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討論法提升寫作深度 ——以“( )也是財富”為例 江西省宜春中學 劉京平 如何引導孩子們寫出有深度的作文? 可以試試追問法。 劉老師跟孩子們說話, 以( )也是財富為例。 孩子們很開心, 紛紛脫口而出: 時間也是財富, 健康也是財富, 誠信也是財富, 金錢也是財富, 知識也是財富…… 劉老師告訴孩子們: 這些都是眾所周知的大道理。 如果別人對我們講這種大道理, 你要開心地聽嗎? 我們跟人家說話, 潛在的前提就是, 我們要提醒人家。 而我們之所以要提醒人家, 就是很可能人家不知道, 或者人家平時容易忽略。 金錢是財富,有誰會忽略嗎? 時間是財富,有誰會忽略嗎? 不會忽略的,就無需我們提醒。 為了取得一句話點醒夢中人的效果, 我們必須讓自己的觀點, 有深度,有新意,有針對性。 大家想想,人家容易忽略, 或者不會覺得是財富, 但實際上真的是財富的東西, 都有什么呢? 孩子們思考了一會兒, 陸續開口說: 自信也是財富, 細心也是財富, 好同桌也是財富, 有獨特的愛好也是財富, 誠實守信也是財富, 樂觀也是財富, 會說方言也是財富, 困難也是財富, …… 劉老師表揚了他們,并提示: 大家能不能說說, 你剛才那句話, 是想提醒誰? 你為什么要提醒他? 如果覺得剛才那句話沒有特別強的針對性,我們還可以換一句。 現在,我們把剛才說的, 全部從記憶里刪除, 重新來一輪, 看看大家有什么好想法要說。 同學們沉思了一會,再次輪流發言: 我想提醒我爸爸,充足的睡眠也是財富,因為他總是喜歡熬夜打麻將,白天哈欠連天; 我想提醒我的媽媽,好脾氣也是財富,因為她喜歡動不動就發火,搞得家里雞飛狗跳; 我想提醒我的同桌,擁有興趣愛好也是財富,因為他只知道學習,平時一點娛樂都沒有,實在太可憐了…… 看到孩子們的想法越來越具體真切, 劉老師很高興。 于是再次提高要求: 大家能不能總結出有可能全世界就你知道的一個道理,經驗,或者教訓? 最好是你根據自己的切身體會總結出來的, 最具個性化的結論。比如: 害羞也是財富, 懂得裝憨也是財富, 能夠拒絕也是財富。 孩子們躍躍欲試,思路大開。 劉老師因勢利導,對孩子們說, 請記住,這種寫出了自己獨特經歷獨特感受的真文章,天然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 |
|
來自: 新用戶37829311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