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欠了一圈繪本書單的債了。 甚至有好幾個伙伴兒輾轉加上了我的私人微信,懇請推薦繪本,態度小心翼翼。突然有一種被全然信賴的感動。 于是—— 先來第一波——0-3歲寶寶閱讀啟蒙繪本書單,經典&必讀,單本+系列,共80冊。 依然是綜合了女兒的喜好和我的心頭愛。 寫在前頭的碎碎念 我們都知道,孩子閱讀習慣的培養越早越好,孩子天生愛故事,也天生喜歡美的事物,繪本恰好是最好的工具,而親子共讀,則是最好的方式 0-3歲,是孩子的閱讀啟蒙期,也是語言啟蒙期,無比無比重要。 對每一個一起交流的新媽媽,我總會多提這么一句:多多跟孩子說話,即便寶寶剛出生,或只有幾個月大。因為孩子一出生就喜歡和人溝通,他們喜歡爸爸媽媽抱著他、注視他、溫柔地跟他說話。而他們也總會積極回應,比如定定地看著你,淺淺地笑,或張張嘴試圖表達什么。與孩子相處最重要的元素——親密感,就是在這樣的互動中慢慢產生的。 所以,每天和孩子說話,恰恰是為他們提供學習的機會,他們能夠從你的動作、表情、音調、語氣中學習詞語的意思和表達方式,大腦運作機制能幫助他們敏銳地覺察出不同的聲音,組合不同詞匯得出不同意思,這是他們閱讀及語言表達能力的基礎。 為他們讀書,與他們一起親子共讀,就是最好的方法,只要持續和孩子多說話,語言能力就能自然而然的發展。 0-3歲孩子的閱讀特點 0-1歲:聽覺敏感,尤其喜愛韻律感強的文本或童謠。喜歡翻、丟、咬等,用身體感官去探索圖書。 1-2 歲:進入牙牙學語階段,喜歡構圖、輪廓、背景都簡潔的認知圖畫內容,也喜歡動手探索,可以挑選一些大圖認知書,以及具操作性的游戲書和玩具書,讓寶寶體會閱讀樂趣的同時,種下愛看書的種子。 2-3 歲:開始喜歡反復閱讀同一本書,能簡單復述內容,并用自己的話來說故事。重復聽和重復讀同一個故事,其實是幫助孩子在心中建構故事的過程。他們之所以喜歡重復,是因為熟悉的內容能夠幫助他們預測故事情節,而這種準確的預測讓寶寶們獲得極大的成就感。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對日常事物、周遭環境更加好奇,喜歡詢問圖畫書中的人、事 、物,能夠仔細觀察到圖畫上的許多細節,希望媽媽讀出來的內容在畫中都能一一找到。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有提到過,親子閱讀才是最重要的閱讀方式,因為對0-3 歲的寶寶來說,愛閱讀,除了書本身的魅力,更重要的是被爸媽摟抱在懷里一起閱讀的親密感,透過一本書,感受爸媽深深的愛,是小朋友們最需要的養分。 0-3歲寶寶的第一份書單 單本圖書推薦 1.晚安,月亮 [美]瑪格麗特·懷茲·布朗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瑪格麗特·懷茲·布朗的經典之作。 發生在一個房間中的故事,隨著精心安排的種種細節,心也就慢慢地柔軟下來。比如,房間的燈光隨著每一張書頁的翻轉,一點點地昏暗下來。比如,整個故事中都能看到的月亮逐漸升起,隨著翻頁越來越亮,越來越大,直到高懸于窗欞之外。 畫面舒緩愜意,語言極具美感,在人生最初讀到這本作品的孩子,真的很幸運。 女兒2歲讀過這本書后,每天晚上睡前都會跟房間里的所有物品道晚安。 2.逃家小兔 [美]瑪格麗特·懷茲·布朗 明天出版社 瑪格麗特創作的第一本童書,全球暢銷近百年的經典之作。如果你仔細看過《晚安,月亮》的插圖,就會發現,有一幅出自《逃家小兔》。 讀過了這一本書,彩虹糖時不時會說:我要跑走啦。