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紫杉 我們總周旋在不同的圈子里,朋友的酒局、同事的閑聊、親戚的聚會,都是自然而然地湊上去。后來才看懂叔本華那句:“只有當一個人孤獨的時候,他才是自由的?!?/span>如果你越來越獨立,越來越不合群,別擔心,這是愛自己的開始。網上有人發帖問:“在一個圈子里,他們總是忽視我的存在,我該怎么辦?”她們4個姑娘都是朋友,可她明顯感覺,另外3個人關系更近。那幾個人愛好、三觀都差不多,常在群里聊得火熱,而她一插嘴,多半沒人接話。那幾個人有誰受了氣,另外的人都會打抱不平,等她有點事,朋友就像不知道似的。當你需要拼盡全力融進一個圈子時,只能說明你并不屬于這個圈子。評論區里有人說,自己也有相似的經歷,她是到了30歲,開始清理人際關系,生活才充實快樂了起來。虛情假意的關系,讓你如坐針氈,食不知味,假笑到面容僵硬,終有一天會累的。可只有你自己知道,不再做面子上的功夫,才是真正的放松和歡愉。你不想再做人群中惹眼的那個,不想再鬧騰,最重要的是不想再委屈自己。總有人說生活是有了人氣,才有了樂趣,一個人待著,慢慢就麻木了,日子就沒了盼頭。但你慢慢成熟后就會發現,安安靜靜,是種別樣的享受。以前你特別喜歡扎堆,吃飯要跟同事一起下樓,下班習慣找人拼車,周末去趟超市,還要叫上合租的室友。只是自己的時間好像沒了,朋友打電話約你看個電影,你就填滿了一整天。明明你還計劃著晨跑、讀書練、毛筆字,猛然想起才覺得,又浪費了不少時間。同事邀你晚上聚餐,你猶豫了一下,還是擺了擺手:“早上在鍋里煮了米飯?!?/span>周末起了床,不再著急看手機里的信息,自己看看書,侍弄侍弄花草,這才是最美的日子。耳邊有人議論,說這樣的生活太無聊了,你不想爭辯,因為你知道踽踽獨行得到的,遠比在人群中要多。68歲的張明淑奶奶,早上起來喝杯水,就開始做瑜伽。早餐一個雞蛋,一杯牛奶,配上燕麥餅干和清甜的梨子。過去以為獨處的人都是眼神空洞,生活乏味,等你也變成了這樣的人,你才發現:你孤獨而不寂寞,快樂而不浮躁,終于活成了自己喜歡的模樣。每時每刻,對你都是一種享受。 每個愛獨處的人,骨子里都是極致溫柔的,我們也曾在親人窘迫時,主動伸手,在朋友崩潰時,耐心勸了一整夜。有人說一百多個,實際手機里卻躺著一千多個聯系人,有的只是偶然加上,有的只有一面之緣。從二三十個,刪到兩三個,有的刪到最后,朋友圈空空如也。你也曾在喧囂里看見煙花,但煙花落盡,你只看到無盡空虛。關心過很多人,成全過很多人,愛過很多人,可是后半生,你的溫柔也該給自己點了。蔡康永說:“如果什么事情都指望自己去符合別人的期望,終究有一天會感到吃力,我們應該為自己活一次。”可能就是一個閃念,你退出了許久沒發言的微信群,那里的人總共沒見過幾面。你刪掉了那個加完就沒說話的人,以后恐怕也不會再聯系。路上看見多年未見的老同學,你只是不痛不癢地點了點頭。主動退出一些人的世界,把時間還給自己,你的心底是暖暖的,嘴角是上揚的。“孤獨一點,在你缺少一切的時節,你就會發現原來還有個你自己?!?/span>你我都是這樣,某個瞬間突然看穿了虛假的熱鬧,也學會了獨處。不是逃避生活,不是待人冷漠,不是情商太低,我們只是看清了,什么更重要。作者:紫杉,90后萌系鐵娘子,筆能化刀,眉眼帶笑。來源:十點讀書(ID:duhaoshu),超3000萬人訂閱的國民讀書大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