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次上岸85 ,報了班,好家伙,花了我半年的工資。 如果有人問我要不要報班,我會堅定的說: 別報?。?! 如果你問我報的這個班對我上岸來說有多大作用,我只能說微乎其微。 我當時報的還是協議班,后來看沒考上的學員紛紛退款,我恨不得自己也沒考上,明年再戰一年! 我的三萬塊錢啊!??! 一、說說報班這事兒 1、報班的心態 就從我自己說起吧,我當時是和幾個以前的同學朋友一起抱團考公的,雖然大家都在不同一個城市,但是目的相同,后來陰差陽錯的就聚到一塊去了,還建了個小群,后來國考,有人筆試過了有的沒過,我還在想面試該咋準備的時候,就發現另外那兩個進面了的麻利的報了班,我瞬間慌了,心想這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啊,再加上面試備考時間的確緊迫,于是趕緊去家里附近的某公問了問,當機立斷就報了個協議班。 當時有好幾個價位的,便宜的九千多,貴的就是這協議班,三萬多,不過包退,我一想,劃算啊,如果不過這不是白嫖了一趟課,還有個心理安慰嗎?于是就拍了板報了,那時候自己錢不多,家里爸媽資助的。 現在想想,那時候真是年少無知,不把錢當錢,三萬塊?。?!等于我白干了半年!他們十三天時間就給我賺走了?。?! 以上就是我報班的全部心路歷程,我真傻,真的。 后來我發現不少人跟我的心態一樣一樣的。 2、面試班的體驗 第一,老師素質不錯,據說都是公務員出身,侃侃而談,我特別樂意聽。不過,講了什么呢?這么說吧,你隨便去找一套市面上的面試教材,比如中公自己的《結構化面試教程》或者粉筆的《面試的經驗》,內容都差不多。 第二,有沒有深入的內容?有,但是很散,不是所有的題型和題目都可以講到深入的,基本上就是一個引導,教的內容是所有人都可以用的,總體而言,形式大于內容——我覺得這就是大家說的模板化和套路化的來源。不是老師不愿意講的特別深入,而是這種大課不可能讓你答出自己的精彩來,老師沒那個精力一個一個指導。 第三,模擬機會多不多?多,后面幾乎每天都在模擬,可以說的機會非常多。但是問題是,我要自己在家可以說的更多??!我在班上還得聽別的同學說,有的人說的實在是不咋地,又沒有什么借鑒意義,好幾次我都聽困了,上個模擬課上出了一種上班開會的感覺可還行? 3、什么樣的人適合報班? 第一,在下面完全沒有練習機會的人,到了這里是真的可以抓住機會練習一下,讓老師給指導指導。 第二,完全沒有自制力的人,不報班自己不會學也懶得學——不過對于這種人我很懷疑他們筆試能不能過,我覺得國考筆試能過的就完全不會有這種困擾。 而我,以上兩種都不是,最開始聽課的時候還覺得挺好,后來簡直是一種折磨,尤其是我聽了一天的課下課一看書發現老師講的東西書上都有的時候,就一個詞:崩潰。 越到面試復習的后來,我就越是后悔報班,這么說吧,報班只能把你送到一個平均分,七十分是有可能的,但是你要是想考的特別好,或者想逆襲,還是要靠自己努力。 4、報班的副作用 第一,浪費了一些時間,因為有時候老師也是很多廢話的,學生多了還要有協調和互動時間,不如自己在下面學的快。 第二,模板化套路化嚴重,后面你還需要去克制自己套用模板答題的沖動,這一點是最致命的。 我的態度很明確了——完全不需要報班,不報班你自己也可以復習,而且可以學的更好。 接下來我就直接告訴你不報班怎么學,幫你省三萬塊錢!都給我麻利的點贊! 二、不報班怎么學? 第一,始終別忘了積累素材 推薦幾個資料: 《面試晨讀集萃》 《半月談》 《人民日報評論選編》 我知道,我知道,這些書都超級大本超級多,但是你不用全看,要有針對性的看。 如果你喜歡手寫,你就準備三四個本子,把整理的素材剪下來或者打印之后粘貼上去,根據題型分好類,每天整理誦讀。如果還是嫌麻煩我覺得用電子筆記也挺好的,更加方便還好找。 死記硬背是行不通的,用上的幾率微乎其微,最好在后來把這些素材整理到你的答案里面去。 第二,打基礎速度要快(2天) 推薦資料: 《面試的經驗》 這書我后來又細看了一下,別看它厚,它不用每個字都看啊,撿重點看就行了,兩天看完。 但是這里面講的內容,當時面試班老師至少講了四五天,其實也很好理解——看書肯定比說話看,而且看書的時候還可以反復看,老師講的時候,萬一筆記沒記上,就不好補了。我看這個就是為了補我當時沒記全的東西,越看越覺得當時面試班報的虧。 目標:了解題型和基本答題思路,建立基礎框架。 第三,建立完善的答題框架(7天) 推薦資料: 《原聰面試課》 同樣是老師講課,原媽講的就特別的言簡意賅。要我說,視頻課比地面班強多了,老師的課件是細心打磨過的,不像地面班老師廢話那么多,全是干貨,而且做筆記的時候可以想停就停,還可以用筆記本電腦來做筆記,省時省力。 這個課不僅僅是建立基礎的答題框架,還會對各類題目進行深入的分析,告訴你怎么答出高分,因為老師是從公考面試的根本思維出發進行解答的,而不是給一個模板去往上面套。老師一開始就講了什么是政府思維,在后面的講題過程中也一直在反復的強調,一套課跟下來,潛移默化的就把答題思路拔高了一個層次。(關于公考面試的根本思維第三部分細說。) 看完原聰面試課之后要把自己記下來的筆記多翻翻看看,沒事兒了就多脫稿說一說,可以讓這些框架和思路在腦海中建立更迅速的反應回路。 階段目標:對于所有題型的解答思路充分領會、熟練記憶,可以直接說出來。 