語氣中帶著惡作劇的笑和期待,每當這時候,我就配合她:“如果你跑走了,我就去追你,因為你是我的小寶貝呀!”于是你來我往,就把這個故事演繹一遍。 孩子們一有機會,就會來測試自己在爸爸媽媽心中的重要性,而我們要做的,就是第一時間回應,告訴他們他們有多重要。 3.小藍和小黃 [美]李歐·李奧尼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我最愛的繪本作家李歐·李奧尼的第一部童書作品。 小藍和小黃這一對好朋友,因為一次擁抱變成了小綠,可回家后,父母都不認識他們了…… 這個溫暖的顏色故事,用極簡的方式,給我們講了一種神奇的外在環境之變對事物本身的改變。也許,過去不曾擁抱的顏色,永遠不會知道擁抱后,會發生愛的改變。 4.自己的顏色 [美]李歐·李奧尼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依然來自李歐·李奧尼。 一只隨物而變的變色龍,卻期待能有一個永恒的顏色。于是,它開始了尋尋覓覓的過程。它當然沒有找到永恒不變的事物,但是,它遇到了另一只變色龍,他們生活在一起,于是,就有了與自己一樣的顏色,永遠。 色彩美,畫面美,故事美,語言美。 5.好餓的毛毛蟲 [美]艾瑞·卡爾 明天出版社 這一本的經典程度,大概已經到了凡有閱讀習慣的家庭必入一本的程度了吧。 月光下葉子上的一顆小小的卵,變成了瘦瘦的毛毛蟲,它太餓了,吃了各種各樣的食物后,終于明白,鮮嫩的葉子才是它最好的食物。于是,又瘦又小的毛毛蟲變得又胖又大,接著化繭成蝶,絢麗美好。 這個故事就像是一個魔術,牢牢抓住了孩子們的心。 6.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 [美]比爾·馬丁 文 / 艾瑞·卡爾 圖 明天出版社 這是一本孩子們自己就能看懂的書,不管他是2歲,還是3歲。 比爾·馬丁極富韻律感的語言,配上艾瑞卡爾極富創意的插圖,構成了這一部明麗、繽紛的作品。 “紫色的貓,紫色的貓,你在看什么?” “我看見一只白色的狗在看我。” 一頁一頁往下翻,孩子們愉快地走進千奇百怪的動物世界,并迅速將他們打包裝進自己的記憶寶庫。 往往讀完一遍,彩虹糖會順著這個節奏去延續故事,把目光所及的所有事物,都納入到朗朗上口的節奏里。 7. 和甘伯伯去游河 [英]約翰·伯寧罕 河北教育出版社 約翰·伯寧罕在這本書中為我們呈現的畫面,有一種英倫鄉村田園詩般的景致,一派明媚的夏日清晨圖景,帶著朦朧的美感。 這是我在第一期兒童讀書會上給孩子們讀的書目,讀的過程中,孩子們哈哈哈笑得很開懷。 8.母雞蘿絲去散步 [英]佩特·哈群斯 明天出版社 所有的繪本中,這是讓我和女兒除了親子閱讀外,又找到另一種更快樂的互動方式——角色扮演的第一本,也是玩兒角色游戲最多的一部作品,有段時間幾乎每次散步都會玩。 女兒愛極了扮演傲嬌的蘿絲小姐,昂首挺胸地邁著小步子向前走,而我,就會變成倒霉的狐貍,偷雞不成卻屢遭“磨難”,表演完,我們在一起哈哈大笑。 9.下雪天 [美]艾茲拉·杰克·季茲 明天出版社 這是一個穿著紅雨衣的小男孩,在雪住的清晨,出去外面玩兒雪的故事。 2歲的女兒第一次看這本書時,我們在一起讀了不下10次。一個沒有任何“中心思想”的作品,卻讓大人孩子一起喜愛,大概是因為在里面,孩子們看到了肆意玩耍的樂趣,而大人們,看到了久違的童真和無處不在的詩意。 10. 抱抱 [英]杰茲·阿波羅 明天出版社 這是彩虹糖一歲多開始讀,直到現在依然愛看的一本書。孩子對媽媽的愛,媽媽對孩子的愛,一個擁抱足夠表達。 11.阿羅有支彩色筆 [美]克羅格特?