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講:“相由心生?!币粋€人到底有沒有福氣,從他的面相就可以看得出來。 中國的面相學中有“天庭飽滿,地閣方圓”的說法,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還是沒有說到本質上。 其實一個人到底有沒有福氣,不是上天注定的,而是靠自己修的。 當你內心善良,相貌也會變得賞心悅目,福氣也會慢慢來到你的身邊。 要想修福相,就要從言相,行相,心相方面下功夫。 01 內心善良,心相飽滿 《了凡四訓》中講過:“世間所有的福德,都來自于我們的內心”真心無形無相,面相是我們內心的反映。 要想有飽滿的福相,首先要使我們的內心變得豐富起來。 北宋名相范仲淹在年少時曾遇到一個智者,他請求智者為他算算將來的運氣如何。 智者還沒來得及說話,范仲淹便接著說:“將來我能夠做宰相嗎?” 智者心里暗暗吃驚,想不到一個少年居然有如此大的口氣,范仲淹看智者沒有說話接著問:“就算當不了宰相,可以成為一名大夫嗎?” 智者好奇地問道:“你前后兩個志向為什么相差這么大?“ 范仲淹回答道:“只有良相、良醫才能解救百姓疾苦!” 聽了范仲淹的回答,智者非常感動,信心滿滿地對他說:“你的心地如此善良,處處想著別人,將來一定會成為宰相?!?/p> 果不其然,多年后范仲淹就當上了北宋的宰相。 為官期間,他用自己的俸祿買義田,接濟寒門學子,減輕百姓徭役,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他的善行,福澤天下,因此他的家族綿延了八百年,人才輩出。 《太上感應篇》講:“福禍不是注定的,都是每個人自我感召而來的?!鄙屏贾俗匀粫姓俸眠\。 我們要知道,擁有一顆善心,勝過建造一座廟宇;多行善事,比整天求神拜佛管用。 積累善行,成就美好的品德,就會讓人變得更加圣明,無量的福報自然而然也會來到身邊。 人這輩子,最大的福氣并不在于出生在富貴之家,而是有一顆善良的人心,有幫助別人的能力。 當我們能夠心懷善意的活著,人生之路才會越走越寬廣。 圖片 02 言談悅人心,言相豐滿 《增廣賢文》講:“一句善言能夠讓人心生溫暖,一句惡語會讓人內心寒涼。” 一個人說話的語氣、態度,決定了他的運氣。要想積攢福氣,首先就要積累口德。 在美國,有對白人母子有一次做了黑人司機的出租車。在路途中,小孩問他的媽媽:“叔叔的膚色為什么和我們不一樣?” 白人母親看著孩子的雙眼,溫柔的回答道:“上帝想讓世界變得繽紛多彩,因此創造了不同膚色的人,每個人都是平等的?!?/p> 黑人司機聽了白人孩子媽媽的回答,內心非常的感動。 想到當初自己也問過母親這樣的問題,如果母親也能這樣回答,也許今天他就不會是這樣子。 經常講善語,不僅表現了一個人的高情商,更體現出了他的教養。 老話講得好:“與人和善,暖似布帛。”內心善良的人,會經常出口良言,尊重別人,讓別人心生歡喜。 除此之外,經常說一些善意的言辭,不但可以幫人遠離禍患,還能積累福報! 晚清中興名臣曾國藩早期就吃了很多說話的虧,后來下決心改掉了自己說話尖酸刻薄的毛病,說話變得更加謙虛和善,人緣也漸漸好起來,仕途也步步高升。 語言具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善意的語言就像一顆種子,能讓人心底樂開了花;惡毒的語言就像一把利刃,斬斷了別人的善根。 常說善言,就是在布施行善。 圖片 03 做事有溫度,行相豐滿 有這么一個故事:一位饑腸轆轆的拾荒老人來到一家米粉店,因為沒錢,在外面站了很久,并不時地朝店里看,看有沒有別人吃剩的米粉。 有位年輕人看到這個情景,讓服務員拿了一個空碗過來,把自己碗里大部分的米粉都倒入空碗里。 吃完自己碗里剩下的米粉,付完錢就走了,剩下的半碗米粉也沒有人過去收拾。 拾荒老人等年輕人離開后,急忙跑到店里狼吞虎咽地把剩下的米粉吃完,然后心滿意足地走了。 店里有個新來的伙計可憐這位老人,拿了幾根油條準備送給老人。 老板卻制止了他,并對他說:“你這么做雖是好心,但會傷了他的自尊,以后他肚子餓的時候就不會在來了。明天你可以做到那個位置,我給你多煮一點米粉,但時候你可以留給他。“ 《道德經》講:“真正的善行,不漏痕跡?!?/p> 真正的善意是默默地關心體貼別人,讓人內心感到溫暖,同時又不會有負擔,對人的幫助沒有絲毫憐憫和可憐的痕跡。 幫助別人,同時給予別人關心和尊重,這才是真正的善行。每天堅持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日久天長,自然會有好的運氣和福氣! 《小窗幽記》里說:“上天如果沒有賜予我什么福氣,那我就通過提升自己的德行來改變命運。” 福深福淺,事在人為;好運厄運,取決自己。命運并非天定,需要自我改變。 一個人的心態決定了性格,性格決定了他的命運,命運又會體現在他的相貌上!心好相就好,人生也自然一帆風順! 愿你我都心懷善念,說好話,行好事,成就圓滿福相,盡享幸福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