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行業數據,就用行行查
?? www.hanghangcha.com

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推進云網協同和算網融合發展。加快構建算力、算法、數據、應用資源協同的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
數據中心行業是數字經濟的“基礎底座”。在當前數字經濟發展需求和政策紅利的雙重作用下,近年來國內市場規模持續擴張,2020年中國數據中心行業規模達到1958億元,2015~2020年CAGR~30.4%,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受益于元宇宙建設推動及供應鏈緩解,根據Dell'Oro預測,2022年全球數據中心的資本支出預計將增長17%,其中超大規模云服務提供商的數據中心支出將同比增長30%。 IDC(Internet Data Center)即互聯網數據中心,是指一種擁有完善的設備(包括高速互聯網接入帶寬、高性能局域網絡、安全可靠的機房環境等)、專業化的管理、完善的應用的服務平臺。
數據中心產業鏈
從IDC產業鏈角度出發,主要分為基礎設施、IDC增值/托管、應用/服務三個環節。
上游供應商包括IT設備和支持性設備,其中IT設備包括服務器、交換機、路由器等,支持性設備包括土地、通信網絡、電源、散熱、機架等。
上游:資源交換設備 目前國內提供云計算服務器的服務水平差異較大 ,由于云計算服務器是一個比較廣泛和復雜的概念,技術涉及面相當寬,對云計算研發的企業有較高的資金和資料的要求,其上游涉及較多關鍵零部件。長期來看,隨著國內廠商進一步突破核心技術,包括國產整機廠商在內將掌握更多核心技術,比如國產CPU、板卡、AI芯片和CPU高速互聯芯片等。國產關鍵部件包括長江存儲SSD等關鍵技術領域的突破。掌握核心技術的國產整機廠商包括浪潮信息、中科曙光、新華三、華為、聯想等。交換機頭部廠商主要有華為、新華三、思科和星網銳捷等;機房空調主要企業有英維克、佳力圖、依米康和艾特網能等;UPS主要參與公司有伊頓、科華、科士達和臥龍電驅等。光模塊是光電轉換的核心組件,受益于近年來數據流量的爆發,行業規模快速發展。光模塊行業根據下游的不同可以分為數通市場與電信市場:數通光模塊主要受益于大型云廠商交換機更新換代與網絡架構的變化,新型數據中心葉脊架構相對于傳統三層架構氣需求量預計將提高大約5倍。電信光模塊主要受益于5G網絡建設對于高度光模塊需求與整體數量需求的增加。由于中國廠商在供應鏈與制造成本上的優勢,預計2021年中國光模塊廠商的全球市場占比有望超過50%。 光模塊的市場巨大,其中光器件代表性企業有光迅科技,博創科技、天孚通信、華工科技、華為海思等等,光模塊代表企業有中際旭創、博創科技等。Lightcounting預測全球光模塊市場有望從2020年的80億美元提高到2026年的145億美元,CAGR=10.4%。中游:IDC服務商 中游是IDC服務和解決方案提供商,是數據中心產業建設的主力軍,對上游的資源進行整合,提供穩定高效的IDC服務和整體結局方案。 我國IDC市場格局以三大運營商為主導,與第三方IDC企業、云服務商共存發展。目前電信運營商受益于網絡帶寬建設、資金以及客戶資源等優勢,始終占據較大市場份額(占比約為國內市場的50%)。第三方IDC廠商通過在安全性、可靠性、服務廣度等方面的競爭,在IDC服務方面的專業性越來越強。在數據中心建設速度、定制設計、成本管理及運維質量等方面的優勢逐漸體現,也更能適應企業個性化的需求,近年來有增長的趨勢。頭部第三方服務商具備資源稟賦與成本優勢。目前第三方IDC廠商主要有萬國數據、世紀互聯、秦淮數據、光環新網、寶信軟件、奧飛數據、鵬博士、數據港、科華恒盛等。未來數據中心市場格局有望復刻國外IDC成熟市場的發展路徑,由第三方運營商主導,同時云計算互聯網企業將擴大與第三方運營商、電信運營商的合作建設,以期充分發揮運營商的網絡帶寬優勢與第三方運營商的運維優勢。 資料來源:中國信通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