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碳達峰...今年新詞不斷產生,變局也在默默醞釀和發生。在這些表象和熱點之下,早已預示著社會和國家未來發展的趨勢。 新事物的發展和變化不可能是一天完成的,任何事情都需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如果你光顧著圍觀看熱鬧,無疑又會錯過新的趨勢。 報告醬梳理了五大行業的熱門報告,給出這些行業的趨勢展望。它們分別是:科技、雙碳、軍工、大健康和大消費。希望能夠借助巨人的力量,幫助我們一同更好地理解并把握住2022年行業發展趨勢! 2022科技展望 “科技與IT”成為當下中國商業市場乃至整體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議題。 我們每一個人都正在時代的洪流中親歷這樣的變化——數字科技深入滲透工作生活,從消費娛樂,到生活服務,再到產業革新;科技與IT企業大量涌現,成為商業世界中最受關注的“寵兒”;而更多企業則正在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過程中,一邊向新興科技積極靠攏,一邊也觀望和尋求最適合自身的轉型路徑。 經過與供需雙方的持續磨合與業務鍛造,科技與IT領域的發展趨勢和方向正逐漸清晰起來:能夠切實賦能生產、最大限度體現技術利他性的公司、業務和模式,都能夠在未來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 達摩院《2022十大科技趨勢》將 AI for Science 列為重要趨勢,無疑是看到了人工智能和傳統科研結合帶來的巨大潛能。 艾瑞咨詢《2022年科技與IT十大趨勢》認為,需求影響供給的客觀規律在科技領域更加顯著,需求上的增減、融合和分裂,都對供給側廠商提出了更快速敏捷的要求;其次,為滿足上一輪需求做的技術研發、架構調整和業務布局,又會反過來推動新需求的誕生。 在這樣往復的供需磨合下,可以清晰地看見2021年中國科技與IT行業可喜的變化:更加務實、更加落地、更加貼近需求、更加人性化...... 甲子光年《2021中國科技投資趨勢報告》更加細節和全面,整體涵蓋宏觀分析、細分賽道研究及觀點總結三個層級。并選擇了八大行業——智能制造、工業機器視覺、云計算、電商SaaS、半導體、IC設計、機器人、倉儲物流機器人進行深度分析,從產業特點出發,分析目前市場痛點、產業鏈競爭格局、剖析中國企業的優勢,挖掘產業核心投資價值。 另有不同觀點的是,摩根士丹利《亞太地區科技行業2022年展望:減速帶》認為:隨著金融狀況收緊和盈利增長放緩,亞洲科技公司12個月的風險/回報以當前價格來看似乎沒有吸引力。摩根更喜歡在1H22具有長期增長和定價能力的股票,并希望在2H22重新參與周期性低迷的科技股。 相關報告(點擊標題閱讀原文) 2022雙碳展望 氣候變化正成為備受矚目的全球議題。對于整個人類社會來說,它就像被打開的潘多拉之盒,復雜影響難以評估。回想即將結束的這一年,多發的極端天氣和災難事件,也在時刻警示我們所面臨的嚴峻局面,更警示我們必須盡快采取行動。 報告醬選取了7篇節能環保方面的最新優質報告,來看2022雙碳趨勢——關鍵詞為:可持續、創新、轉型。 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2060年世界和中國能源展望(2021版)》認為,應對氣候變化需要全人類共同相向努力、需要多種能源協同發展。從世界看中國、從能源看油氣,展望中長期能源發展趨勢,為讀者提供一個理解未來能源系統的全新視角,是研究和編寫本報告的初衷,希望能引發業界對未來能源發展的思考與討論,為國家能源戰略和能源企業發展規劃的制定提供參考。報告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世界能源展望部分與中國能源展望部分。 招商銀行《新能源行業碳中和碳達峰系列研究之總述篇》認為整個“雙碳”行動將會按“雙新”的趨勢有序推進,即“新能源”與“新電氣化革命”。同時伴隨著新型節能技術的持續發展與森林碳匯的不斷建設,“碳中和”的終極目標或可如期甚至提前實現,期間或將伴生出百萬億元規模的市場投資需求。 阿里巴巴《碳中和白皮書2021》,表明企業將以“負責任的科技、可持續的未來”為核心,提出三個減碳承諾“運營碳中和、價值鏈碳強度減半和生態減碳15億噸”,這些承諾的實現,建立在“能源轉型、科技創新、參與者經濟”這三個支柱之上,這也是阿里未來努力的核心方向。 申萬宏源這篇主要分析了“十四五”背景下,水和大固廢行業,認為行業由“重”轉“輕”趨勢將持續。 相關報告(點擊標題閱讀原文) 【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2060年世界和中國能源展望(2021版) 【招商銀行】新能源行業碳中和碳達峰系列研究之總述篇:雙碳下的“雙新”趨勢 2022軍工展望 2021年3月,我國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明確指出“要加強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一,全面加強練兵備戰,提高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戰略能力,確保2027年實現建軍百年奮斗目標。” 2021年7月,強調“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2021年11月,再次提出“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十四五”期間將成為實現建軍百年目標的重要窗口期,行業景氣上行確定性較高。 申萬宏源認為,隨著大額長期合同的落地,疊加軍工產業鏈層級較多,行業的產品交付周期較長的特點,不同產業鏈層級已經陸續進入各自業績兌現周期。報告首先回顧行業的中長期邏輯,然后重點描述行業的5大短期變化。結合長、中、短期行業邏輯,以及產業鏈業績分化的節奏,精選了三條投資主線。 財信證券認為軍機與航空發動機產業鏈相對具有較高的景氣度;東亞前海證券重點關注航空、航天、新材料、信息化板塊;廣發證券看好賽道空間佳兼具較佳競爭格局標的,配置價值上升。 具體賽道及標的,可以點擊報告標題閱讀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