第四,刷題 填充血肉(10天) 推薦資料: 公考面試真題 真題這個東西,題目是重要的,解答是沒有權威性可言的,所以隨便哪個機構的,或者多買兩個機構的對照著看也行,主要是看看他們的答題思路,用給的答案為自己的回答進行補充,千萬不要死記硬背。同時,刷題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以說代寫:直接用說的,千萬別用寫的。我見過把面試備考備成申論的,見一道題就寫出完整的答案,恨不得把想到的每一個字都寫上去,有啥用?正確的方法是拿到一道題直接說,最開始在說的過程中可以把自己想到的關鍵詞在一張紙上記錄下來,等說到沒話可說了之后停下來,對照答案。 2、填充血肉:對照完答案還不能結束,應該想一想,這道題的回答是否符合公考面試的核心思維?是空泛還是具體?如果空泛的話我應該怎么往里面填充具體的內容?我填充的案例是否能夠完美證明我的論點?邏輯是不是流暢?語言是不是豐富? 3、再說一遍:整理過答案之后,要重新說一遍,這是一個把剛剛整理過的內容熟練和內化的過程。 階段目標:說的熟練,整理過的題目基本覆蓋所有題型,沒有陌生的、說不出來的題型 第五,實戰演練(直到面試) 自己練習終究是有局限性的,這個時候如果你有小伙伴,建議和小伙伴進行大量的對練。 前面說過我當時和朋友們有個小群,幾個人都進面的情況下,就可以一起備考,互相給對方評個分,也互通有無,交流思路,彼此提高的都挺快。 如果你沒有小伙伴陪練,還可以找家人陪練,讓他們幫你糾正說話的毛病和體態的毛病。 如果你家人也不在身邊,還可以靠自己,先對著鏡子練,然后拿著手機錄像,給自己糾正。 報班的另一個思路:來自我上岸之后同崗位的另一個小伙伴的分享——可以在面試前沒幾天的時候上一個面試突擊班,他報的是家里附近小機構的,只是三天的突擊,幾千塊錢,老師廢話特別少,練的多,最后讓老師幫忙指點一下,效果很好。 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班可以報一個,什么協議班什么的就見鬼去吧,另外,如果家里能找到當過考官的人來給你指點,是再好不過了。 總結就是:多說多練,注重反饋。 三、公考面試核心思維 1、公務員思維 這是四個思維中最重要的一個。 前面提到過,和原聰面試課里面老師常提的政府思維是一回事兒,老師在課里面說的很清楚,公務員思維就是站在公務員的身份和立場去思考問題。屁股決定腦袋,同樣一個問題,你從個人的角度去思考可能就非常的狹隘,但是從公務員的角度去想,就會“站的高看的遠”。 比如說“老年人成為數字難民”的問題,如果從個人角度來想,你就會想到“老年人要緊跟時代”;“家人要體恤老年人,幫助老年人融入科技生活”;“商店應該降低科技門檻,考慮到老年人支付問題”之類的,但是這都是從個人或者生活周邊的角度來考慮問題。 如果從公務員角度考慮,就會考慮到企業的社會責任、社區的老年人科技幫扶活動、政企聯合降低老年人對于互聯網的準入門檻、政府提倡年輕人對老年人進行“教育反哺”等等,這樣一來,答題格局一下子就拔高了,看問題也會更加深入全面。 2、陽光思維 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正能量”。陽光思維是一種態度,是對考生對待日常生活,對待工作、人、事積極向上的體現。在面試的過程中一定要體現出來,尤其是在人際關系類的試題中,我們需要假定題目中的人員都是正直的、善良的、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的。 陽光思維不是說在答題過程中不能涉及陰暗面,而是說,要在說出社會問題之后,面向未來提出解決方法,相信我們會有更加美好的明天,最后的落腳點一定要是積極向上的。 3、辯證思維 身為一個公務員不能簡單片面的一單一視角去思考問題,同時也要抓住主要問題和問題的要點去思考。掌握辯證思維是公職人員的基本能力,要求我們用辯證的角度去看問題,要能夠看到事物的兩面性。如果只說事情不好的一面,就有悖于上面所說的“陽光思維”,會讓人覺得你這個人太偏激,給考官留下不好的印象;如果只說好的一面,又會讓人覺得你看問題不夠深刻,說話假大空。 4、實踐思維 實踐思維在計劃組織類題目中體現的最為明顯,在綜合分析題中也有體現,就是在最后的結局問題部分。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句話在公務員日常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要點,在回答問題的時候一定要立足于實踐去解決問題,你給出的解決方案或者是決策是必須切實可行的,這個計劃必須是只要按照步驟嚴格要求就一定能夠達到預期目標的。 關于公考面試的核心內容差不多就說到這里了。 最后再說一個大家都比較關心的小話題,就是“反套路反模板”。 我覺得實際上這是一個偽命題,固然各種教育機構的培訓很容易培養出套路化和模板化的答案,但是我認為,這是不需要可以去“反”的,我們不需要說,”快找找哪句話是模板化的,我們不要!“,而是根本不要去考慮這個問題。 只要我們從公務員的核心思維出發去回答問題,按照解題的合理思路,用自己的話把自己的觀點說出來,再增添屬于自己的案例和亮點,就不存在模板化。 因為你的回答都是由你的心出發的,你是用心在備考,當然也可以用心打動考官。 現在,我想你應該知道要怎么去學了。 留個贊在走唄~ ?( ′???` )比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