約翰遜 接力出版社 記得有一次與一位兒童機構創始人聊天,她說,她的女兒最愛這一本繪本,幾乎每天都看,她就弄不懂為什么。 原因大概就在于,作者每一筆畫每一個字都是在孩子的邏輯上去創作的,畫面和語言,都真真切切地描畫出了孩子們天馬行空、自由想象的感受。 美國《出版商周刊》將這本書評為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作品之一。 12.親愛的動物園 [英]羅德·坎貝爾 北京聯合出版社 羅德·坎貝爾用這本書創造了有史以來第一本采用不易撕碎的活頁、“翻翻書”式的童書,解鎖了一種全新的童書板式,為此后的文藝作品開創了一種經典的設計范式。 而這個故事,也一貫的簡單清晰、有趣易懂,充滿了想象力。書中的文字一再重復,在閱讀的過程中卻能夠讀到處處都有不同的幽默感。 13.點點點 [法]埃爾維·杜萊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特別有趣的書,顛覆了傳統童書的概念。 從黃色點點開始,隨著一句一句簡單的指令,整本書開始揮灑魔力,吸引孩子熱烈參與。隨著一頁一頁的互動,書的內容也開始產生奇妙的變化,例如:“摸一摸左邊”,再翻到下一頁,通過簡單的指令,手指一點就有好多好多色彩繽紛、大大小小的點點,從白白的畫面蹦蹦跳跳的跑出來,色彩雖然很簡單卻很舒服。很適合低幼些的孩子邊看邊玩。 同系列同作者的作品還有:《變變變》。 14.小金魚逃走了 [日]五味太郎 新星出版社 1歲多的寶寶非常愛的一本小書,作者五味太郎,曾創作了非常多優秀的低幼繪本。 還記得彩虹糖每一次興致勃勃找到小金魚的時候,臉上迸發出來的那種笑容,特別明亮,特別耀眼,特別有感染力。 很神奇的是,在閱讀互動的過程中,1歲的寶寶可以非常迅速準確地把小手指向每一頁隱藏著的小金魚上,不管小金魚是在窗簾上、花叢中、糖果罐子里、水果盤里…… 15.鱷魚怕怕,牙醫怕怕 [日]五味太郎 明天出版社 同樣是五味太郎的作品。小鱷魚因為牙病而去看牙醫,心里怕怕的。牙醫想到要給鱷魚看牙,心里也是怕怕的。于是,雙方都念叨著:“我真的不想看到他,但是我非看不可。” 全文都是一模一樣的臺詞,一模一樣的感受,卻是截然相反的立場。一左一右,相映成趣。 16. 好餓的小蛇 [日] 宮西達也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有沒有想到傳統諾基亞手機游戲貪吃蛇?有時候成人和孩子的喜好并沒有特別的涇渭分明。 這是彩虹糖特別喜歡的一本書。故事情節有趣里透著滑稽,一條滋遛滋遛散步的小蛇,路上遇到了很多事物,于是它吃了好多東西,蘋果、香蕉、葡萄,最后,把一棵樹也吃掉了……這就是宮西達也式的幽默。 試一試,是不是讀完三遍,你的寶寶就可以和你一起讀了。 17.魯拉魯先生的院子 [日] 伊東寬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一個關于分享的故事。從開始,魯拉魯先生特別愛惜的院子空曠又整潔,到最后,魯拉魯先生的大院里,躺滿了各種動物,烏龜、貓咪、狗狗、長頸鹿……沒有文字的一個大跨頁,讓人喜歡極了這種一切盡在不言中的感覺。 簡潔,明快,又溫暖。 18.一園青菜成了精 周翔 明天出版社 又一本女兒能夠倒背如流的作品。 不管在任何時候,我一說:“出了城門往正東”,她一定樂滋滋接口:“一園青菜綠蔥蔥……”樂此不疲。畫面簡潔有韻味,語言簡潔有韻律,于是,成就了這一本高水準的原創繪本 。 19.