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有云: “父母之愛子,為之計深遠。” 從孩子出生,到長大成人,每一步父母都有父母把關,為之謀略。 而結婚,是父母們能為孩子把的最后一道關。孩子成家后,父母就要學會退出。 結婚,更是孩子第二次重生的開始,決定了他們下半生的生活狀態。 可憐天下父母心,孩子結婚之前,請一定要告訴孩子: 結婚,盡量找這三種家庭! 01 通情達理,和睦相處 古語有云:家和萬事興! 《周易》上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和睦的家,父母三觀正,孩子懂謙讓,這樣的家,必能長久興旺! 家庭是否和睦,預示著這個家里的人是否懂得包容,是否知道謙讓,是否活得體諒,是否心胸寬廣。 和睦的家庭,養出來的孩子,替人考慮,為人著想,懂得包容。 與這樣的人生活,組建新的家庭,才會有風和日麗的日子,而不是每天都被暴風驟雨充斥。 和睦的家庭,養育出來的孩子,多半人品厚重,多半懂得感恩。 結婚,是一輩子的事,要面對很多,夫妻之間會有分歧,前進途中會有風雨,日常生活會有爭吵。 這個時候才最考驗人心,懂得包容的人,往往能把事情處理的很好。 如若能與和睦家庭的孩子成為伴侶,是一生最幸福的事。 02 孝順父母,心懷感恩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
感恩,是生而為人必備的情感。 養出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不管其是否有出息,都是為人父母最大的成就。 “百善孝為先”,結婚前,去看看對方與父母的相處方式,可看出未來與他組建的新家庭是否有福報。 就像那句廣為流傳的話:“對待父母的態度,是你最真實的人品。” 人品好的人,無論走到哪,路都是通暢的。 相反,人品差的人,內心深處的陰暗黑洞,早晚會吞噬良知。 與這樣結婚成家,無異于把自己安放在懸崖邊緣。 這樣的伴侶,永遠不會感恩我們在婚姻和家庭里的付出。 他們只會看到自己的苦和累,然后把這一切,歸咎于你。 婚姻,不是一個人的孤軍奮戰,而是兩個人的互相配合與彼此成就。 結婚前,應該到對方家里看看,看看與你即將步入婚姻殿堂的那個人是怎樣對待父母的。 而他的父母,又是怎樣對待自己父母的。 不孝之人,不可娶,也不可嫁。 03 三觀契合的家庭 知乎上有一個熱門提問: 和男友家三觀不合,習俗、價值觀差異大,該結婚嗎? 其中有一條回答是:影響到兩人關系就別結婚了,三觀是底線問題,建議慎重。 蔡元培在《中國人的修養》里寫道: “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學校也。一生之品性,所謂百變不離其宗者,大抵胚胎于家庭中。”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有什么樣的父母,就會有什么樣的孩子。 家庭氛圍,對孩子的影響很大。 因為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性格。 如果在一個家庭里父母是開明有素質、三觀很正的人,那么他的孩子也不會差到哪里去。 婚姻最怕什么? 最怕三觀不合,習慣不同。 只有相似的兩個家庭才能更好融合,相差太遠的只會雞飛蛋打,最終將日子過得一地雞毛。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想結婚了,一定要找個三觀契合的家庭。 婚姻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進入一段婚姻,除了有愛,還要看適不適合。 三觀不同的家庭,真的不能結婚。 04 羅蘭說:對愛情不必勉強,對婚姻則要負責。 年輕人在步入婚姻殿堂前,難免會被愛情沖昏頭腦。 為人父母,對孩子婚姻大事的指點與建議,不可或缺。 當局者可以「迷」,但旁觀者一定要「清」。 |
|
來自: hercules028 > 《feeling、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