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及與太過之年災幾宮的問題 《素問》運氣七篇里的不及之年災幾宮的問題,原文存在錯簡。另外,對于太過之年的災宮問題,也沒有明確表述。我們來探討一下。 先說說不及之年災宮問題。 不及之年:(《五常致大論篇》) 木曰委和,火曰伏明,土曰卑監,金曰從革,水曰涸流。 委和之紀,是謂勝生···眚于三。 伏明之紀,是為勝長···眚于九。 卑監之紀,是謂減化···其眚四維。 從革之紀,是為折收···眚于七。 涸流之紀,是為反陽···眚于一。 歸納一下: 土運不及年 眚五宮及四維 己巳、亥、卯、酉 、丑、未 金運不及年 眚七宮 乙巳、亥、卯、酉 、丑、未 水運不及年 眚一宮 辛巳、亥、卯、酉 、丑、未 木運不及年 眚三宮 丁巳、亥、卯、酉 、丑、未 火運不及年 眚九宮 癸巳、亥、卯、酉 、丑、未 其中,金運和火運不及之年的災七宮和災九宮,存在錯簡問題。 為什么說《素問》運氣篇存在這個嚴重的錯簡呢? 《素問》原文。 《六元正紀大論篇》:“五常之氣,太過不及,其發異也。帝曰:愿卒聞之。岐伯曰:太過者暴,不及者徐,暴者為病甚,徐者為病持。帝曰:太過不及其數何如?岐伯曰:太過者其數成,不及者其數生,土常以生也。” 運氣篇中的方位取數,遵循的是河圖法則,也就是天地生成數,沒有洛書的方位數來參與。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地四生金,天九成之。 地五生土, 一六為水居北,二七為火居南,三八為木居東,四九為金居西,五十為土居中及四維。 其中平化之氣,用成數,如《金匱真言論篇》: “東方青色,入通于肝···其數八。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其數七。 中央黃色,入通于脾···其數五。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其數九。 北方黑色,入通于腎···其數六?!?/div> 《五常致大論篇》: 平氣之紀: 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備化,金曰審 平,水曰靜順。 敷和之紀,木德周行···其物中堅,其數八。 升明之紀,正陽而治···其物脈,其數七。 備化之紀,氣協天休···其物膚,其數五。 審平之紀,收而不爭···其物外堅,其數九。 靜順之紀,藏而勿害···其物濡,其數六。 為什么平化的土氣為土的生數“五”,而不用成數“十”?因為岐伯說:“土常以生也”。所謂天地有好生之德,土生萬物,故取生數,乃有生生不息的含義。 而不及之年,邪氣入侵,則為邪化之氣。 如《六元正紀大論篇》:“運有余其致先,運不及其至后,此天之道,氣之常也。運非有余,非不足,是謂正歲,其至當其時也。帝曰:勝復之氣,其常在也,災眚時至,候也奈何?岐伯曰:非氣化者,是謂災也?!?/div> 《六元正紀大論篇》:“岐伯曰:非氣化者,是謂災也?!?/div> 非氣化者,稱為“災”,也就是“眚”,災眚的意思。什么是非氣化?就是不及之年,本氣虛弱,非時之氣來侵克,行非時之氣的意思。本氣受克而郁,郁發則災,發的緩慢。 按照“太過者其數成,不及者其數生”的法則,不及之年的災宮方位數,當以本位生數為準, 修正如下: 不及之年: 木曰委和,火曰伏明,土曰卑監,金曰從革,水曰涸流。 委和之紀,是謂勝生···眚于三。 伏明之紀,是為勝長···眚于二(原為九)。 卑監之紀,是謂減化···其眚四維。 從革之紀,是為折收···眚于四(原為七)。 涸流之紀,是為反陽···眚于一。 掃一掃聊一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