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詞人劉辰翁曾這樣養(yǎng)贊譽(yù)蘇東坡:“詞至東坡,傾蕩磊落,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這句話可以說概括了蘇東坡對宋詞的貢獻(xiàn)。我們知道,蘇東坡首倡豪放詞,改變了詞壇格局,其實(shí)豪放只是表象。他對宋詞最大的貢獻(xiàn)是提倡“以詩為詞”、“無事無意不可入詞”,并將詞的文學(xué)地位提升到與詩等同。 蘇東坡認(rèn)為詩詞同源,本屬一體,詩與詞的藝術(shù)本質(zhì)和表現(xiàn)功能是一樣的,詩言志,而作詞應(yīng)像寫詩一樣,抒發(fā)自我的真實(shí)性情和獨(dú)特的人生感受。因此他提倡“以詩為詞”,將詩的表現(xiàn)手法移植到詞中,比如用題序、用典故、拋開音律的限制、注重文字抒情言志等等。 另一方面,蘇東坡又提出“無事無意不可入詞”的主張,擴(kuò)大詞的表現(xiàn)功能,開拓詞境。在東坡筆下,詞可以寫風(fēng)花雪月,也可以寫日常交際、惆悵送別,甚至可以寫閑居讀書、乃至田園躬耕、野外射獵、山水游覽等生活場景。最特別的是,蘇東坡還曾用詞體來為案件寫判詞,可見蘇東坡對詞境的開拓之廣。 基于以詩為詞和無事無意不可入詞的創(chuàng)作主張,蘇東坡作詞的風(fēng)格也是極為多變得。或豪放磊落如“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婉轉(zhuǎn)清麗如“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幽默詼諧如“多謝無功,此事如何著得儂”、閑適恬淡如“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等等。 今天咱們再來欣賞一首蘇東坡的“凡爾賽”式送別詞,看看這位北宋全才是如何謙虛的: 西江月·送別北宋·蘇軾 昨夜扁舟京口,今朝馬首長安。舊官何物與新官,只有湖山公案。 此景百年幾變,個中下語千難。使君才氣卷波瀾,與把新詩判斷。 蘇東坡雖然才華過人,但仕途艱辛,自科舉入仕后一生中大多數(shù)時間都在地方為官。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黃州、汝州、登州、潁州、惠州、儋州等等都曾留下他的足跡。而這首西江月便是他在杭州離任時與新官交接道別時所作。 這首詞所表達(dá)的是蘇東坡對自己仕途宦游奔波的無奈之情。上闋開篇兩句就向交接的新任杭州知州訴說自己宦游奔波之苦:“昨夜扁舟京口,今朝馬首長安”!昨夜里新官剛乘船離開京口,今天自己就要乘馬回京述職。 緊接著兩句蘇東坡向新官交代自己再杭州任職期間的“政績”:“舊官何物與新官,只有湖山公案”!意思是說自己在杭州沒有什么政績,只留下一堆吟詠西湖的詩詞文賦。 蘇東坡真是太謙虛了,在杭州知州任上,他曾賑災(zāi)濟(jì)民、開河浚湖、興建水利、筑造蘇堤、廣開學(xué)堂、教化百姓,可謂是政績斐然。杭州百姓甚至為他建生祠,足見民心愛戴!不說政績就算是謙虛吧,但他偏說自己留下一堆“湖山”詩文,就是赤裸裸的炫耀了,誰不知道當(dāng)時文壇詞壇詩壇頂級宗師蘇東坡呀! 下闋就更“凡爾賽”了,“此景百年幾變,個中下語千難”感慨西湖風(fēng)景百年間千變?nèi)f化,自己的詩詞文章也不能將其盡情描繪!這句“個中下語千難”謙虛過頭了,其實(shí),蘇東坡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就能描盡西湖神韻了。 最后又跟新官說道:“使君才氣卷波瀾,與把新詩判斷”!意思是您(新官)的才氣如壯闊波濤,請鑒賞評說自己的新詩!這不是 “凡爾賽”是什么!天下才氣,誰家能有你蘇東坡一半?誰又能在你蘇東坡面前班門弄斧、評判你的詩! 新舊杭州知州交接送別,不說政績,只說詩文才華,看似謙虛,實(shí)則既是對自己詩文的驕傲,也是對自己做出的政績充滿信心。尤其“公案”、“判斷”的用詞頗有些隱喻暗指,似乎表示自己等待后來者對自己的評判,表現(xiàn)出自己再官場的無奈! 整首詞寓詼諧于莊重之中,讀來饒有趣味。尤其是蘇東坡這“凡爾賽”式的謙虛,令人啼笑皆非!從這首詞平易樸素的語言、詼諧幽默的風(fēng)格、對宦游奔波的抒情,都可以看出蘇東坡作詞就如作詩,詞境既廣且能抒發(fā)真性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