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四年,按公元紀年算,也就是公元219年,那么這一年發生了哪些事?三國大批的名將和名人為何會在這一年密集死去? 公元219年,嚴謹點地說,也就是在公元219年前后,這一年可以稱之為三國歷史的一個重要分水嶺。 帶著這兩個問題,我們依據時間線來說一說那一年到底發生了哪些大事? 一、公元219年的歷史大事件 1.公元219年正月,劉備集團黃忠于定軍山斬殺曹魏集團西線統帥夏侯淵。劉備從公元218年進攻漢中以來,與駐守漢中的曹魏名將夏侯淵相持不下。后來夏侯淵終于不耐煩,輕兵冒進,被劉備大將黃忠一鼓作氣、斬殺于定軍山陣前。 2.公元219年5月,曹操與劉備處于相持階段,曹操被迫放棄漢中,把軍隊撤到長安一帶,同時命雍州刺史張既至武都,將氐人五萬余落徙至扶風郡和天水郡一帶居住,劉備拿下占據漢中。 3.公元219年6月,劉備拿下漢中,派劉封和孟達分別攻取了房陵和上庸等地。 4.公元219年7月,劉備在漢中稱漢中王,同時駐守荊州的關羽向襄樊用兵,圍困曹仁于樊城。 5.公元219年8月,曹操派于禁統帥七軍來援助曹仁,被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許昌以南紛紛響應關羽,關羽威震華夏,曹操幾欲遷都避其鋒。 6.公元219年8月下旬至9月,曹操派徐晃去救援曹仁,同時派將領殷署等人率兵十二營增援徐晃,自己也進至摩陂就近指揮。 7.公元219年9月至10月,孫權與曹操暗地結盟,孫權派呂蒙襲取南郡,關羽得知后,與徐晃交戰后撤軍,趕回南郡途中,得知南郡、公安已丟失,暫到麥城修整。 8.公元219年12月,關羽、關平父子帶著很少的隨從從麥城突圍,結果中了埋伏,被東吳擒獲并斬殺。 這是史書上記載的有跡可循的時間軌跡,這是發生的比較大的一些歷史事件。 二、剛過完219年的冬天,魏蜀吳三方都有重要的將領和人物相繼去世。 1.曹魏集團:公元220年3月曹魏集團的領頭人曹操因病逝于洛陽,曹魏大將軍夏侯惇于公元220年4月追隨曹操而去,同年11月,曹丕代漢建魏,曹魏“五大謀士”之一的程昱病故,曹魏外姓大將于禁因被俘回國后被曹丕羞辱慚愧而死,具體日期應該是曹丕稱帝后的第二你公元221年。 2.劉備集團:為替關羽報仇、奪回荊州的劉備在夷陵慘敗后,于公元222年病逝于白帝城。同年因脾氣暴躁而鞭打士卒的張飛在劉備東征前夕被手下殺害。比諸葛亮年長四歲的蜀漢第一謀士、同為劉備股肱的法正,在妙計定軍山之后,于公元220年病逝。同時蜀漢名將黃忠于公元220年8月去世,馬超郁郁寡歡于公元222年病逝,因性格勇武剛烈,關羽兵敗之際沒有施于援手的劉封被劉備賜死等。 3.孫權集團:和呂蒙一起襲殺關羽的“江表虎臣”蔣欽,就在回程的途中病逝,具體時間應該在公元219年12月。剛為蔣欽素服舉哀的孫權,還沒有來得及從傷痛之中緩過來;打敗關羽,收復荊州的第一功臣呂蒙,還沒有來得及接受孫權的封賞,又病倒了,沒多久便一命嗚呼,具體時間應該在公元220年年初。同時孫權堂弟孫皎也是在公元219年病逝。 三、三國大批的名將和名人為何會在這一年密集死去? 從上面統計的歷史大事件來看,公元219年是多場大戰的一年,除了戰爭中的死去的人外,還有瘟疫、年齡、疾病帶來的人員傷亡。 1.因戰爭凋零的名將。曹魏大將夏侯淵在定軍山被斬殺,同年八月,秋水暴漲,于禁被俘、龐德被關羽所殺,隨后關羽、關平父子在麥城兵敗被殺。張飛在劉備東征伐吳前夕因情緒暴躁鞭打士卒被害。 2.因常年征戰、疾病在身而凋零的高齡領頭人。在三國戰亂年代,平均壽命不超過30的時代,曹魏領頭人曹操在公元220年度過最后一個年關后,于3月在洛陽病逝,享年66歲,同時作為對手的劉備因夷陵慘敗一病不起,也因病于公元223年在白帝城病故,享年63歲。 3.瘟疫橫行造成了大量的名人名將凋亡。公元217年冬天,建安文學的代表人(曹操三父子除外)“建安七子”當中有五人(分別是陳琳、王粲、徐干、應玚和劉楨)死于當年冬天的瘟疫,還有孫權集團的呂蒙、蔣欽、孫皎都是青壯年,卻毫無征兆的離奇死亡,回想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戰,也是瘟疫橫行,所以他們的死亡于瘟疫有很大的關系。 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無疑是三國歷史上很特別的一年,大戰、瘟疫是引發大量名人名將密集凋零的誘因。公元220年,就好像三國的一個分水嶺。蜀漢開國皇帝劉備(公元223)、名將張飛(公元221)、黃忠(公元220年)、馬超(222)先后離世,昔日名將只剩趙云。曹魏西線統領夏侯淵(219)、東線統領曹仁(223)、投降前異姓第一大將于禁(221),五子良將之樂進(218)、曹丕首位前將軍張遼(222)、“曹魏五謀臣”中的最后一位賈詡(223)接連病故。 總結:公元219年蜀漢達到最鼎盛時期,然后迅速衰落為三國最弱;曹魏、東吳也進入了休養生息的階段,三國大格局在此后的四五十年里,沒有了驚心動魄的大逆轉。 如同一場流星雨,名將們相繼凋零隕落,劃過黑暗的天際,成為一道道光。 剩下的,只有諸葛武侯的北伐悲歌,子龍的老當益壯,姜維的獨木難支,東吳的末路狂歡,司馬家的陰謀詭計。自此,三國歷史來到了新的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