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聽到棗紅馬詳細的救人過程,感慨萬分,瞬間覺得人不如馬,應該說是我不如馬。棗紅馬的忠誠、勇敢、矜持、自尊、溫和、靈性等優良品質是我所不具備的。 最早對馬有印象是在電視劇里,也不知道是古裝劇的還是抗戰劇:戰火紛飛,烽煙四起,一匹匹駿馬疾馳而過,奔向對面的軍隊,雙方展開熾熱的戰斗。參戰是他們的使命,只有上戰場,他們才會感到異常榮耀。 在戰場上,他們各個機智勇敢,躲過彎弓射箭,躲過了連天炮火,躲過了橫飛的子彈,他們載著主人,建功立勛,立下汗馬功勞。 通人性的牲靈啊,你見主人負傷而亡,馱著主人,送回家去,讓主人得以體面的安葬。最不想看的一幕就是你也倒下了,倒在戰場上,與主人共榮辱。最不想看的是人刀相搏,連累無辜的你。你在刀光劍影中,傷痕累累,痛苦嘶鳴。 通人性的牲靈啊,在那長征路上,也是你既馱著重擔,又舍己為人,要是迫不得已,紅軍戰士也是絕對不會對你下手的。但你依然沉默,奉獻出自己的生命,挽救了紅軍戰士,挽救了革命。 通人性的牲靈啊,你那一跪,跪出了高貴,跪出了尊嚴。在你膝蓋受毀,生命危亡之際,你是那樣的坦然,你依然風度翩翩,保持著你昔日獨有的風姿。你雖沉默不語,但那默里發出的卻是雷人的大音。 此刻,我的無言是多么的蒼白無力,其實四個字“我不如你”就完全概括了我今天想說的所有,只為了湊數字,不得不多廢點話。既然都廢話了,那就多廢點話。 “在黃沙莽莽的回疆人漠之上,塵沙飛起,兩騎急馳而來。前面是匹高腿長身的白馬,馬上騎著個少婦,懷中摟著個七八歲的小姑娘。后面是匹棗紅馬,馬背上伏著的是個高瘦的漢子,背中長箭。他們身后數里外,黃塵滾滾,大隊敵人正在追來。……” 你出現在金庸的這篇中篇武俠小說《白馬嘯西風》中。 你出現在元代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 》中。 你本是西海龍王三太子,后因南海觀世音菩薩出面才免于死罪,被貶到蛇盤山鷹愁澗等待唐僧取經。無奈你不識唐僧和孫悟空,誤食唐僧坐騎白馬,后來被觀世音菩薩點化,把玉龍的項下明珠摘了,楊柳枝蘸出甘露,變化成白龍馬,皈依佛門。取經路上供唐僧坐騎,任勞任怨,歷盡艱辛,功成后,終于修成正果,取經歸來,超越凡龍,還個金身正果,被如來佛祖升為八部天龍廣力菩薩。后在化龍池得復原身,盤繞在大雷音寺的擎天華表柱上。
龍馬有腳力,貴恒明方向。 你依然告誡世人,要明方向,守真心,最終定會成功。 ? ? |
|
來自: 新用戶3579se9f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