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檢查中,CT是最常見的項目之一。但很多人說CT輻射大,會危害健康,甚至可能致癌。 CT對健康的威脅真的這么大嗎?做CT檢查要注意什么呢? CT檢查的輻射有多大? 常用的影像學檢查中,B超和核磁這兩個是沒有輻射的,基本可以忽略不計,X光片和CT的輻射相對于前兩者來說比較大,但是遠沒有達到很恐怖的效果。 實際上,這兩種雖然是有輻射,但是這個輻射量是很微小的,X光片的輻射量一般一次是0.1mSv,CT的一次一般是2mSv-10mSv,這只是個粗略數值,具體是要看什么部位和是否增強檢查。 一般來說,放射線在身體存留的時間為1-2個月,成年人一年內做4-6次CT,每次檢查間隔2個月左右是可以的。如果只是普通體檢,建議每年做1-2次CT檢查即可。 但是對于一些癌癥患者或者病情比較復雜的情況下,可能需要多次拍攝CT,這種情況就不能簡單的從會不會產生輻射來說了。就好像很多藥物都會有副作用,但是這些藥物又不能不吃,為了治療和診斷疾病,利大于弊。 CT也是如此,對于很多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是至關重要的,不能因為CT會產生的輻射就不去做CT了,當然如果可以做磁共振檢查的,可以選擇磁共振,沒有任何輻射。 做CT檢查要注意什么? CT檢查時要注意配合檢查,檢查前要避免檢查部位有金屬物質,金屬物會產生放射偽影,影響圖像。 檢查時腹部和胸部注意呼吸屏息配合,當然檢查的時候要避免性腺部位的鉛衣防護,孕婦要避免射線檢查!如果是增強檢查,檢查前要空腹,并且主訴是否有過敏史。檢查完記得多喝水,將增強CT的對比劑加速排出體外。 常規的CT(包括頭顱、胸部、腹部等),做完后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腹部CT是需要空腹的,其他的和飲食沒有關系。一般不需要特別休息,因為它的放射劑量是相對安全的。如果是打算懷孕的人,那么三個月之后懷孕是比較安全的。 增強CT的話,因為要服造影劑,所以檢查后需要大量飲水,促進碘對比劑的排泄,把造影劑排出去。 https://mp.weixin.qq.com/s/ofvQJvz3kHzUHFWuPGdtV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