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時代的發展,女性的思想也有了很大的改變,不像以往要遵循三從四德,以家庭、丈夫為主。現在的她們能夠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家庭和感情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 其實早在抗戰時期就已經出現了這樣思想獨立的女性,她們不被當時的社會所累,而是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把自己奉獻給革命事業。鄧穎超的母親楊振德就是這樣一個人,她57歲的時候才參加紅軍,丈夫曾經是光緒帝的御前侍衛,最終女兒還嫁給了開國總理。 一、楊振德 楊振德是一個典型的長沙姑娘,出生在這樣一個革命之地也意味著她將來要走向革命的道路。楊振德出身在一個商人之家,家中本來非常富裕,是一個世家,但是因為清朝末期家里人都一心想要走仕途,所以家中的生意也逐漸沒落,這個商人世家最終也潦草收場。 因為楊振德的父母一心走仕途,所以她從小就受到了家里讀書氛圍的熏陶,她也有一顆求知的心。雖然家里的生活沒有原來的生活富裕,但也算是家庭和睦非常幸福。可是好久不長,她的父母因為染病而在她年輕的時候就相繼去世了,小小的她就承擔起家庭的重擔。 父母的離世給她造成了很大的打擊,所以她開始走上了學醫之路,她想憑借著自己的努力,減少被疾病帶走的人,也能讓每個家庭都過的圓滿和幸福。 楊振德在父母走后一直靠自己的努力生活,隨著她學醫的時間越來越長,她的醫術也越加高明。在她行醫過程中遇見了一個人,叫鄧延中,他是清朝末期鎮守邊關的大將,是遠近聞名的大將軍。兩個人一見面,楊振德就被他身上的氣質所吸引力了。 當時鄧延忠的妻子因病去世,鄧延中還處在悲傷中沒有走出來,楊振德陪伴他走過了那段難熬的時光。后來八國聯軍入侵,鄧延忠作為清朝的將軍,也一馬當先參加了戰斗,并且在中法大戰中立下汗馬功勞,最終成為了皇帝的御前侍衛。 二、生下鄧穎超 鄧延忠從戰場上回來之后就和楊振德結婚了,兩個人婚后過的也很甜蜜,并且楊振德還懷了孕。懷孕的時候她也沒放棄出診,一邊治病救人,一邊打理家事也算是過的非常幸福。孩子降生之后,楊振德非常高興還給她起了一個乳名叫玉愛。 因為是女兒,所以鄧延忠非常不高興,甚至一度想把孩子送走,畢竟那個時候重男輕女的思想還根深蒂固的存在。楊振德為了守護女兒向他發了很大的脾氣,這與平常的她很不一樣,鄧延忠看到楊振德非常堅持,所以不得不留下了這個孩子。 鄧延忠對于這個孩子關愛有限,楊振德就自己一邊照顧孩子,一邊出診治病救人。這是楊振德第一次展現出她思想的超前性,第一次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與一向強勢的丈夫說不。后來鄧延忠因為在朝堂上得罪了人,他被誣告玩忽職守,因此他被發配邊疆了。 一夕之間,楊振德的丈夫從民族功臣變成了發配邊疆的戰犯,因為家里也沒有太強大的靠山,所以只能執行命令。走之前楊振德去見了他最后一面,最終鄧延忠客死異鄉。因為楊振德的丈夫成為了朝廷的要犯,導致她也不能繼續當一個醫生,她只能帶著孩子遠走他鄉。 楊振德是一個堅強的女人,更是一個堅強的母親,小的時候父母離世,楊振德就靠自己的能力慢慢成長為一個醫生。長大后她成為了女兒的支柱,從此兩個人相依為命。好在鄧穎超長大之后非常懂事也很體諒自己的母親。 為了補貼家用,楊振德不僅給人看病還成為了一名家庭教師,因為小的時候上過學,所以楊振德的能力當一個家庭教師綽綽有余。最辛苦的時候,楊振德要同時當四個家庭的家庭教師,這樣就是為了能夠給自己女兒一個好的生活條件。 三、參加革命 鄧穎超長大之后,逐漸走向了革命的道路,楊振德在女兒的影響下,也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鄧穎超畢業之后在天津當老師,并用其掩護身份為黨組織傳遞情報。而楊振德看到了女兒經常參加地下工作,她有的時候也會幫助她們順利完成工作,進而逐漸接觸了地下工作。 楊振德在她五十七歲的時候仍然堅持參加革命事業,并且主動要求進入蘇區為將士們治病。鄧穎超本來想著母親的歲數越來越大了,不適合參加革命了。但是楊振德卻堅持年齡不是問題,只有思想才是問題,就這樣她成為了蘇區年齡最大的軍醫。 后來鄧穎超認識了周恩來,兩個人逐漸將革命友誼上升成為革命愛情,楊振德也收獲了一個優秀的女婿,周恩來的身份也曾經為楊振德帶來危險。因為周恩來的身份特殊,所以與周恩來有關的人也都成為了國民黨的目標,楊振德就曾經被抓捕過。 進入國民黨監獄的楊振德卻非常冷靜,像一個非常有經驗的老紅軍一樣。面對敵人她不卑不亢,始終保持著共產黨人的驕傲。后來在國共合作時期,楊振德才被解救出來,被救出來之后,楊振德依然堅持走向一線為士兵們治病。 總結 楊振德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她五十多歲的時候才加入紅軍,成為一名革命戰士。又因為培養出來了一個優秀的女兒,有開國總理給她當女婿。楊振德是革命時期典型的優秀女戰士,把自己都獻給了革命事業,同時還是一個好母親、好老師、好醫生,被人佩服。 楊振德是新時代女性的代表,她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追求,不依附于任何人,自己成為自己最堅定的靠山,她是現在新時代的女性的榜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