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在上個世紀,中國和蘇聯這句老話說的那樣,關系時好時壞。在新中國剛建立的時候,蘇聯的確幫了我們許多,這是不可否認的。 然而后來蘇聯對我國各種打壓,也是無法否認的歷史。特別是到了國慶20周年左右,也就是1969年,中國和蘇聯的關系,可以說是到了水火不容的境地。這年中國快臨近國慶的時候,我國通過各種情報分析,蘇聯將對我國進行核打擊。 毛主席 這一消息,瞬間擾亂了整個中央,唯獨只有毛主席氣定神閑,不久之后,毛主席便對蘇聯使出了一招“兵不厭詐”,瞬間將蘇聯給嚇退。那么,毛主席當時是怎么做的呢? 從1958年開始,中蘇關系便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逐漸破裂。中蘇交惡后,蘇聯開始對我國施壓,并重新提起了被擱置了幾十年的邊界問題。到了1964年,蘇聯便開始往中蘇邊界慢慢增加兵力,并不斷在此制造事端。 對此,我國做了嚴厲指責,并要求蘇聯盡快停手。可是蘇聯并沒有將我國的警告放在心上,依舊我行我素。1969年初,蘇聯出動邊防軍,登上珍寶島,攔截并毆打我國邊防軍人,并稱珍寶島屬于蘇聯。 珍寶島 當然,這不是蘇聯在耍流氓。珍寶島位于中蘇分界線的烏蘇里江中間,它雖被稱作“島”,實際上只是一個沙洲。按照國際慣例,河流中形成的沙洲,以主航道為界,靠近哪邊就屬于哪國,而珍寶島明顯靠近中國一側,所以珍寶島屬于中國是毋庸置疑的。 但蘇聯才不理會,3月2日,蘇軍再次入侵珍寶島,打死打傷我國邊防軍人6人。在這種情況下,我國決定進行自衛反擊,在我軍的頑強抵抗下,蘇軍一次次被擊退,最后以我國取得最終的勝利結束。 按照蘇聯自己公布的數字,蘇軍死傷達到了152人,被毀的坦克和裝甲車達到了17輛,而中國死傷人數為71人。很明顯,蘇聯吃了大虧。 被自己眼中的“小弟”拂了面子,蘇聯肯定是要找回場子的。于是在這之后,蘇聯更是不斷在邊境部署兵力。到了1969年8月底,蘇聯已經在中蘇邊境,部署了4個空軍團、10個坦克師、12個戰役火箭師,以及55個步兵團,共計120萬人,虎視眈眈,隨時向我國殺來。 不過在毛主席看來,這120萬兵力,其實不足為據。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中國經過十幾年和平的發展,實力已經有了極大的提升,而且自從珍寶島之戰后,國內也在積極備戰。 早在4月份,毛主席便在九大上突出強調了戰爭準備問題,讓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做好打大戰的思想準備。有了毛主席的指導,全黨全軍全國人民,立刻行動起來,500萬大軍瞬間嚴陣以待。 二則是人民的力量了。即便蘇軍在坦克的幫助下,或許能夠突破我軍第一、第二道防線,但是只要蘇軍敢不斷深入,就一定會陷入我方的重重包圍之中。所謂八億人民八億兵,夠蘇軍喝上一壺了。 更別提,只要蘇軍深入,那么過長的戰線就會,讓他們的后勤線不保。在中國的地盤上,掐斷蘇軍的后勤線,豈不是輕而易舉?到時候,蘇軍將面臨無食無住無彈的局面,所謂甕中之鱉,大抵如此。 真正讓毛主席陷入沉思的,是之前通過分析情報,得到的一個消息:蘇聯將對我國進行一場外科手術式的核打擊。而且據可靠消息稱,蘇聯已經敲定了,對我國進行核打擊的時間。 當時,這個消息引起了國內劇烈的反應,蘇聯難道真的敢動用核武器?核武器這玩意兒,威力太大,造成的影響廣泛而深遠。自從人類通過美國向日本投放的兩枚原子彈,了解到核武器的威力后,世界上所有人幾乎都在反對使用核武器。難道蘇聯就不怕被譴責? 不過不管蘇聯最后會不會因為擔心譴責,而停止使用核武器對中國進行打擊,在不確定的情況下,我國都不能坐以待斃。毛主席獨自一人想了許久,就在這時,工作人員找到了毛主席,并告訴主席,周總理正在客廳等他。 毛主席披上一件衣服,便走到了客廳。周總理看起來既焦急又疲憊,看到主席出來,他立刻上前連忙問道:“主席,那份緊急報告,您看過了嗎?” 周總理和毛主席 主席微笑著讓周總理坐下來說話,然后自己也坐了下來,并端起茶杯,看起來氣定神閑。主席喝了一口茶,淡然說道:“看過了,不就是要打核大戰嘛,好啊,讓他們打嘛,原子彈很厲害沒錯,但鄙人不怕。” 雖然毛主席看起來,十分從容不迫,但是周總理卻很是擔憂。