我們要去捉狗熊 [英]邁克爾·羅森 文 / 海倫·奧克森伯里 圖 河北教育出版社 偶然先聽到了音頻的故事,被吸引了,被吸引的不僅僅有彩虹糖,還有我。 語言太有節奏韻律感了,讓人聽了忍不住就想跟著節奏邁步子。 書買回來一讀,就發現那種享受翻了倍。語言的韻律感配上圖畫的節奏,真真讓人欲罷不能。 故事有趣、節奏輕快,圖畫清新,這是一場令人有身臨其境之感的紙上探險,女兒超級喜歡。 20.小貓頭鷹 [愛爾蘭]馬丁·韋德爾 文 / [英]派克·賓森 圖 明天出版社 還記得小時候,如果一覺醒來,發現媽媽不在身邊,心理頓時就會慌起來! 我們是這樣,孩子們同樣如此。 這本書之所以這么受到小朋友喜歡,又征服了那么多成人讀者,大概就是這細膩的心思,這等待媽媽回來的焦慮,讓每個人都能產生共鳴。 畫面很有特色的一點在于,雖然始終是一個場景,卻透過嫻熟的透視畫法,讓我們看到遠近不同的鏡頭下,三個依偎的貓頭鷹寶寶呈現給我們的不同感覺。 0-3歲寶寶的第一份書單 系列套書推薦 ![]() 21.小熊寶寶繪本(全15冊) [日]佐佐木洋子 連環畫出版社 很多家庭會將這個系列選為寶寶閱讀的第一套書。 從1歲開始讀,到現在書已經被翻得很舊很舊。即便女兒已經四歲,有時候也會抽幾本出來自己翻兩遍。讀的時候嘴角上揚,眼睛晶亮,不知道是想到了之前閱讀時候的美好,還是在閱讀中又發現了更多的樂趣。 22.小鼠波波系列(全7冊) [美]露西·卡曾斯 中國民族攝影出版社 波波是一只善良溫和的白老鼠,喜歡探索身邊的奇妙世界,樂于經歷那些所有低年齡段的小朋友都經歷過的日常生活中的小奇遇和小確幸。 我不止一次向朋友推薦小鼠波波的英文動畫片,和這套翻譯過的繪本。內容很簡單,卻很受小朋友們喜歡。 23.小豬小象系列(全5冊) [美]莫·威廉斯 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小象很細心,小豬卻大大咧咧;小豬總是笑嘻嘻,小象可就不一定;小象總是東操心、西操心,有了他,小豬可以很安心。小象和小豬是最好的好朋友。 特別有趣,特別可愛的一系列故事。 女兒第一次讀看到末尾的蝴蝶頁,看到了一只熟悉的鴿子,問我:“媽媽,這不是那個開巴士的鴿子嗎?”“對,我說,“那本書和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個人,都是莫·威廉斯。” 24.米菲繪本系列1-2輯(全15冊) [荷]迪克·布魯納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被譽為“孩子的第一套圖畫書”的荷蘭國寶級繪本。 作者迪克·布魯納的藝術風格,與幾何抽象派先驅人物——荷蘭畫家皮耶特·蒙德里安的風格一脈相承,善于把更多內容融合在簡單的線條里,需要人們仔細體味。 米菲兔也是這樣,線條柔和流暢,色彩飽和,背景簡單。結合不同的故事場景,對色彩與線條稍作變化,就能夠表現出不同的內容,由此展現角色的情緒和心理。 25.小玻系列繪本(全18冊) [美]艾力克·希爾 接力出版社 一只有著棕色斑點的小黃狗,總是有很多很多的問題,也總是不停歇地到處尋找答案。小朋友在探索周圍世界時,用的就是這種方式,所以,孩子們都愛它。 畫面簡潔,也唯美,色彩柔和優雅。 關鍵是,可以翻著看,一邊看,還一邊玩,就像是一場小小的探險。 以上,0-3歲啟蒙繪本第一波,共80冊,建議收藏起來,慢慢買細細讀。 3-6歲繪本書單,還請期待:) 言君繪本解讀 繪本相關 “ 作者:言君,姑娘四歲,成長在“媽媽”和“兒童文化服務者”雙重職業的路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