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頭皮和顱骨的病變在日常工作中經常能夠遇到,但在許多情況下,它們經常會被忽視,并且在被發現時,由于其非特異性和對病變的不熟悉,會產生巨大的診斷難題。放射科醫生應該對頭皮和顱骨的病變掌握,包括:解剖變異、先天性、創傷性、炎癥、腫瘤和其他病變 頭皮和顱骨的正常解剖 頭皮由五層組成:皮膚;致密結締組織;帽狀腱膜腱膜;疏松結締組織;骨膜 紅線:皮膚; 淡紅:皮下組織; 藍線:帽狀腱膜+骨膜 正常的顱縫:冠狀縫、矢狀縫、人字縫 變異 變異:某些解剖變異可能會被誤認為是病變,比如:擴大的頂骨孔和其他類似顱骨孔、縫間骨、蛛網膜囊腫顆粒;乳突導靜脈;顱骨彌漫性增厚;顱骨過度氣化 A:雙側頂骨孔;B:單側頂骨孔;C:單側枕骨孔;D:擴大的盲孔;E-F:縫間骨;蛛網膜顆粒壓跡 縫間骨 A-C:乳突導靜脈:通過乳突導靜脈將硬腦膜的靜脈竇與顱骨外部的靜脈連接起來;D:顱骨彌漫性增厚;E:額竇過度氣化;F-G:枕骨過度氣化;H:顳骨過度氣化 顱縫過早閉合 A:矢狀縫過早閉合,前后生長繼續,形成一個狹長的顱腦;B-C:人字縫過早閉合,顱腦呈三角形 D-F:冠狀縫過早閉合,注意雙測頂骨繼續增長;E-F:矢狀縫、冠狀縫和人字縫過早閉合,典型的塔狀顱腦 小頭畸形 A-B:先天性寨卡病毒感染的新生兒顱腦尺寸縮小 軟骨發育不全 軟骨發育不全:矢狀位 T1WI 顯示相對較大的顱頂和較小的顱底;前額鼻梁凹陷,枕骨大孔狹窄(黃色箭頭) 腦膜膨出/腦膜腦膨出 腦膜膨出/腦膜腦膨出:特征是大腦和/或腦膜組織通過顱骨和硬腦膜的先天性缺陷突出,通常位于中線或中線附近,并伴有可觸及的腫塊,在枕部位置更常見(75% 的病例),CT 有助于評估骨缺損的大小和邊界,MRI 是評估腦膨出內內容物的最佳成像方式 多種腦膜/腦膜腦膨出 頂突閉鎖 頂突閉鎖:它們是由腦膜和殘留纖維組織等組成的良性畸形病變,通常位于中線,被皮膚覆蓋。MRI 是能夠很好的觀察內容物,靜脈血管造影 MRI 可能顯示偶然的原始鐮狀靜脈持續存在,以及靜脈竇的其他異常 矢狀位 T1WI 和矢狀位 T1WI MIP 增強顯示頂部皮下結節(綠箭頭),增強與上矢狀竇相通,與永存鐮狀竇共存(紅箭頭) 枕骨孔樣缺損,增強與竇匯溝通 頂部皮下腦脊液信號,與永存鐮狀竇共存 顱骨膜血竇 顱骨膜血竇:由顱內和顱外靜脈引流之間通過異常交通組成。對比增強可以顯示由蛇行血管組成的強化顱外腫塊,是評估異常靜脈解剖的最合適手段 注意通過(黃色箭頭)顱內和顱外靜脈引流之間的異常溝通 頂部皮下顱骨膜血竇,可見流空血管,溝通顱內外動脈 血管瘤 血管瘤:T2WI 血管瘤表現為高信號,可能存在內部網狀低信號分隔,增強后明顯強化 神經纖維瘤病 1 型神經纖維瘤病患者,枕部皮下叢狀分布的腫瘤,T2WI 高信號,明顯強化 先天性皮膚發育不全 先天性皮膚發育不全:一種罕見的疾病,特征是皮膚局部缺失。頭皮缺損與下面的骨和硬腦膜缺損有關,并伴有大腦和矢狀竇的暴露 注意左頂不區域局部缺少顱骨和皮膚(紅色箭頭) 顱骨發育不全 顱鎖骨發育不全:一種以持續性囟門和鎖骨發育不全/發育不全為特征的骨骼發育不良,具有廣泛的表型變異性 顱骨創傷 皮下氣腫+線性骨折+乒乓球樣骨折 生長性骨折 生長性骨折:又稱軟腦膜囊腫,是顱骨骨折的晚期創傷后并發癥,其表現為腦脊液或腦實質突出到皮下組織,隨后骨折擴大。在隨后的研究中,CT 顯示為擴大的骨折,MRI 可以識別骨缺損及其內容物 軸位骨窗 CT 顯示額骨右側骨折,在 6 個月后骨折間隔增寬。另一名患者在軸位 T2WI 和 FLAIR 上顯示骨質缺損,額骨上充滿囊性病變(黃色箭頭) 蔓狀動脈瘤 是一種罕見的頭皮動靜脈瘺,它們可能是先天性的,也可能是創傷后的。在大多數情況下,顳淺動脈是瘺的主要供血來源,血管造影是首選的檢查方法 注意到繼發于頸外動脈分支動靜脈瘺的頭皮淺靜脈明顯擴張 小結 顱骨和頭皮是解剖變異和多種疾病的部位,圖像模式有時重疊,因此,放射科醫生對這些疾病的掌握對于更準確的診斷非常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