有的手捧黃花,有的一邊走一邊流眼淚。雖然沒有查到她的確切姓名,但是“最美女兵”就是她的名字。

    正當電視、報紙鋪天蓋地的新聞都在報道無名女兵的故事時,在長沙,有一位名叫王杏華的老人激動不已,在她的記憶中,那個時候能夠出去參戰的人只有她們這一個班,這個人肯定是在她們班上,相片中無名女兵的模樣,分明就是自己當年的一位同班同學——劉守玟——湖南漢壽縣人……

    如今的長沙市稻田中學前身正是當年王杏華就讀的湖南省立長沙女子中學,這所歷史悠久的學校1911年建成,最初定名為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師范,曾由留法歸國的徐特立任校長,1934年改名為省立長沙女子中學,1938年在轟動三湘的文夕大火中被燒毀,恢復后改名為稻田中學。在長沙女中的歷史上,不乏向警予、楊開慧、李淑一這樣的名人,其中也包括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兵作家謝冰瑩。1926 年,二十歲的謝冰瑩義無反顧地離開了學習了五年的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師范即后來的省立長沙女子中學,考入黃埔軍校武漢分校。而同為湖南湘鄉籍的譚道源(1887年-1946年),又名譚逸如,1903年春(16歲)考入湖南陸軍兵目學堂,1905年經蔡鍔挑選去廣西桂林籌辦陸軍學堂,并任教官。后任湘軍第三梯團少將司令、第三師師長、第二十二軍軍長……1937年9月13日譚道源任第十軍團軍團長,所部第十八師、第四十六師馳赴上海參加淞滬會戰,兩師官兵大部為國捐軀。1938年3月28日,譚道源率部奔赴魯南抱犢崮山區,移兵于蘭陵、底閣、蘭城店一帶。1937年初,身為《抗戰日報》記者的謝冰瑩在湖南長沙組織湖南婦女戰地服務團,自任團長,奔赴上海、魯南抗日前線。湖南婦女戰地服務團主要由高中學生、大學生、社會知識青年組成。在戰場上她們隨軍轉戰千里,協助軍隊作戰,主要負責戰地救護、慰勞、偵查、教育、話務、唱歌、演戲、演講等工作。長沙女子中學的很多女學生都積極報名參加了湖南婦女戰地服務團。1937年初至1938年12月,隨湖南婦女戰地服務團奔赴前線的學生,有資料記載的共約465人,無組織個人奔赴前線參加婦女服務團的約80人。

    在一份長沙女子中學高中畢業成績表的檔案里,有一份名單上赫然登記著“劉守玟”的名字,只是在她的名字上方寫著“退學”兩個字。雖然已經無從查證劉守玟是否以個人的身份參加婦女戰地服務團,但是她中途退學的記錄則驗證了她沒有畢業就參軍的事實。至此,無名女兵的身世得到了落實,被叫了66“湖南女兵”的她終于找回了自己的名字——劉守玟。

    在那個血與火的年代,還有數不清的熱血青年戰死沙場,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他們的心愿或許和他們的身軀一樣,永遠長眠在了異鄉,他們的名字又或許都是相同的兩個字——“無名”。但是無論他們是否有名字,歷史都會永遠銘記。

     

    劉守玟

     

    血戰臺兒莊

     

    湖南婦女戰地服務團出發前在長沙合影

     

    謝冰瑩

    徐州市銅山區柳新鎮陳塘村旁劉守玟墳塋

    陳開靈手捧奶奶遺像

     

    劉守玟女士紀念碑(敬立者:王家金)

    湖南長沙劉守玟紀念館

    劉守玟塑像

    劉守玟英魂回故土

    劉守玟英烈墓碑

    作者簡介:李鏖(筆名),實名李其鏖,男,1953年生,漢族,山東棗莊人,大學文化,中共黨員。棗莊市市中區委黨史研究室原主任。現任棗莊市市中區紅色教育基地建設工作專家團高級顧問、棗莊市委黨史研究室黨史特邀研究員、棗莊市政協文史資料研究會會員、棗莊市運河文化促進會理事、棗莊國學研究會副會長、《甘泉》雜志副主編、山東省金瓶梅學會會員、中國毛澤東詩詞研究會會員。與人合著《跨越時空的紀念》、《一代廉吏王鼎銘》、《巾幗豪杰——梁巾俠》、《走出市中的驕子》、《老棗莊紀事》、《毛澤東詩詞解讀》、《金瓶梅研究》、《京杭運河·齊魯風情·棗莊卷》、《中國民間故事全書山東(棗莊)·市中卷》;個人專著《碧野留香》、《八聲集》、《李鏖趣說金瓶梅》等。

     

    通訊地址:棗莊市市中區政協

       機:18763279378   13181250635

       編:277101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午夜激情在线观看| 欧美交a欧美精品喷水| 日产一二三四乱码| 40岁大乳的熟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看视频软件| 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 重口SM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精品人妻无码一区免费视频电影| 午夜成人性爽爽免费视频| 少妇粗大进出白浆嘿嘿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WWW| 青青草无码免费一二三区 | 特级无码毛片免费视频尤物| 人妻av无码系列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高潮水多太爽了动态图| 婷婷综合久久狠狠色成人网| 麻豆国产成人AV在线播放|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综合| 精品免费看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欧美色五月俺也去| 日本一区二区不卡精品| 国精品人妻无码一区免费视频电影| 无码激情亚洲一区| 中文字幕无码午夜场| 一本之道高清乱码少妇|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精品久久水蜜桃| 最新国产精品亚洲| 人妻少妇久久久久久97人妻| 国偷自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午夜福利试看120秒体验区| 蜜桃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av成人免费在线| 成人小说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激情在线一区| 亚洲岛国成人免费av|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婷婷| 久久不见久久见免费视频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的电影|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18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