毛主席看出了周總理的擔憂,他哈哈一笑,問道:“恩來,你讀過明史沒有?”周總理不解,讀過是讀過,可這與蘇聯的核打擊有什么關系呢? 毛主席又喝了一口茶,解釋道:“明朝的朱升有個九字國策'高筑墻,廣征糧,緩稱王’,我也有個9字政策對付核大戰,就叫'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 歡慶國慶節 周總理一聽,眼睛瞬間亮了,他興奮極了,連連夸贊毛主席想得周到。不過興奮完了之后,周總理又想到了另外一點,那就是不久后就是國慶節了。往年的國慶節都會搞集會,那今年在核武器的威脅下,還搞不搞呢? 周總理將自己的想法告知了毛主席,毛主席表示,集會還是要搞的,如果不搞這不是在告訴蘇聯,中國在害怕?接著主席霸氣說道:“集會要搞,我也要上天安門,我倒想開開眼,看看原子彈的威力究竟有多大?” 聽了毛主席的話,周總理一邊為主席的霸氣,感到佩服,一邊又產生了深深的擔憂:如果像過去一樣,搞國慶集會,那將會有幾十萬人出現在天安門廣場,一旦發生了情況,又要怎么疏散,怎么隱蔽? 毛主席 周總理的眉頭皺得都能夾死一只蒼蠅了,毛主席一看就知道總理所擔憂的事,于是笑了笑,對總理說道:“如果實在不行,可不可以放2顆原子彈嚇唬嚇唬他們呀?讓他們也緊張兩天,等明白過來我們的節日也過完了。” 周總理瞬間明白過來,會意地表示:“放完后,我們可以再來個秘而不宣。”毛主席點點頭:“是嘛,這就叫做'兵不厭詐’!”接著兩人又商量了一下,在何時放原子彈,等一切商量完畢后,周總理馬上往下布置。 而總理離開主席那里時,腳步都變得輕快了許多。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原子彈投放試驗時間,不能太晚也不能太早,太早或太晚都達不到“兵不厭詐”的效果,因此時間便安排在了9月28、29日這兩天。 在中央為核爆炸做試驗的時候,全國人民也都在牢牢貫徹毛主席“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防御方針,連續不斷地做著準備。很快時間便來到了9月28日和9月29日。 就在這兩天,不論是美國還是蘇聯的地震監測站,幾乎同時收到了,巨大的能量震動的信號,根據他們的判斷,這能量是從中國傳來的,并且經過仔細地分析,這信號應該是地下核試驗,以及高爆核試驗之后產生的。這說明,中國成功進行了有史以來的第8和第9次核試驗! 核試驗 得知這一消息后,蘇聯、美國,以及世界上其他國家都在等待著中國公布核試驗后的數據。因為之前7次核試驗成功后,中國都對外公布了數據。但令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中國并沒有公布這兩次核試驗的數據。 不僅如此,中國還表現得像從來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一樣。這使得外界議論紛紛,眾人普遍認為“中國最近的兩次核試驗,不是為獲得某些研究成果,而是面臨戰前的一種測驗手段”。 蘇聯瞬間擔憂起來,因為這等于是明著警告他們:只要蘇聯敢對中國進行核打擊,那么中國也不會忍氣吞聲,蘇聯必須做好也被核打擊的準備! ![]() 當時蘇聯的最高領導人勃列日涅夫暗自懊惱,自己怎么就忘了中國也有核武器了?即便中國的核力量,同蘇聯相比,還比較薄弱,但這并不代表中國的核武器不能對蘇聯造成威脅。 而且毛主席向來說到做到,當年中國沒有核武器的時候,都敢與威脅中國安全的美國硬碰硬,而現在中國實力大增,對那些威脅到國家人民安全的人,自然會更加強硬。勃列日涅夫想到這一點后,心驚不已。 蘇聯還是怕了,勃列日涅夫最終沒有按下那個,發射核武器的按鈕,而那隨時準備進攻中國的120萬蘇軍,也在這以后沒了聲音。 ![]() 1969年10月1日國慶節這天,人們如往常一樣歡慶佳節。天安門城樓上,毛主席微笑著檢閱了隊伍,眼里盡是掌握一切的神色。 當晚,毛主席還加入到群眾當中,興致勃勃地看了一個又一個節目。這一天平靜而又美好,蘇聯就這樣被主席的“兵不厭詐”,給嚇得不敢輕舉妄動。 什么是戰略家?像毛主席這樣,用一個小計謀就能使蘇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人,就叫做戰略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