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鋒 華東師范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系 2021年11月,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印發《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行動綱要》,提出要立足新時代世情、國情、民情,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 數字素養與技能是數字社會公民學習工作生活應具備的數字獲取、制作、使用、評價、交互、分享、創新、安全保障、倫理道德等一系列素質與能力的集合。數字素養與技能是人們生存于數字化社會的關鍵能力,提高全民的數字素養與技能是順應數字時代要求,提升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戰略任務,是實現我國從網絡大國邁向網絡強國的必由之路。學校作為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要渠道,就需要面向社會未來需求,發展全體學生的數字素養與技能。 發展學生數字素養與技能就是要提高學生數字化生活能力 信息科技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如當身處陌生環境時,能主動采用智能手機上的電子地圖進行自我定位;當預訂車票時,能有效利用訂票APP查詢車次、在線預訂和付款。新技術、新工具為人們創造出一個全新的數字化生活環境。開展數字素養與技能教育就是要引導學生積極適應電子商務、移動支付、智能家居、智慧社區、智慧出行等新生態,通過易用、便捷和兼容的數字工具,暢享美好數字生活,感受到在數字化環境中獲得高質量生活和成就,提升生活于數字社會的幸福感。 發展學生數字素養與技能就是要提高學生的數字化學習能力 網絡技術拓展了學生的學習空間,豐富了學習資源,加強了線上線下學習的深度融合,創造了一個全新的數字化學習環境。那么,如何發揮好數字化學習環境,怎樣利用數字技術創新學習模式,對新時代學習者提出了新挑戰。開展數字素養與技能教育就是要提高學生基本信息科技知識與技能,使其理解數字工具的基本原理與方法,發展學生計算思維,引導學生自覺探索數字化環境學習方式,從容應對新時代學習變革。 發展學生數字素養與技能就是要提高學生的數字化創新能力 移動通信、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工具的發展推動了信息社會的持續進步,給人們認識世界和發展世界提供了新手段。“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應用呼喚著開放創新、協同創新人才的培養。開展數字素養與技能教育就是要激發學生對個人和社會發展的危機感,使其能夠準確判斷個人現狀與社會人才需求的差異,提高數字創新力,積極促進數字社會的安全和進步。 發展學生數字素養與技能就是要提高學生未來數字化工作能力 學生是學習者,也是未來社會的勞動者。數字素養與技能的培養不只是培養數字工具的消費者與適應者,更是要培養新時代的勞動者和創造者。開展數字素養與技能教育就是要面向未來社會發展的需求,引導學生從容面對未來數字技術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帶來的挑戰,使其與時俱進,認識到應用信息科技改變傳統生產模式的重要意義,緊緊跟上數字化推動產業發展的步伐,抓住數字化變革中所帶來的新機遇,立志為社會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當今,信息科技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要順應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趨勢,聚焦影響社會和學生未來發展的新技術、新工具,發展學生數字生存關鍵能力,為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的建設培養一批又一批的合格數字公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