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人幻想過,地球會不會是高等文明制造出來的產物,而人類只不過是高等文明的試驗品。之所以產生這樣的猜疑,是因為地球和人類文明的誕生實在是有太多的巧合。與其說是宇宙中一個美麗的意外,不如說更像是有人刻意安排了這一切。 事實上地球的誕生存在著兩個令人驚訝的巧合,而這兩個巧合對于人類文明的誕生可謂是缺一不可,這要缺少一個因素,地球的統治者很可能早就易主了。 位居“三環”不冷不熱 首先地球的地理位置十分講究,與太陽的距離不近不遠。太陽系的八大行星由內而外排列在八個不同的軌道上,而地球正好處在第三個軌道上。與其他七個鄰居相比,地球可謂是占據了最有利的位置。先看看水星和金星“兩兄弟”,因為距離太陽太近導致這顆星球長年處于高溫之中。 距離太陽最近的水星最高氣溫能夠達到432℃,不要說人了,就算是微生物上去也烤熟了。也正因為溫度這么高,導致水星名字里雖然帶有一個“水”字,但是水星上連一滴水都沒有,這也就導致水星上不可能和地球一樣孕育出生命。 除了水以外,溫度過高會使水星、金星常年被太陽烘烤,這會導致硅元素高溫變質,變硬形成巖石,于是整個星球被巖石和沙漠所包圍沒有辦法形成土壤,這也就導致植物和動物沒有辦法在這樣的環境中孕育和生存。 而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等行星與太陽的距離比地球遠,距離過遠所帶來的弊端就是這些星球上的氣溫非常低。它們之中離地球最近的火星氣溫都常年在0℃以下,最低氣溫更是達到了-95℃,更不要說天王星、海王星這樣處于太陽系邊緣的行星了。平均氣溫更是達到了零下數百攝氏度,完全不適合生物生存。 由此可見,正是因為地球距離太陽的距離不遠不近,這才使得氣球最終得以孕育出生命。有些人認為其實地球是高等文明實驗的成功作品,而七大行星則是失敗的作品,因為擺放的位置不對,最終沒有孕育出生命,地球的孕育不是巧合,是一次又一次實驗的結果。 具有“衛士”月球 在太陽系中擁有衛星的行星有很多,但是沒有哪顆衛星會像月球一樣特殊。首先,月球的體積非常大,它的直徑達到了地球的1/4,這是太陽系中獨一無二的存在。也正因為月球的體積如此巨大,導致其對地球造成了很多影響,而這些影響也是地球能夠孕育出生命的關鍵。 首先,月球的存在幫助地球擋住一次次來自外界的“襲擊”。科學家認為原本地球是沒有衛星的,然而數百萬年以前一座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路過地球時與地球發生了碰撞,最終兩個星體的碎片組合成了月球,這也是為什么月球有地球物質,也蘊含著地球所不存在物質的原因。 而月球形成后的數百萬年里,它曾為地球擋下了一次又一次隕石和小行星的襲擊。我們通過探測器拍回來的照片可以看到,月球上布滿了大大小小的隕石坑,這些原本都是地球應該承受的襲擊。不僅如此,由于月球的引力作用,地球上形成了潮汐、磁場等一系列有利于人類文明發展的現象。而且月球的引力還影響到地球的自轉角度,使地球形成了比較穩定的晝夜規律,這也導致人類的生存條件變得更加優越。 除此之外,月球還是地球的“充電寶”,因為月球上存在著非常豐富的儲備能源,我們所熟知的氦-3就是其中之一,未來如果地球的能源消耗殆盡,人類一定會想辦法開發月球的能源,只有這樣才能維持人類文明的發展。 然而很多人認為月球之所以能成為太陽系最獨特的一顆衛星,是因為這是高等文明送給地球的禮物,數百萬年的那一次隕石撞擊根本不是巧合而是有人刻意安排的。甚至有人懷疑根本就沒有什么隕石撞擊,如果真的有隕石撞擊并且能留下這么大的隕石,那地球早就散架了,說不定月球的誕生是早就“安排好”的巧合。 總結 人們常常感嘆地球和人類文明的誕生過程中存在了太多的巧合,這些巧合就好像冥冥之中有人刻意安排的一樣,這讓人不得不懷疑宇宙之外有高等文明在操縱著這一切。宇宙對于我們來說充滿了無盡的奧秘,盡管我們從來沒有放棄過對于宇宙的探索,但是在茫茫星辰之中我們渺小得就好像塵埃一樣。 盡管我們費盡心思也沒有辦法走出太陽系,所以很多人認為是有人將我們封鎖在太陽系,而這幕后的操縱者就是高等文明。此刻高等生命會不會像我們平時觀察螞蟻一樣觀察著我們,并為自己創造出了偉大杰作而沾沾自喜呢? 不過這些想法終究只是猜測,一切都要等我們對宇宙進行了更深度的探索之后才能得出結論,所以我們不能停止發展航天事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