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注 2021年12月31日20:30,羅振宇“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在五糧液成都金融城演藝中心講如約而至。 今年是羅振宇20年跨年演講的第七場,以“原來,還能這么干!”為主題,用53個故事來講述這一年來的社會創新、企業創新與最佳實踐,中國企業在面對挑戰時的新思路和新干法! 以下是我總結的本次跨年演講的金句,供大家收藏: 1. 行就行,不行我再想想辦法。 2. 人們喜歡說意志可以移山,但其實只有推土機可以——德魯克。 3. 要想移山,既要有意志,也要有推土機 4. 處于困境中的人往往只關注自己的問題。而解決問題的途徑通常在于你如何解決別人的問題。——蘇世民 5. 一家企業不能僅僅從純粹的商業邏輯里認知自身,它還要把自己的生存放入到社會的全局利益中 6. 騰挪:不硬碰,巧轉身,換思路,開新局。 7. 過去,這個時代好像只會為規模、效率、力量歡呼。我們好像忽略了,在堅硬的現實之外,人心柔軟之處,另有一片廣袤的土地。 8. 生命需要物質資源和情緒資源共同支撐 9. 這個世界一直在犒賞那些,用情緒資源支撐他人的人 10. 我的資源是用時間積累出的信任。——社區理發師 11. 一家小店的商業價值,根植于一對夫妻的和睦日常,——徐玲 12. 60歲,很可能也是一個可以更少顧慮地出發、有更多自由的年紀。 13. 根扎得越深,枝葉伸展得越遠;年歲越久,創新的膽量也越大。 14. 照這個價,給我也來兩斤。 15. 認真生活的人多了,認真做產品做服務的人自然也就多了。 16. 熟經濟時代,我們需要騰挪。過去不是資源的東西,也許會價值連城。過去是負資產的東西,也許會是重要的支點。——香帥 17. 初心之外,還要用心。除了有星辰大海的初心,還得有將心比心的用心。 18. 把復雜留給自己,把簡單留給用戶。——簡一 19. 也許宇宙中最反直覺的真理是,你給別人的越多,你得到的也越多。——凱文·凱利 20. 拿到這個機會的、獎勵的,不是那些捷足先登的人,高瞻遠矚的人,勢大財雄的人,而是那些心細如發的人,分辨力高的人,善解人意的人。 21. 看到確定的未來,現在能做的,馬上做;能力不足的,馬上學。 22. 用明天一定會發生的事,來倒推出今天馬上要做的事。 23. 如果某個未來一定會發生,那就先行進入那個未來,去等其他人。 24. 從確定性里找可實現的切入點,其實做事沒有那么難。 25. 世間多少好答案,在苦等一個好問題。 26. 流水可能會繞路,但絕不會回頭 27. 前路看不清,看清了也不確定,確定了很快又變了。這個時候,就不能做應激反應,每一個動作都在應對變量,要自覺地和那個能看到的未來站在一起,然后反過來再看眼下該做什么。 28. 普通人至少要滿足三個標準:第一,有房住;第二,有班上;第三,有人陪。——張安定 29. 人心中的一個小支點,可以撐起撬動世界的大杠桿。 30. 只要愿意修飾自己,一個人的自我評價就會變高, 31. 產品價值=功能價值+情緒價值+資產價值。 32. 一個人到底會被什么真正打動?別扯遠的,就是眼前自己可以理解的幸福想象。 33. 扎扎實實地站到你的真實生活里,快樂你的快樂,憂傷你的憂傷。 34. 什么叫成功?20歲有人愿意帶你叫成功;30歲有人愿意用你,放心把一攤事交給你叫成功;40歲有人愿意捧你,你在人群中有聲望叫成功;50歲有人愿意跟你,你桃李滿天下叫成功;60歲有人愿意請教你,和你在一起很快樂叫成功。” 35. 我們都是趕路的人啊,如果走著走著,覺得路太擠了,別慌,這可能是一個信號:路太擠了,那就該上臺階了啊。 36. 年紀輕輕,硬技能的基礎越堅實越好;年紀漸長,軟技能連成的那張網越大越好。 37. 流水不爭先,靠的是滔滔不絕。 38. 文化傳播,不是一份知識從這里拷貝到那里的過程,而是一根根你夠得著的人格火炬彼此點燃、薪盡火傳的過程。 39. 文化傳播,不是一份知識從這里拷貝到那里的過程,而是一根根你夠得著的人格火炬彼此點燃、薪盡火傳的過程。 40. 人生就是一連串的“面對挑戰,找到解決方案”。 41. 讓我們泰然自若,與自己的時代狹路相逢 在演講的結尾,羅振宇將自己被打動過的句子分享給了大家,希望大家每當遇到挑戰的時候就打開看一看: 給猶豫不決的人:事件,就是“某種超出了原因的結果”。 給準備出發的人:設計一個不斷生成的目標和備選方案的過程。——赫伯特·西蒙 給正在路上的人:非常理想,特別現實。——李希貴 給正在拓荒的人:提前一個版本遵守法律。——王永治 給知易行難的人:要改變行為,認知、能力、提醒,同樣重要。 最后,2022,讓我們泰然自若,與自己的時代狹路相逢! |
|
來自: 找不著北找南 > 《文化、教育、休閑》