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傾城之戀 前不久,在圖書館找到一本《常州青果古巷》一書,由陸志剛和包立本主編,由此了解到常州青果古巷與常州前后北岸一樣,是歷代(尤其是明清兩代)名人聚居之地,歷史遺存相對集中的僅存的兩個街區,是常州的文化瑰寶,目前開放已得到全國乃至世界的關注與關愛,穿梭來訪這條古巷不計其數,在此感嘆歲月的流光易逝,朝花夕拾,寫下此篇,惟愿常州文化,走向世界。 青果歷史 青果巷是傳承常州傳統文化的名巷,有江南名士第一巷稱號。青果巷是有文化氣息的,前些年巷東還有新坊橋小學,中新橋對面是縣立師范,據說是愛國七君子之一史良的母校,蔣氏宗祠、惲鴻儀故居、顧孝子祠位于青果巷中段天井巷南口西側,無產階級革命家瞿秋白出生在青果巷八桂堂花園天香樓二樓,從《常州青果古巷》書中一一了解,如今大部分恢復了原來的模樣,青果巷二期、三期工程在不斷修繕之中。4月23日,世界讀書日暨常州迎來解放70周年紀念日,與眾多博友一道參觀青果巷,并聽取邵志強先生一路的介紹和保護規劃會議,看到青果巷由“神仙顏值”變成具有濃厚現代氣息又不失古色古香的風雅小巷,徜徉在傳統文化和現代潮派氣息里,心情獨自蕩漾。今后,老中青愛民國裝扮的世界各地游人可以經常踏著這條青石板古巷,穿著優雅的旗袍,在云煙氤氳之中,撐一把油紙傘,肩挎鐵皮包,以歷史為根,融文化筑魂,演現代學術,傳創新精神,人人成為傳播中國常州青果文化使者,豈不美哉? 青果巷不單單是一條古老的弄堂,更是常州眾多名人兒時土生土長的搖籃。被譽為“中國現代語言學之父”的趙元任,是中國現代語言和現代音樂學先驅,其故居位于青果巷東段北側、青果巷16弄西側,他曾在回憶錄中寫到:“我們常州的房子在城里中間兒的青果巷,是從我曾祖下來三房一塊兒住的一所大房子。我為什么為這房子說的這么詳細吶?因為我在這個家住了這么久,過了多少年還常常兒做夢夢見在那長黑過道兒里跑,或是睡得后進第二間屋子里的床上聽外頭下雨的聲音。一個人小時候兒經過的事情,住過的地方印在心里頭比什么都深。醒的時候兒覺著從前的事情好像遠的不得了。可是做起夢來舊地方又活像在眼前了。”我雖不是名人,但趙先生描述的兒時青果巷印象與我在一篇博文中所述說寨橋印象如出一轍,春風拂面,枕著美麗的河畔入夢,少時求學的甘苦,與長大成人后的功名利祿,能不憶青果巷?每當去工作或逛街時踏著青石板路過那長黑過道,我就常想這長長的過道無非是江南人家竄門過道兒方便,沒曾想這長黑過道就是趙元任先生兒時玩耍快樂的地方,又想如今修葺一新的青果巷長黑過道兒能派什么用場?會不會被商家拉來幾個COSPLAY美女帥哥做宣傳,擬或保留原樣過道兒,因只能一個人通過,長黑過道兒名不虛傳。再看長黑過道兒,已是燈火通明,兩面白墻粉刷一新,通過此道有一種神秘感,仿佛穿越時空隧道,忽見對面河道楊柳青青、春光明媚、豁然開朗之意境。青果巷之長黑過道兒簡單妙哉! 青果文風 江南多水,古城多巷,高墻深院,青磚黛瓦。2019年5月22日的一個夜晚,乘坐6路車到達青果巷,參觀鱗次櫛比的古建筑,尋覓古人蹤跡,以為這里應該是清幽雅靜,不料熱鬧非凡,游人如織,剛想拍照,立馬人群晃過,都是家人三五一群,情侶一對逛巷。 青果傳承 目前青果巷從4月29日開放至今,發現喜歡這方面的知識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我無意走進一家茶舍書吧,年輕的女大學生在此兼職,但她并不清楚此地有何典故,說會花功夫查找并告知前來的游客,但真正了解的不多。中老年人會順著解說標識燈牌辨別是哪位名家住址。好在市里教育局已經頒發了《青果巷街區解說詞》通過微信、QQ、抖音、臉書等多種形式發布在網絡里,希望年輕人多了解歷史知識,宣傳我們常州的青果巷。所以強烈建議常州青果巷多些志愿者解說人員,尤其是開店的小主在宣傳店內特色的同時也廣泛宣傳一下此地是哪位名家住處及相關歷史知識,做好小本生意的同時(物件價格適中、平民化),不忘宣傳常州青果巷的名人名事。 青果古巷,舊式民居,環境雅致,與南京的夫子廟,鎮江的西津渡,無錫的南長街,蘇州的觀前街,揚州的東關街有得一拼,期待有大手筆!青果古老文明已經受到現代氣息的侵襲,如何將現代氣息與古老文明和諧共生是我們常州人共同關心的課題,去過青果一期開放的游人已經感知到古老與現代,繁華與幽靜,商業與文化,房屋建筑與河水綠地,共奏一首完美和諧的交響曲,很有層次感和年代感。前些年,市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總是往金壇茅山的東方鹽湖城和寶盛園跑,試想不久家門口的古巷可以讓廣大中小學生綜合實踐活動走走,嘗嘗青果巷的蝦餅、麻糕、青團、臭豆腐、馬腳爪和梨膏糖;看看常錫文戲,儺舞,留青竹刻,“鄉土奇葩”手繪梳篦、虎頭鞋、亂針繡這些常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了解常州的古老文明。像陽湖縣城隍廟戲樓可以不定期的舉辦民俗風情展示會、常州錫劇演唱會、COSPLAY裝扮會、地區非遺文化和文創產品展示,民國風情體驗,完善旅游資源,弘揚常州文化。 生活在這樣一個有韻味的江南小城,希望孩童少年從小就汲取常州溫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并報之以深深熱愛,希望常州的規劃決策領導擁有大智慧,走歷史人文、書香文脈風,相逢今生青果巷之尋夢小巷,還看今朝青果巷之人才濟濟! 關注我們,一起努力 何雁,中學英語教師,常州市通訊員,現任職圖書館,《中國常州網》龍城博客博友,多篇文章發表《揚子晚報》、《現代快報》、《常州日報》、《常州晚報》等,業余愛好乒乓球、羽毛球運動,兼職中國常州乒乓球、羽毛球裁判,執裁過國際青少年羽毛球比賽、大、小師賽以及省、市大型乒乓球俱樂部比賽。 |
|
來自: 120035948@qq.... > 《高安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